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利用「職業錨」幫助你找出職涯方向

Lena 哩那-avatar-img
發佈於職涯心得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但又說不出確切的原因? 或是即使離開了現在的職位,也不知道可以往哪去?

隨著科技進步和網路發達,有許多職業是以前從沒聽過的,也因為這樣比起傳統的職業適能測驗,職業錨更是我偏好的一種測試方法。


職業錨(Career Anchors)由心理學家 Edgar Schein 提出,核心概念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影響職涯選擇的核心價值觀,就像船錨一樣,穩定我們的職業方向。通常我們的職涯選擇會圍繞這個錨」。

raw-image


職業錨的結果並不會直接告訴你要從事什麼職業,而是讓你知道自身偏好的方向和形式,作為職涯選擇的參考

相信大家在求學過程中,應該有測驗過職業偏好,可惜我過去的經驗,得到結果後沒有進一步的安排和解說,因此並沒有帶來其他的效益。而這是我出社會後,第一次做職業相關的測驗。


測驗後,我自己分數最高的前兩名分別是:自主獨立型、生活型

看到結果之後我非常驚訝,因為與我目前的職業狀態、自我理解都高度吻合。以下是對於這兩種類型的敘述 :


自主/獨立型(Autonomy/Independence)
這類型的人最重視自主權與自由度,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而不是受制於僵化的公司規則或層層上級。他們通常不喜歡過於嚴格的管理體系,能夠掌控自己時間與決策的職業。
生活型(Lifestyle)
這類型的人最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希望工作能夠支持自己的個人價值與興趣,而不是以「升官發財」為主要目標。他們通常不會為了職位或薪資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並希望工作能與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相匹配。


一直以來,「不加班」都是我求職時很重要的條件之一,雖然學生時期也曾想過一些升遷、管理階層目標,但隨著閱歷增加,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價值觀。或許這也是現階段我選擇自由工作的原因,暫時沒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回到公司上班,每個人職涯的選擇僅是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當然測驗結果是會改變的,重要的是找到「當下」偏好、符合內心價值觀的形式。職業錨的測驗,在網路上搜尋都可以找到,歡迎大家測完後,和我分享你的結果。



如果想和我一起探索更多生涯、職涯相關議題,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囉。






跨領域自學轉職的 UI/UX Designer,目前是名自由工作者,善於輔導零基礎新手轉職成為 UI/UX 設計師。另外也喜歡不斷探索生涯,挖掘不同的可能性! E-mail: ahri.lena.ty@gmail.com | ig: lenaaaa.desig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受夠了一陳不變的上班日子 ? 想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許可以先做好以下準備。
將過往工作經驗,結合成此篇文,希望讓還沒踏進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或其他讀者,能夠更了解 UI/UX 設計師在工作中的日常。
分享從上班族轉為自由工作者,對我來說是「正向」的四件事
繼上一篇轉職 UI/UX 設計師 6 年後,我「不再」做這些事了,這次來分享我開始做哪些事情吧,雖然好像跟設計沒有太大關係就是了。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隔了兩年,又再次裸辭了。辭職到現在也半年了,來聊聊這段時間的日子吧。
受夠了一陳不變的上班日子 ? 想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許可以先做好以下準備。
將過往工作經驗,結合成此篇文,希望讓還沒踏進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或其他讀者,能夠更了解 UI/UX 設計師在工作中的日常。
分享從上班族轉為自由工作者,對我來說是「正向」的四件事
繼上一篇轉職 UI/UX 設計師 6 年後,我「不再」做這些事了,這次來分享我開始做哪些事情吧,雖然好像跟設計沒有太大關係就是了。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隔了兩年,又再次裸辭了。辭職到現在也半年了,來聊聊這段時間的日子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當今社會對於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並提出了由自顧者思維、自媒體創作者、數位遊牧等不同方式來尋找工作的熱情。透過一套7個問題辨識工作是否適合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到符合條件、滿足的工作。同時介紹了生職航導策略聯盟 Navstrat ARK 提供的專業生涯建議和規劃服務。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深入自我洞察:了解如何透過自身過往成就來識別個人的核心動機和能力。個性化職業導向:學會根據個人的動機模式來評估職涯路徑。提升職業適配度:掌握技巧以評估並選擇能夠激發熱忱與優勢的工作機會。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涯的內在系統(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和外在系統(公司、產業、職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決策模式,幫助讀者做出現實與理想都盡可能可以兼顧的職涯決策。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三大步驟,讓你選系、就業、轉職或創業不再迷惘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當今社會對於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並提出了由自顧者思維、自媒體創作者、數位遊牧等不同方式來尋找工作的熱情。透過一套7個問題辨識工作是否適合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到符合條件、滿足的工作。同時介紹了生職航導策略聯盟 Navstrat ARK 提供的專業生涯建議和規劃服務。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深入自我洞察:了解如何透過自身過往成就來識別個人的核心動機和能力。個性化職業導向:學會根據個人的動機模式來評估職涯路徑。提升職業適配度:掌握技巧以評估並選擇能夠激發熱忱與優勢的工作機會。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涯的內在系統(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和外在系統(公司、產業、職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決策模式,幫助讀者做出現實與理想都盡可能可以兼顧的職涯決策。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三大步驟,讓你選系、就業、轉職或創業不再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