466<光影--走在堅持與希望交織的社工路>推薦序--以愛與尊重,刻畫偏鄉教育的希望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周大堯

當接獲吳文炎先生的邀請,希望能為他的新作讚聲時,心裡頭再次地為他感到高興,畢竟要將許多歷年來的服務故事轉化成出版作品,並讓一般社會大眾靜下心思品味閱讀,過程中有太多課題需要克服,但文炎以其堅韌無比的意志力,這些年來無時無刻都期待著,要讓社工助人的軌跡留下深刻印記。文章中透過深入淺出的妙筆,藉著真實故事的闡述,提醒著我們每個人對生活存在價值的特殊意義。

我知道這是作者吳文炎繼「尋味」、「解鎖」、「添翼」、「跡履」後的第五本作品集。文中多數是描述當年在新竹縣尖石鄉與偏鄉兒童課輔的記事,儘管那已經是歷經多年的往事了,但曾在眼前出現過的每一個身影,再回首時總是又回到那往日的記憶中,透過筆尖重新刻畫出一則則讓人沉浸其中的想像。看到花費浩大心力重新整理的23個故事,我必須說,對文炎長期以來堅持不變的理念感到佩服與崇高敬意。在文章字裡行間不斷透露出一個明確信念,就是每個孩子最需要的是愛而不是要別人可憐他,而且最期待的是一份尊重而不是貿然施捨。這同時也是作者吳文炎長期以來服務兒童貫徹的理念,並從案例當中不斷反思,到底有多少的機會或資源曾經來過、卻又悄悄流逝了。

成長於偏鄉的兒童,無論是在生活便利性或教育資源等方面,一直都存在著城鄉間不小的差距。眾所周知,就算政府透過各種經濟與社福發展政策手段試圖改變這樣的認知,但偏鄉兒童在許多資源的擷取上難以追上城市的兒童是長期存在的事實。作者畢生投入許多心力在偏鄉兒童教育工作上,非常清楚甚至感概這些道理,但依然不懈怠地透過許多能夠翻轉的力量,從最根本的課輔管道著力,一步一腳印的試著拉拔每一個接觸到的兒童。或許在很多年以後,偶然聽到他們的聲音或看見熟悉的身影,有機會聊聊這些不同歷程的成長故事,這同時也開啟執筆這些文章的續篇,從各種視角去啟發出不同階段人生的意義。

這本書與作者過往的作品相較,除了持續著墨在偏鄉兒童案例上,更有許多是蒐集課輔老師的故事。有句話說,照顧一個孩子,需要整個社區的力量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尤其是在偏鄉社區或原鄉部落裡,這種感受特別明顯。要找到合適的課輔師資,願意深入偏鄉去陪伴甚至拉拔這些孩子成長,本身就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書中的第一個大主題談的是:偏遠地區的教育挑戰與社會支持的因應策略。就是以課輔教師的角度來審視在偏鄉執行基層教育的辛苦,在合適師資不易尋找的同時,還容易受到一些質疑的眼光,對一心想要好好投入偏鄉教育工作的作者來說,那當然是一種很不舒服的感受。每一則故事在閱讀時,腦海裡總是立刻浮現許多栩栩如生的畫面,彷彿是一種身歷其境的體會。每一篇看似獨自發展小故事,實際上卻有非常多的連結性。很開心看到作者關注到課輔老師的心聲,從篇章中也深刻感受到優秀的課輔老師對偏鄉兒童的長遠影響,也提醒我們究竟還有哪些是對偏鄉兒童教育上被疏忽或遺漏的事情。

書中的第二個大主題談的是:決策的長期影響與社會工作實務的現實挑戰。顯而易見的,這無非是作者經年累月在偏鄉社區跟孩子們談教育後的反思。從過去很多案例發現,身處偏鄉又成長於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如果想要翻轉人生,就一定要比別人更努力千百倍的決心與執行力。但有許多時候,會因為某些政策推動的方式或是人為因素,讓想要達到的目標打了折扣。這對於一心想要好好在偏鄉施展身手的一線工作者而言,在士氣上難免遭遇挫折。書中提供了許多故事來檢視,如果再來一次遇到同樣的情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幫助課輔老師、孩子家長以及兒童本身都能開心如願呢?

