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手村 (五) - 要如何選擇喜歡的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odcast 這裡聽】

在我的職涯諮詢過程中,「選擇」是幾乎是所有問題的核心。我常聽到有人問我「如果要當 PM 一定要懂寫 code 嗎?」「如果要當主管,要先有什麼技能?」「如果要轉業務,我應該要先做什麼事嗎?」「如果我 gap year 回來,要怎麼跟面試官解釋?」

相對於我大學剛畢業的 2007 年,2024 年的現在有「相當多」職涯框架給大家參考,這些琳瑯滿目的框架好像不知不覺的「幫你」做了選擇。很像「如果我也跟這個人一樣,是不是就會得到至少不會差太多的結果呢?」的一種暗示。

有趣的是,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對於「成功」的想像大概就是「賺大錢」,而現在我接觸的 30 以下的朋友們,大多都有「多元」的成功想像,而每一種「成功」都可以找到一個「對應的框架」可以參考。

但這些框架輔助之後的「選擇」,真的是忠於我們自己的「喜好」嗎?別人成功之後的目標、真的跟自己是對齊一致的嗎?更進一步說,如果在過程中真的痛苦難耐,那這真的是一個「對的」選擇嗎?


責成使命飛輪:責任感、成就感、使命感

要怎麼去意識到「現在這份工作到底還適不適合自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評估:責任感成就感使命感。這三者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像飛輪般相互推動。

  1. 責任感:是工作的基石。完成該做的任務,是職場最基本的要求。
  2. 成就感:來自於負起責任之後、隨之而來讓自己充滿的價值感。比方說,看到自己協助的新創公司走向國際,或是幫助客戶解決棘手問題,都讓我感到有價值。
  3. 使命感: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驅動力,讓你願意投入更多,不求立即回報。這通常出現在你認同團隊的願景,甚至願意為之犧牲時。

責任感會推動成就感,當你越來越強、完成更多責任的時候,你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感。至於這個「成就」本身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是「學到更多東西」有些人認為是「獲得更多報酬」,無論是哪一個,當承擔更多責任、我們都期待有更高的成就感。

成就感累積久了,會發現「工作環境」本身是很適合自己的,慢慢延伸出「使命感」,開始對公司組織的認同、對公司目標的認同,慢慢開始投入更多在公司當中。

試想想,當一份工作缺乏使命感與成就感,僅剩責任感時,便容易進入「安靜離職」的狀態。安靜離職沒什麼大問題,但久了會侵蝕的是自己對「工作」這件事的質疑,進而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工作」。因此,如果有類似的情境發生時,可以去思考重新評估方向,而非長期將自己困在安靜離職的情境中。



滿意工作三角形:時間、金錢與熱愛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模型,是同事與我聊起的「時間、金錢與喜好」的三角形。這三件事都是工作所追求的,比方說:我希望更少的時間工作、賺更多的、同時工作內容也是我熱愛的。但通常工作的現實並不會一次給你這三個最完美的結果。

年輕的時候,我更追求「熱愛」的事情,遠大於賺多少錢、花多少時間。但隨著年紀大了,開始負擔更多生命中的責任,我是否熱愛這份工作已經是其次,更多是希望「留下時間」給重要的人,賺「足夠的金錢」負擔生活的經濟。

我同事 K 跟我說:「大概 45 歲左右,就是人生中的黃金時刻,因為這個時候,你工作時間投入會是可接受的,金錢的收入也達到穩定,對工作的熱愛也不會這麼衝動。這個三角形的平衡,不是三個都衝到超高,也不是要妥協,是你已經成熟了,長大了,工作不再是最重要的,生活才是。」

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人選擇的「平衡」都不同,但這三者的拉扯、挪移,是要自己去探索跟掌握的。


我最喜歡的一份工作

回顧過去,讓我印象最深刻、最熱愛的工作,是 2010 年我擔任媒體企劃時的經歷。那時後我熱衷於行銷提案,我認為所有的「行銷」都是「將感性的訴求轉化為理性的成果。」每一份提案、每一支廣告,從構想到上線的過程都充滿熱血。一年只有 52 週,我總共寫了 74 份提案給直客、代理商,我經常熬夜到凌晨,但我相當的樂此不疲。

人生一輩子就是要為工作大膽的瘋一次,當年 25 歲,經歷過之後我回頭去反思才發現,當時這麼熱衷感性與理性的轉化,變成我後來當主管在做商務決策的時候,我熟悉的同理每一個人,並且協調出商務上必須達成的結果。

很像當看到自己設計的廣告帶來實際轉單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


我始終認為呀,每一份職場經歷都不是「浪費」,有時候我們繞點路,是為了最終能夠獲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隨著人生階段不同,你的選擇策略也不盡相同。

