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原生家庭的綑綁-釋放你的童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3月份我在方格子開始頻繁寫作後,發現有不少格友也有童年回憶的困擾,特別是《從與家人的爭吵中,我悟出了寶貴想法》這篇意外得到一些迴響,再次感謝李芊虹(阿虹)。從這個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沒想像中的孤單,自此我放下了不少。

父親從我幼稚園就在國外工作,直到我第一份工作某天他才拎著行李回到家,帶著微笑說:「不過去了!退休了!」母親要獨自帶三個小孩,無力或無心再安排其他活動,個性又缺乏好奇心,父親在我的成長過程缺席,回來後倍感生疏,兄弟姊妹要嘛不親,要嘛歲數差距很大,我的童年非常無聊、非常孤單。

小時候大家最喜歡放寒暑假,但我最討厭放長假,因為寒暑假同學都會出門我不能去找他們玩,大多時間就在家中和母親大眼瞪小眼。我的童年就像《還願》的那個公寓一樣,困住我讓我窒息。

小時候不懂正確和同學玩,時常捉弄同學所以沒什麼朋友,人際關係頗有問題。比較特別的是,我既不會惹麻煩和別人打架,回到家也不會和家人說遇到的問題,絕大部分的事情我都悶在心裡。

鳥籠

今年3月我接觸到「鳥籠效應」這個心理學名詞後,我突然察覺到,原來一直以來我都被"小時候沒得到陪伴的怨恨"給綑綁住。

不只是沒有陪伴,父親早年情緒管理問題、管教時的言語羞辱、缺乏理解、貶低我的喜好,讓我現在聽到他發出的聲響,時常我還是會難以控制地產生反感。我盡力當一個「好兒子」,主動開話題聊天、提醒自己他們的辛勞,但是...

空白,甚至是畫壞的童年,還在那邊,我沒有橡皮擦能把它擦掉。

我常用「平行時空」的思考方式來跳脫,
如果小時候,我和家人時常玩在一起,父親陪伴我成長、了解我,
那現在的我會會是個心理很強大、成就更高的人嗎?

用「平行時空」想像時,我會感覺到我是另一個自己,我會覺得很多事沒甚麼大不了,因為我在安定家庭中成長的好友也和我分享過他們的難處。

既然可以有短時間「覺得過去沒什麼大不了」,
那能不能讓這感覺變成「永久的」?

冰冷

PTSD的其中一個症狀就是「情感的疏離」,這樣的疏離感導致我對的"身為兒子的責任和義務"有很多問號。

以往,我對男人成家立業這個目標,感覺難有連結。

後來我發現,原因是我的童年是個空白,導致我常被困在「我為什麼要做這些」的念頭裡,我沒有動機追求那些,有時候我甚至沒有"愛"任何人的念頭。

另一方面我又知道,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親的情感都斷了,那我會變成一個冷血狡詐的人。我和那種人共事過,他像蜥蜴人裝作人類一樣,言行的蛛絲馬跡中會有時不時會有漏洞,透露出他其實沒有溫度,我不想當那樣的人。

好家在的是,我心裡一直有個火苗,
我很喜歡動物,也喜歡小孩(僅限自己的小孩,紫微斗數說我會有兩個女兒)。

火苗,呼吸

火可以用來給自己熱情動力,也可以燃燒枷鎖,回憶就是個枷鎖。

人們常說"斷捨離",但童年你無法斷捨離,它烙印在心裡直至你死去,因為你帕金森發作時都還會找媽媽,煩死了。

「火苗」指的可不是更多的刺激、更多的興奮、更多的感情和性愛,那些是大火,是會燒死人的。

大奶霍爾

大奶霍爾

火苗是心裡寧靜的火,是霍爾卡西法
你要提醒自己呼吸,你要提醒你相信自己,
過去的創傷會給你恐懼,但也淬鍊出現在的你,
創傷會在那裏,不需要去抹除它,不需要去切斷它,甚至不需要和解它,

我認為,沒有任何創傷能被和解,它只需要被稀釋。

"如果能重來一次該有多好",
請把這樣的想法給放下,"重來"的念頭會讓你原地踏步、猶豫不決。

記住你的火苗,如果感覺不到,找到它,它會在你內心深處,
記得提醒自己呼吸,當你慌張、緊張、不安,就呼吸,
有呼吸,就有氧氣,有氧氣,你的火苗就會燒得旺。

只要創造更多好的回憶,不好的過去就會被稀釋,
快樂、成就越多,悲傷的成分就會越少,

去創造吧,去感受吧!

avatar-img
157會員
160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