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碳權:重新造林的 AR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之前有文章特別介紹了自然氣候解方。在這個大框架底下最常見的屬於林業碳權,而林業碳權的方法學主流又分為三類:REDD+, ARR, and IFM。

我將拆成三篇文章分別介紹,這樣如果想查找單一類別時比較容易。

資料來源,心急想一次看完全部的歡迎瀏覽原文。

REDD+的內容請移步這裡

森林碳專案:氣候變遷的解方

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森林碳抵換」( forest carbon offsets )的概念正逐步成為希望與行動的象徵。這些專案證明,我們不僅能應對全球暖化,還能積極減緩其影響。透過保護森林並賦予其碳匯價值,我們運用大自然本身的機制來吸收並儲存碳,讓大片綠意盎然的森林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助力。這不僅對地球環境有正面影響,也為依賴森林資源的社區創造了經濟機會。

森林碳專案( forest carbon projects )的發展在京都議定書於 2005 年啟動首階段實施後正式邁入關鍵階段。當時,這類專案必須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下的清潔發展機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或是自願碳市場中的國際認證標準,如 VERRA 和 GS,來確保其減排成效。這項驗證機制非常重要,確保減碳是真實、長期且可監測的,也讓專案產生的碳權( carbon credits )更具公信力與市場價值,成為環境責任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森林碳抵換專案主要透過三大策略推動:REDD+(減少毀林與森林退化導致的碳排放)、ARR(造林、再造林與植被恢復)以及 IFM(森林經營改善)。這三種模式各有側重,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保護與永續經營機制,既能提升全球森林健康,也能改善當地社區的生計。

解讀 ARR 計畫:森林如何成為氣候變遷解方

在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多元策略中,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 ( ARR ) 計畫正成為關鍵手段,不僅能有效吸收碳排放,還能促進生物多樣性。森林是地球最重要的天然碳匯之一,ARR 計畫正是透過擴大森林覆蓋來減少溫室氣體,推動世界朝向更永續的未來邁進。

ARR 計畫包含三大核心行動,分別針對不同類型的土地進行復育,以改善因砍伐或環境退化而受損的生態系統:

  1. 造林(Afforestation):指在人類歷史上長期沒有森林覆蓋的地區種植新森林,讓原本不具森林生態的土地轉變為碳匯。
  2. 再造林(Reforestation):恢復過去曾被森林覆蓋,但因伐木或農業擴張而消失的林地,重建樹木生態。
  3. 植被重建(Revegetation):範圍更廣,不僅限於森林,而是針對所有退化或受破壞的土地,透過植樹或自然再生恢復植被覆蓋。

這三種方法的共同點在於,透過光合作用將 CO₂ 固定在樹木與植被中,達到減碳效果。同時,它們不僅有助於森林復育,也能改善土壤品質,為受破壞的土地恢復生機。

截至 2023 年 5 月,全球已有 290 個 ARR 計畫註冊於 Verra 和 Gold Standard 等國際標準機構。從區域發展趨勢來看,南美洲與東亞成為 ARR 計畫的推動重點烏拉圭和中國更是領先實施專案的國家。

這股成長動能顯示 ARR 計畫在全球減碳策略中的重要性,並進一步突顯森林復育在打造永續且具韌性的未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ARR 計畫的永續影響:森林如何助力減碳

森林是地球最重要的天然碳匯之一,在全球碳循環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年能吸收數十億噸 CO₂。透過在退化土地上恢復樹木,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 ( ARR ) 計畫每年可固定 6-11 GtCO₂,這對全球減碳行動而言是一大突破。

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指的是將大氣中的 CO₂ 捕捉並儲存,以減少溫室氣體濃度。其中,最主要的機制是光合作用:植物吸收 CO₂,將其轉化為氧氣,同時將碳儲存於樹木與土壤中。這一自然過程對減緩氣候變遷非常重要,能有效降低大氣中的 CO₂ 濃度,減少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

