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春節連假,要什麼時候南下、甚麼時候北上,真的得看一下即時路況跟預估車潮,像今年看到滿誇張的案例,有人初三還初四的下午2點多從台南北上,一直到晚上8、9點才到新竹,這個坐車會做到懷疑人生欸。
不過這個節慶限定的龐大車流,對比宜蘭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出現的塞車惡夢,應該只能算是小兒科,畢竟宜蘭塞車的問題,從國5開通後就一直存在,而今天的主角台2庚延伸線,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誕生的工程計畫之一。甚至放大一點,也能簡單探討一下,北部地區往返宜蘭的運輸路廊,前前後後有出現哪些計畫、為什麼中止或消失、現在又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中呢。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9-Z72u62vhw
自從國道5號通車後,雖然對於當地經濟發展有很大助益,卻也帶來難以處理的龐大車流,還記得小時候假日到宜蘭玩,幾乎每次都是吃完午餐、就要開始北返,但因為開車的人不是我,基本上出去玩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很難體會塞車時駕駛的痛苦,就很不解為甚麼要這麼早回家,結果有一次買伴手禮買得太晚,礁溪的市區道路,早就圍起超級、超級長的交通錐,直接塞到半夜才回到家,所以之後不是避開假日去宜蘭,就是搭可以走專用道的大客車,當然是會有點不太方便,不過至少塞車時間會短一些,有捨有得、還可接受。
從宜蘭縣的整體交通路網來看,最重要的建設一定就是南北縱向、貫穿宜蘭平原地區的國道5號,東邊則有靠近海岸的台2線,西側則是台9線,是宜蘭境內3條主要的南北向幹道,但因為受限於都會地區跟聚落分布,還有國5的道路設計,大部分區域性車流幾乎都選擇走台9線,連帶讓礁溪地區承受大量湧入的車流。
翻開先前宜蘭縣政府,在規劃全縣路網系統的計畫,就有出現蓋一條西環(山腳)快速道路的想法,加上現在台2線、台9線、國道5號等3條道路,都是位於東側平原,西側沒有半條完整的南北向聯絡道路,導致車流都往這3條道路擠,所以台2庚延伸線的興建目的,是希望能成為分散南北向車流的替代道路系統,紓緩台9線跟礁溪市區的交通負荷,甚至間接帶動宜蘭縣西側地區的觀光發展。而在概略計劃出來之後,後續則是獲得中央政府支持、同意納編成省道,讓台2庚延伸線的興建計畫,開始進入評估階段,同時也正式出現在大眾眼前。
而整條台2庚延伸線,主要是從台2線烏石港南側,沿著蘭陽平原西側往南,依序跨越蘭陽溪與羅東溪後轉向東邊,經過羅東鎮南側,最終停在五結鄉利澤工業區,同時與省道台2線相交,全長大約41公里,工程總經費暫估為147億元。
而從宜蘭縣政府十多年前的文件來看,其實當時的台2庚延伸線,在不同路段有不同的方案可以選擇,包括頭城、礁溪、員山跟冬山附近,都各有不同的路線規劃,並且當時是希望分兩期四階段興建,預估十年可以全線完成,甚至還有出現希望中央政府,可以針對比較重要的路段加速到四年完工,但從現在的狀況來看,當時對於這條道路的預估,似乎都太樂觀了一點。
因為從推動進度來看,目前整個台2庚延伸線計畫,被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台2庚延伸線本線,另一個則是進度比較快、長約4.9公里的礁溪外環道,但整體進度也只有進行到0.81公里的第1標工程,於2020年完工,位置大約是在十六結重劃區附近,其餘德陽路以北的第2標,以及德陽路以南的第3標,則是在用地取得以及設計變更等等程序,就知道整個推進的進度相當緩慢。
甚至在進行第2標的時候,也衍伸出環境保護、老樹移植、開發單位未依程序進行生態檢核、被質疑道路設計有瑕疵,可能間接造成車禍頻繁發生,以及在地住戶難以出入等等問題。