很敬佩文炎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試著彙整案例,從不同層次去探究社會工作實務面的服務價值,而本書更進一步的嘗試在案例後立刻對照出相關理論,並抽絲剝繭找到箇中原理,力求達到訓用合一的標竿。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方式,讓這本書不僅是對一位實務工作者的案例反思而已,更可以進一步幫助從事助人工作的夥伴,透過各案例看到更扎實的理論支撐,就可以更有自信的說,當面對問題時的許多決定,都是有學理依據的,而且學以致用本來就是教育學生的基本大道理,只是工作久了,往往都太倚賴經驗法則在思考,卻忘了有許多理論可以協助案例評估,也能釐清楚當下的決定是好或不好。

社會工作服務的過程需要找到每個人的社會支持網絡,無論對個案是採用賦權、系統觀點還是優勢觀點等,目的都在於發現並了解問題,進而找出差異性,不被既有的經驗框架所牽制,帶出更多的正能量去運行,在人與環境間就更能適應良好。同為資深兒少福利服務工作者,我非常能體會本書中所提到的種種故事意境,字裡行間感受到許多酸甜苦辣的滋味,讓讀者更認識提供服務的課輔老師在陪伴孩子的路上,自然流露出高貴的情懷。

故事中的孩童會慢慢長大,但所有曾經陪伴過的身影都會留下。作者憶起自己的往日時光,回首那麼多夥伴願意與自己共同走在堅持與希望交織的社工路,內心不斷地澎拜,相信會繼續走下去,不僅散發出一種最純淨的愛,同時也串起每一個生命故事。

