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但又說不出確切的原因? 或是即使離開了現在的職位,也不知道可以往哪去?
隨著科技進步和網路發達,有許多職業是以前從沒聽過的,也因為這樣比起傳統的職業適能測驗,職業錨更是我偏好的一種測試方法。
職業錨(Career Anchors)由心理學家 Edgar Schein 提出,核心概念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影響職涯選擇的核心價值觀,就像船錨一樣,穩定我們的職業方向。通常我們的職涯選擇會圍繞這個錨」。
職業錨的結果並不會直接告訴你要從事什麼職業,而是讓你知道自身偏好的方向和形式,作為職涯選擇的參考。
相信大家在求學過程中,應該有測驗過職業偏好,可惜我過去的經驗,得到結果後沒有進一步的安排和解說,因此並沒有帶來其他的效益。而這是我出社會後,第一次做職業相關的測驗。
測驗後,我自己分數最高的前兩名分別是:自主獨立型、生活型。
看到結果之後我非常驚訝,因為與我目前的職業狀態、自我理解都高度吻合。以下是對於這兩種類型的敘述 :
自主/獨立型(Autonomy/Independence)
這類型的人最重視自主權與自由度,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而不是受制於僵化的公司規則或層層上級。他們通常不喜歡過於嚴格的管理體系,能夠掌控自己時間與決策的職業。
生活型(Lifestyle)
這類型的人最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希望工作能夠支持自己的個人價值與興趣,而不是以「升官發財」為主要目標。他們通常不會為了職位或薪資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並希望工作能與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相匹配。
一直以來,「不加班」都是我求職時很重要的條件之一,雖然學生時期也曾想過一些升遷、管理階層目標,但隨著閱歷增加,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價值觀。或許這也是現階段我選擇自由工作的原因,暫時沒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回到公司上班,每個人職涯的選擇僅是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當然測驗結果是會改變的,重要的是找到「當下」偏好、符合內心價值觀的形式。職業錨的測驗,在網路上搜尋都可以找到,歡迎大家測完後,和我分享你的結果。
如果想和我一起探索更多生涯、職涯相關議題,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