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過相關照顧經驗,所以塔妮雅能深深體會,照顧失智症病人的難度,以及對一個家的影響會有多大!若是可以的話,最好能從源頭開始,就阻止這件事的發生。
還好,《這樣生活不失智》一書中提到,失智症是可以在年輕時,就先做預防及延緩發生的。而預防的最好方法,就是健康的生活形態。
關於預防失智,我在腦中搜尋到的概念就是「三個動」~多運動、多動腦,以及多與人互動。然而,該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呢?
《這樣生活不失智》這本書,是由15位失智症領域專家,一同撰寫而成的。他們在書中,聯合設計分享了六大類健腦招式。這六大類包括了:音樂藝術、益智遊戲、語言學習、日常生活與工作、心靈療癒活動,以及運動與休閒。
這本書的使用方法很簡單,首先,根據書中的日常活動型態測驗表,測驗出自己的生活形態。接著,根據測驗結果,依照建議,開始生活形態的挑戰安排。
像塔妮雅做完測驗後,發現自己屬於C類。我是行動知識家,熱愛學習,走在科技、新知的前端。最快上手的儲存腦本生活型態,是語言與學習類活動。而增加挑戰的活動則是音樂藝術類,以及心靈療癒類活動。
書中提供了30招儲存腦本的活動,全都是有科學依據及文獻出處,可信度極高!閱讀後發現,目前自己正在做的,包括了其中五項。
閱讀不但需要理解文字語意,還需要分析、思考,轉換成自己可吸收與記憶的內容。有時還需要使用到記憶力、組織以及推理能力,因此,對健腦很有幫助。
書中提到了一個研究,結果顯示,越常閱讀的人,罹患認知障礙的風險越低!尤其閱讀後,若能以語言或文字的方式,提取記憶、組織內容轉化輸出,效果會更佳!
沒想到,閱讀並撰寫心得的習慣,居然能有這麼多好處呢!
許多科學實證支持,每天寫日記,可以促進認知功能。不但可以強化記憶力,還能增強語言字詞能力。
由於寫日記時,必須要回想當天發生的事情,因此,可以誘發記憶功能裡的「提取」過程,增進「短期記憶力」。而在撰寫日記的同時,則增強了記憶的烙印,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著名的修女系列研究,也就是修女年輕時撰寫的自傳,其文字表達的內容及詞彙的豐富度、文法的複雜度,和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有顯著相關。當年自傳內容,被評定為貧乏等級的修女,有高達90%的比例,在日後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
今年初,正好開始養成撰寫每日手帳的習慣,好巧!
別小看煮菜,烹飪也是一種很好的認知訓練。從規劃菜單、挑選食材、準備的順序、烹飪過程等等,不但能訓練大腦,更能訓練手眼協調。
原本對料理三餐這件事情,感到繁瑣、無趣。讀到這部分才明白,原來烹飪也可以訓練腦力。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無腦,又沒有意義的工作!
學習正念就是學習覺察,覺察的對象是自己。正念練習好處多多,能減輕壓力、有效調節焦慮憂鬱的負面情緒、提升睡眠品質、增強免疫力。此外,還能夠改變大腦結構,清理腦中垃圾,降低失智風險。
本來每天都會花點時間冥想,這下,又多了一個,非做不可的理由了!
運動對腦部血流會產生正面影響,不但能引起皮質腦區的活動改變,還能增進神經和血管生成,有益於認知功能。因此,專家建議,每天持續30到60分鐘的原地超慢跑。
維持每天做超慢跑,至少有半年以上了吧!當年紀越大時,越能感受到運動為自己所帶來的益處,完全偷懶不得!
《這樣生活不失智》這本書所要傳遞的概念,就是要大家多多訓練大腦。除了輸入以外,同時還要輸出,無論是用說的、用寫的,或是用動的都很好。
書中有諸多建議,大家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且有興趣的事情投入。此外,還要維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空氣污染、控制血管相關疾病,以及進行地中海飲食。
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們,我們可以趁腦袋還健康的時候,透過《這樣生活不失智》這本書,量身訂做健腦菜單,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儲存腦本,預約一個不失智的未來!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8本
#聯合報出版
《這樣生活不失智》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idragon.info/3J1xO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