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助人工作者,以及每位家長共同品味閱讀。

<光影--走在堅持與希望交織的社工路>即日起至2025.01.15開始預購,預購期間免運費,每本新台幣400元。

預購網址: https://forms.gle/eW6zR1akz4YQb454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5會員
228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吳文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障礙兒童的行為背後,是源於對關係破裂的深切恐懼,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文中以小傑的例子,說明錯誤的懲罰方式如何加劇孩子的恐懼,並提出以安撫、同理和支持取代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5/02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障礙兒童的行為背後,是源於對關係破裂的深切恐懼,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文中以小傑的例子,說明錯誤的懲罰方式如何加劇孩子的恐懼,並提出以安撫、同理和支持取代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南投縣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特殊需求學生課後照顧系統,包括專業的特教老師和醫療人員,提供個性化的課後照顧和輔導。此外,建立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提供家長教養功能的訓練,增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注和支持。
Thumbnail
南投縣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特殊需求學生課後照顧系統,包括專業的特教老師和醫療人員,提供個性化的課後照顧和輔導。此外,建立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提供家長教養功能的訓練,增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注和支持。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9月28日教師節,在很多老師心中,是個一如往常的日子,依然要上課、備課、出作業改作業,還要找學生來聊聊關心下,其實這一天並不期待收到什麼禮物,只希望可以過得輕鬆些。 對偏校教師而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心情,相較於大都會學校,還有沉重的教學負擔與行政工作,小學校,學生人數少,師生比高、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9月28日教師節,在很多老師心中,是個一如往常的日子,依然要上課、備課、出作業改作業,還要找學生來聊聊關心下,其實這一天並不期待收到什麼禮物,只希望可以過得輕鬆些。 對偏校教師而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心情,相較於大都會學校,還有沉重的教學負擔與行政工作,小學校,學生人數少,師生比高、
Thumbnail
德內ㄦ的服務隊這次前往南投縣信義鄉的小學——愛國國小。愛國國小四面被群山環擁,令人心曠神怡。縱然午後總有雷陣雨,大雨卻澆不熄校長、主任及老師們的人情味;孩子們天天都精力充沛、也讓種子老師們對教學更是充滿熱情! 偏鄉志工再出發,種子老師透過服務經驗倍速成長
Thumbnail
德內ㄦ的服務隊這次前往南投縣信義鄉的小學——愛國國小。愛國國小四面被群山環擁,令人心曠神怡。縱然午後總有雷陣雨,大雨卻澆不熄校長、主任及老師們的人情味;孩子們天天都精力充沛、也讓種子老師們對教學更是充滿熱情! 偏鄉志工再出發,種子老師透過服務經驗倍速成長
Thumbnail
「雲水書車!」屏東縣羌園國小學生就像看見同學般的呼喊並向前奔去借書!這是去年我在演藝廳外園區看見最可愛的畫面。其實,他們看到是高雄市立圖書館行動圖書館,但也可見雲水書車已經是他們校園生活中熟悉的陪伴。在等待進場欣賞如果兒童劇團演出前,他們安安靜靜專注坐在草皮上看書,藍天綠蔭書香是
Thumbnail
「雲水書車!」屏東縣羌園國小學生就像看見同學般的呼喊並向前奔去借書!這是去年我在演藝廳外園區看見最可愛的畫面。其實,他們看到是高雄市立圖書館行動圖書館,但也可見雲水書車已經是他們校園生活中熟悉的陪伴。在等待進場欣賞如果兒童劇團演出前,他們安安靜靜專注坐在草皮上看書,藍天綠蔭書香是
Thumbnail
服務隊的課程都以閱讀為主,這次種子老師們準備各式各樣的主題,皆跟「世界」有關。有的繪本描述各國孩子去上學的方式、有的介紹源自芬蘭的聖誕節,也有以故事來介紹世界最高運動殿堂—奧運的書…等等。透過多方、多元的閱讀,孩子能夠練習識字及朗誦,同時認識許多新知。
Thumbnail
服務隊的課程都以閱讀為主,這次種子老師們準備各式各樣的主題,皆跟「世界」有關。有的繪本描述各國孩子去上學的方式、有的介紹源自芬蘭的聖誕節,也有以故事來介紹世界最高運動殿堂—奧運的書…等等。透過多方、多元的閱讀,孩子能夠練習識字及朗誦,同時認識許多新知。
Thumbnail
平臺創辦人為攝影記者叔叔、姐姐們所撰寫的書,在「益品書屋」舉辦新書發表會,非常溫馨,成功!
Thumbnail
平臺創辦人為攝影記者叔叔、姐姐們所撰寫的書,在「益品書屋」舉辦新書發表會,非常溫馨,成功!
Thumbnail
德內ㄦ國際兒童助學會一直以來秉持著對偏鄉教育 的熱忱,從2009年開始的「愛心文具」助學項目協助偏鄉學校所需資源,逐漸又開啟了「種子老師」計畫,藉由種子老師的帶領,啟發孩子對學習的熱忱。不僅如此,我們也發展了「悅讀越快樂」,「多元課輔」助學項目,藉由閱讀和多元課輔的教學,補充偏鄉學校軟體資源,
Thumbnail
德內ㄦ國際兒童助學會一直以來秉持著對偏鄉教育 的熱忱,從2009年開始的「愛心文具」助學項目協助偏鄉學校所需資源,逐漸又開啟了「種子老師」計畫,藉由種子老師的帶領,啟發孩子對學習的熱忱。不僅如此,我們也發展了「悅讀越快樂」,「多元課輔」助學項目,藉由閱讀和多元課輔的教學,補充偏鄉學校軟體資源,
Thumbnail
外展 2008年開始陸續有很多想做課業輔導的單位,得知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成效不錯,常會前往博幼的總部或各縣市中心拜訪,想了解博幼基金會課輔的具體作法,作為原先經營課輔修正的參考或是發展的借鑑。
Thumbnail
外展 2008年開始陸續有很多想做課業輔導的單位,得知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成效不錯,常會前往博幼的總部或各縣市中心拜訪,想了解博幼基金會課輔的具體作法,作為原先經營課輔修正的參考或是發展的借鑑。
Thumbnail
感謝 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與愛希望一同為偏鄉貧弱學童實際情形發聲
Thumbnail
感謝 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與愛希望一同為偏鄉貧弱學童實際情形發聲
Thumbnail
本會「社團法人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全國性社會公益團體。以「提供弱勢家庭兒童少年適切服務與扶助,守護兒童少年可以安心上學,快樂成長,讓孩子們可以看見未來」為宗旨。
Thumbnail
本會「社團法人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全國性社會公益團體。以「提供弱勢家庭兒童少年適切服務與扶助,守護兒童少年可以安心上學,快樂成長,讓孩子們可以看見未來」為宗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