ARR 計畫與碳權市場:區域發展趨勢

在自願性碳市場(VCMs)中,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 ( ARR ) 計畫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目前這類專案的潛力尚未被充分發揮。ARR 計畫不僅有助於碳封存,也能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目前,在巴西,以 REDD+ 為主的碳權專案價格最高可達 $16.17,成為當地市場的主流。更有甚者,截至 2024 年 1 月,中國的 ARR 計畫碳權價格已達 $24.66,顯示該類專案在該區域的強勢地位。

打造高品質 ARR 計畫的關鍵要素

數據透明度:確保樹木監測的準確性

對 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 ( ARR ) 計畫而言,數據透明度是必要的。專案的成效高度依賴樹木生長的精確測量,因此應由熟悉森林資源調查(forest inventories)與衛星監測等技術的專家負責,確保數據可靠。

選址策略:選對地點才能確保成效

地形決定了造林計畫的成敗。在沙漠或山頂等不適宜地區,即使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樹木存活率仍然堪憂。此外,應謹慎評估專案的外加性(additionality),確認該地確實需要人工造林,而非森林本就會自然恢復,避免資源浪費。

財務與環境責任:避免短視行為

碳市場雖為造林計畫提供財務誘因,但也可能產生投機行為,例如某些開發商為獲取碳權而植樹,卻在短期內砍伐,導致環境效益大打折扣。因此,專案應經過嚴格審查,確保長期影響是正向且具備永續性的。

社區參與:讓當地居民成為夥伴

當地社區的支持是 ARR 計畫成功的關鍵。若未能顧及居民的需求與期待,專案將面臨落實困難;相反,若能讓社區共同參與規劃與執行,不僅能提升森林的保護與管理效果,還能確保專案的長期永續發展。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林業碳權:減少毀林的 REDD+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