如果你正掙扎於職場的選擇,不妨試試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的飛輪模型,或時間、金錢與熱愛的三角平衡。最終,能讓你發揮才能,並且滿足內心渴望的選擇,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涯 A 時刻:我是 Alex
51會員
19內容數
我是一位年過 40 的職場大叔 Alex,在經歷九次轉職、從工程師到總經理、從科技新創到巨型科技外商,有諸多不同的體會與觀察,加上超過 100 次的職涯諮詢經驗,把我對職涯的心得與體會分享給大家。 #職涯關鍵字:新創、外商、亞馬遜、職涯諮詢
2024/12/23
霸凌並不罕見,可以試著讓自己穩定下來,辨認情緒、重新整理自我價值、然後專注在可以改變的行動上。做一個「悲觀現實主義者」:作最壞的打算面對當下,同時保持樂觀向前看。
2024/12/23
霸凌並不罕見,可以試著讓自己穩定下來,辨認情緒、重新整理自我價值、然後專注在可以改變的行動上。做一個「悲觀現實主義者」:作最壞的打算面對當下,同時保持樂觀向前看。
2024/12/17
對於職涯選擇的關鍵,我認為將每個選項「立體化」,理解背後的時間、成本和收穫。同時,我也解釋了如何區分「才華」與「熱情」:才華是你持續產生成就的能力,而熱情會隨階段轉移。關鍵是保持彈性,將每次選擇視為學習過程,因為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目標會隨時間調整,但你的才華會成為長期的槓桿,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
2024/12/17
對於職涯選擇的關鍵,我認為將每個選項「立體化」,理解背後的時間、成本和收穫。同時,我也解釋了如何區分「才華」與「熱情」:才華是你持續產生成就的能力,而熱情會隨階段轉移。關鍵是保持彈性,將每次選擇視為學習過程,因為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目標會隨時間調整,但你的才華會成為長期的槓桿,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
2024/12/14
在職場中,與主管的互動至關重要。我整理了三種常見的主管類型:缺乏安全感的主管、自我中心的理想主義主管,以及努力但能力有限的主管。針對這些主管,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同時,無論主管是哪一種類型,這些策略可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職場體驗,讓職涯走順一些。
Thumbnail
2024/12/14
在職場中,與主管的互動至關重要。我整理了三種常見的主管類型:缺乏安全感的主管、自我中心的理想主義主管,以及努力但能力有限的主管。針對這些主管,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同時,無論主管是哪一種類型,這些策略可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職場體驗,讓職涯走順一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很多人沒發現找工作的真諦,以為「離職治百病」。殊不知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僅求職沒方向,還極可能會在新職場遭遇到類似的不愉快事件。 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前提是要先學會與自己對話。 你究竟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過怎麼樣的生活?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個能幫你找方向的生涯探索工具。
Thumbnail
很多人沒發現找工作的真諦,以為「離職治百病」。殊不知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僅求職沒方向,還極可能會在新職場遭遇到類似的不愉快事件。 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前提是要先學會與自己對話。 你究竟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過怎麼樣的生活?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個能幫你找方向的生涯探索工具。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職涯中的反思與掙扎,探討了工作的真正意義。作者認為,工作不僅僅是追求享受,更是一個成長與付出的過程。配合自身的職場經驗,文章指出挑戰和壓力實際上能促進個人成長,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追求。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職涯中的反思與掙扎,探討了工作的真正意義。作者認為,工作不僅僅是追求享受,更是一個成長與付出的過程。配合自身的職場經驗,文章指出挑戰和壓力實際上能促進個人成長,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追求。
Thumbnail
在多元的職涯框架中,選擇成為了每位職場人士面對的挑戰。我思考了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如何相互推動,並提出滿意工作的三角形模型,給大家評估當前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這些模型不僅能幫助你識別職場的適應性,還能指引你從內心出發,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在多元的職涯框架中,選擇成為了每位職場人士面對的挑戰。我思考了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如何相互推動,並提出滿意工作的三角形模型,給大家評估當前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這些模型不僅能幫助你識別職場的適應性,還能指引你從內心出發,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在工作中,許多人常會感到迷茫與不安。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通過自我反思,找尋真正熱愛的工作方向,如何在當前職位中磨練必備技能,以及如何設定目標讓自己逐步靠近理想中的職場狀態。透過這段心路歷程,希望能夠啟發同樣面臨職場困惑的讀者。
Thumbnail
在工作中,許多人常會感到迷茫與不安。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通過自我反思,找尋真正熱愛的工作方向,如何在當前職位中磨練必備技能,以及如何設定目標讓自己逐步靠近理想中的職場狀態。透過這段心路歷程,希望能夠啟發同樣面臨職場困惑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職涯錨定測驗的價值,幫助讀者瞭解自己在職場中的核心需求與角色偏好。透過此測驗,讀者能夠深入分析自己的職場價值觀,找到最合適的工作環境,確認職涯長期目標,並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文中分享了測驗結果的實例,以及專業指導的建議,讓那些面臨職涯迷茫期的人找到更加明確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職涯錨定測驗的價值,幫助讀者瞭解自己在職場中的核心需求與角色偏好。透過此測驗,讀者能夠深入分析自己的職場價值觀,找到最合適的工作環境,確認職涯長期目標,並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文中分享了測驗結果的實例,以及專業指導的建議,讓那些面臨職涯迷茫期的人找到更加明確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近期一次面試中,我意外瞭解到自己對工作的真正喜好。在面試中發現尋求的職位與我的期望大相逕庭,讓我反思過去的職業經歷,重新認識自己、開始明白自己喜歡多樣化的挑戰,而非單一角色的專業分工。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透過持續面試可以激發思考,發現自己真正的職業熱情。
Thumbnail
近期一次面試中,我意外瞭解到自己對工作的真正喜好。在面試中發現尋求的職位與我的期望大相逕庭,讓我反思過去的職業經歷,重新認識自己、開始明白自己喜歡多樣化的挑戰,而非單一角色的專業分工。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透過持續面試可以激發思考,發現自己真正的職業熱情。
Thumbnail
工作不滿意,但不知道該怎麼改變嗎? 穩定、高薪、清閒真的等於好工作嗎? 本文提出四個步驟,幫助你重新定義好工作的標準,從釐清不滿到逐步實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理想工作。學會擺脫社會框架的束縛,了解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事情,並透過實際行動,實現更有意義的職業生活。
Thumbnail
工作不滿意,但不知道該怎麼改變嗎? 穩定、高薪、清閒真的等於好工作嗎? 本文提出四個步驟,幫助你重新定義好工作的標準,從釐清不滿到逐步實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理想工作。學會擺脫社會框架的束縛,了解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事情,並透過實際行動,實現更有意義的職業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