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長尾效應》: 別只關注當下,利用過去打造職涯未來

Lena 哩那-avatar-img
發佈於學習資源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一生可能會工作30-40年以上,大部分的人一天工作 8 小時,因此如何規劃職涯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這本書透過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那些人如何轉變職涯。如果你喜歡聽人生故事,或許會挺喜歡這本書的。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到了幾個方法,引導我們重新思考、調整職涯方向,對於現階段的你,或許會有一些幫助 :

1. 職涯導航規劃

要出發之前,要先擁有目標跟方向。試著寫下 :

你的職涯目標是什麼 ?

我想在____年之內,成為/達到__________。

你現在有哪些動力 ?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還需要哪些動力 ?


我想在 1 年之內,成為 UI/UX 設計師。
我現在的動力 : 喜歡設計,想嘗試看看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還需要哪些動力 : 想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2. 感到挫敗時可以思考的四個問題

疫情期間為許多人的職涯帶來動盪,當工作上遇到挫敗時,可以用 4R 策略,來幫助我們克服 :

重新看待 (Reframe) : 過去的經驗,一定可以在未來用上。

許多人擔心沒學過設計,也能轉職嗎? 其實跨領域不見得是一種劣勢。


重新改造 (Refresh) : 調整不足或不適用的能力,展開新生活。

複盤在上一份工作中做得很好、或是還有很大改善空間的事情與能力。


重新啟動 (Reconnect) : 連結職涯生態系統,透過熟人、專家、重要的同事,督促你前進。

重新振作 (Reboot) : 和認識且懂你的人聊聊,重拾自信心、鼓起勇氣。

心情上的穩定和自信是很重要的,討拍也沒什麼不好。


3. 感謝每一個工作所學到的事情

大家應該多少遇過職場鬼故事,恨不得快逃。當負面情緒過後,透過回想我也發現原來每一份工作都讓我有不同的體會,不見得是專業技術上的成長。透過每一次的修正,可以更接近理想中的工作樣貌。

我也藉此分享 :

感謝短暫在銀行實習的經驗,讓我知道原來不喜歡的工作,會每天都賴床到最後一刻才勉強出門。
感謝 A 公司,是最喜歡的興趣領域。初入社會,那段上班時光、和同事們 (變成過了N年還有聯繫的朋友) 的相處,是最快樂的時光。
感謝 B 公司,讓我知道專案應該要具備的文件和紀錄,可以避免各說各話、死無對證的狀況。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會分享更多生涯、職涯以及 UI/UX 設計內容,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囉 !


跨領域自學轉職的 UI/UX Designer,目前是名自由工作者,善於輔導零基礎新手轉職成為 UI/UX 設計師。另外也喜歡不斷探索生涯,挖掘不同的可能性! E-mail: ahri.lena.ty@gmail.com | ig: lenaaaa.desig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受夠了一陳不變的上班日子 ? 想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許可以先做好以下準備。
將過往工作經驗,結合成此篇文,希望讓還沒踏進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或其他讀者,能夠更了解 UI/UX 設計師在工作中的日常。
分享從上班族轉為自由工作者,對我來說是「正向」的四件事
繼上一篇轉職 UI/UX 設計師 6 年後,我「不再」做這些事了,這次來分享我開始做哪些事情吧,雖然好像跟設計沒有太大關係就是了。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受夠了一陳不變的上班日子 ? 想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許可以先做好以下準備。
將過往工作經驗,結合成此篇文,希望讓還沒踏進這個領域的初學者或其他讀者,能夠更了解 UI/UX 設計師在工作中的日常。
分享從上班族轉為自由工作者,對我來說是「正向」的四件事
繼上一篇轉職 UI/UX 設計師 6 年後,我「不再」做這些事了,這次來分享我開始做哪些事情吧,雖然好像跟設計沒有太大關係就是了。
轉職 UI/UX 設計領域也已經 6 年,回顧當初的工作心態,和現在也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不再做的 5 件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一直以來總有種感覺 促使自己往前衝 年輕就該多賺錢 努力創業 出來工作11年 很多時候也忙得無閒暇之餘 過濾訊息調整自己 這兩年難得修整後 給予我自身的感悟 以下幾點 1.[人生下來是一個人,直到離開也是] 2.[來到這世界更像來遊玩 無須分別善惡] 3.[地球本身是有劇本的 未來不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我們一生的工作時間很長,從大學畢業22歲或是研究所畢業24歲,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加上近幾年來,中高齡求職者比例逐年遞增,退而不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都超過了40年。我們在思考未來個人專屬的職涯路徑時,可以由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立體維度思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一直以來總有種感覺 促使自己往前衝 年輕就該多賺錢 努力創業 出來工作11年 很多時候也忙得無閒暇之餘 過濾訊息調整自己 這兩年難得修整後 給予我自身的感悟 以下幾點 1.[人生下來是一個人,直到離開也是] 2.[來到這世界更像來遊玩 無須分別善惡] 3.[地球本身是有劇本的 未來不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我們一生的工作時間很長,從大學畢業22歲或是研究所畢業24歲,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加上近幾年來,中高齡求職者比例逐年遞增,退而不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都超過了40年。我們在思考未來個人專屬的職涯路徑時,可以由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立體維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