印尼淨零路線:能源轉型和雨林碳權

日本淨零之路:碳權、能源轉型與自然基礎解方

生物多樣性:TNFD、自然基礎解方與永續發展策略

美國2025年將推出自然基礎碳權競標,早買有折扣

如果自然碳匯停止運作,會怎麼樣?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avatar-img
17會員
161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REDD+ 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透過減少森林砍伐與退化來降低碳排放,並促進永續森林管理。該機制已涵蓋 62% 的發展中國家森林面積,並累計減少近 110 億噸 CO₂。高品質 REDD+ 專案需具備額外性、基線測量、洩漏監測及第三方驗證,並強調透明度與社會共益。
中國的碳市場體系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強制性的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和自願性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於2021年7月啟動,主要為電力行業,覆蓋中國40%以上的碳排放量。自願減排市場則於2024年1月啟動,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減排,並通過項目方法學(如造林碳匯和再生能源)產生可交易的減排量。
法拉利最新實現17.4億歐元營收暴增,展現其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實力。公司堅守淨零排放承諾,加碼投資先進技術與永續發展方案,致力於降低環境影響與促進產業轉型。此成功模式不僅彰顯豪車品牌轉型決心,更為汽車業樹立綠色發展新典範,實現財務與環保雙贏局面。
樂高投資 275 萬美元於生物炭、加速岩石風化與造林等碳移除專案,並與 Climate Impact Partners 和 ClimeFi 合作,以多元策略應對氣候變遷,因此亦投資密西西比流域的造林計畫,兼顧生態恢復與碳封存。該公司強調碳權購買無法取代內部減排,將持續減少供應鏈與製造的碳足跡。
2024 年 CDR 市場成長 78%,總購買量接近 800 萬噸。然而市場仍高度集中,80% 的購買來自 Microsoft、Google、Stripe 和 Frontier 等買家​​。新興供應商和跨領域買家的加入顯示出市場逐漸擴展,但仍需更多買家參與以推動市場成長。
領導企業正推動預發行碳權等新型碳權,加速市場發展並提升投資信心。Microsoft、Frontier 等業者透過公開方法論促進市場透明化,使參與更具規模與可及性。碳市場融合趨勢明顯,自願市場、國際市場與各國碳市場逐步協調,有助於建立全球架構。歐盟與新加坡官員強調市場標準化與品質控管將提升信任與穩定。
REDD+ 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透過減少森林砍伐與退化來降低碳排放,並促進永續森林管理。該機制已涵蓋 62% 的發展中國家森林面積,並累計減少近 110 億噸 CO₂。高品質 REDD+ 專案需具備額外性、基線測量、洩漏監測及第三方驗證,並強調透明度與社會共益。
中國的碳市場體系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強制性的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和自願性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於2021年7月啟動,主要為電力行業,覆蓋中國40%以上的碳排放量。自願減排市場則於2024年1月啟動,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減排,並通過項目方法學(如造林碳匯和再生能源)產生可交易的減排量。
法拉利最新實現17.4億歐元營收暴增,展現其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實力。公司堅守淨零排放承諾,加碼投資先進技術與永續發展方案,致力於降低環境影響與促進產業轉型。此成功模式不僅彰顯豪車品牌轉型決心,更為汽車業樹立綠色發展新典範,實現財務與環保雙贏局面。
樂高投資 275 萬美元於生物炭、加速岩石風化與造林等碳移除專案,並與 Climate Impact Partners 和 ClimeFi 合作,以多元策略應對氣候變遷,因此亦投資密西西比流域的造林計畫,兼顧生態恢復與碳封存。該公司強調碳權購買無法取代內部減排,將持續減少供應鏈與製造的碳足跡。
2024 年 CDR 市場成長 78%,總購買量接近 800 萬噸。然而市場仍高度集中,80% 的購買來自 Microsoft、Google、Stripe 和 Frontier 等買家​​。新興供應商和跨領域買家的加入顯示出市場逐漸擴展,但仍需更多買家參與以推動市場成長。
領導企業正推動預發行碳權等新型碳權,加速市場發展並提升投資信心。Microsoft、Frontier 等業者透過公開方法論促進市場透明化,使參與更具規模與可及性。碳市場融合趨勢明顯,自願市場、國際市場與各國碳市場逐步協調,有助於建立全球架構。歐盟與新加坡官員強調市場標準化與品質控管將提升信任與穩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近年ESG興起對「藍碳」、「固碳」等討論,紅樹林復育也成為熱議選項。紅樹林作為藍碳生態系統的價值,包括高效的碳吸收和儲存、廣泛的地理分佈和跨世代的碳儲存效益。然,提及復育過程中仍需要更完善的方法學評估,避免過度影響既有生態環境、海岸陸域化等問題。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我們知道樹木成長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為有機形式的碳並在樹木體內加以固定,那這些固下來的碳(儲存於木材中),如果修枝、除伐後直接焚化燒掉又會排回大氣中,但如果不做廢棄處理,那又該如何應用才能精彩加值來獲得眾人認同呢? 今天就讓筆者以REWOOD森林循環湖口創生工作站主持人的角度跟您分享!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幸福家園-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薦升簡、正升監、委升薦、員升高員訓練適用)/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近年ESG興起對「藍碳」、「固碳」等討論,紅樹林復育也成為熱議選項。紅樹林作為藍碳生態系統的價值,包括高效的碳吸收和儲存、廣泛的地理分佈和跨世代的碳儲存效益。然,提及復育過程中仍需要更完善的方法學評估,避免過度影響既有生態環境、海岸陸域化等問題。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我們知道樹木成長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為有機形式的碳並在樹木體內加以固定,那這些固下來的碳(儲存於木材中),如果修枝、除伐後直接焚化燒掉又會排回大氣中,但如果不做廢棄處理,那又該如何應用才能精彩加值來獲得眾人認同呢? 今天就讓筆者以REWOOD森林循環湖口創生工作站主持人的角度跟您分享!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幸福家園-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薦升簡、正升監、委升薦、員升高員訓練適用)/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