而礁溪外環道以外的台2庚延伸線,則是在2024年1月通過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在辦理綜合規劃與環評,預計核定後10年分階段通車,同時似乎會分成3個階段發包施工,分別是員山惠好村以北、惠好村到三星安農溪、安農溪到利澤工業區,完工通車時間目前是有看到2037這個數字,但依然得看綜規跟環評是否順利。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台2庚延伸線的可行性研究,歷經20多年才通過來看,間接代表這條路線在開發成本、效益評估,甚至環境影響等等層面,有不少問題得在過程中一一釐清,或許也是這條路線,從出現過了幾十年到現在,仍然沒有完工通車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台2庚延伸線推動的同時,最近也出現橫向道路宜6線的拓寬計畫,但一樣也涉及到民宅拆遷跟徵收的問題。
其實如果是以重要性來看,台2庚延伸線只能算是頻道中,影響程度相對小的主題,而這次把這條路線拉進來的原因,主要是想從宜蘭這個單一地區,放大到北部地區往返宜蘭的交通建設上。而從這麼廣的角度來看,其實可以發現,不管是先前的北宜直鐵、還是現在的高鐵延伸宜蘭,或是曾經出現過的基福公路大溪延伸線、台2線福隆到大里截彎取直,以及正在評估中的台62線延伸宜蘭等等計畫,都是為了讓兩個區域有更順暢的對外交通。
但其中光是在環境影響的考量上,就讓不少計畫最終被迫停止,或是增加不少評估的時間。像是基福公路,本來名字是基隆暖暖至宜蘭大溪工程改善計畫,預計興建一條從暖暖、雙溪、貢寮到福隆,以及從貢寮旁邊的長泰,到宜蘭大溪的道路,希望能建立起東北角的環狀交通路網。
但長泰至大溪路段,先是為了配合水資源局在貢寮、內寮、大溪等三座水壩的規劃,導致路線無法定案、暫緩辦理,後續則是在2004年,環評認定不應開發,最終取消不施作,所以目前台2丙線,就只有從暖暖到福隆。
而這條沒有出現的道路,一直到這幾年還是有地方人士一再提出,希望盡早興建,甚至還出現終點從大溪改到頭城的想法。而其中一大原因,主要是因為可以縮短走台2線到宜蘭的行車時間,距離則是預估能從台2線的超過70公里,縮短到50公里內,換句話說,這條路線有機會能成為國5的替代路線、降低塞車情況,但光是整條道路得穿過各種保護區、地下水管制區來看,在環評階段終止後,興建機會可以說是非常非常渺茫。
而另一個台2線福隆到大里截彎取直,算是比較小規模的工程計畫,路線總長大約是6.9公里,主要是取代目前台2線,得繞到三貂角燈塔的這段路,但經過評估如果把截彎取直路線跟國5對比,大多還是選擇走國5居多,代表車潮轉移量有限,再加上整條路線存在滿長一段隧道,導致經費增加、經濟效益不高、環境衝擊大,讓這個計畫最終也只停在評估階段,沒有動工。
而相對來說比較有機會的台62延伸宜蘭,興建目的一樣是希望能成為國5替代道路,現階段暫定從瑞芳交流道開始到宜蘭礁溪,總長44.55公里,橋梁跟隧道大約各占一半,採雙向四車道,總經費暫估1953億元,但經過物價調整後,未來可能會超過2000億元,目前還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完工時間則是暫時預估落在2041年,如果核定就會進入綜規跟環評,但從前面多項告吹的計畫來看,這條路線也得面臨相似考驗,可能後續進入審查階段的時候,又會變成一場拉鋸戰。
當然交通不只有道路建設,在軌道建設上,目前是以取代北宜直鐵的高鐵延伸宜蘭為主,但先前在路線選定的時候,對於要不要繞開翡翠水庫集水區,引發社會不小的討論,後續則是為了維護用水安全,最終決定避開,隨後又出現宜蘭站,究竟要設在哪的爭辯。而以推動進度來看,目前整項計畫還在二階段環評,距離完工通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往返宜蘭的大眾運輸,除了軌道建設外,客運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為了提升大客車的行車效率,國5是有設置大客車專用道的。雖然有一部分的人會認為,這條專用道擾民、不實用,或是希望改成優先道甚至廢除,但我自己是非常肯定大客車專用道的設置,沒錯,非常肯定,理由也相當簡單,就是一輛大客車能載運的人,一定比小客車來的多,而且專用道的設置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客車行車時間降低,發揮大眾運輸優勢,如果讓大客車跟小客車都一樣塞在車陣裡,再加上搭客運到當地旅遊、移動上不方便這個大缺點,根本不會有人願意放棄自己開車、轉搭客運,這就讓塞車問題更進一步惡化。又或是把專用道改成優先道,我自己是覺得其實跟廢除沒甚麼兩樣,畢竟當優先道都塞滿小客車,根本不會有空間讓大客車先行,不只行車效率沒辦法提升外,也會讓交通管制變得非常麻煩。
總而言之,自從國道5號通車後,宜蘭的塞車現狀,就成為大家都希望解決、卻又難以完成的一大問題,而且列舉過去到現在的幾項建設,不是因為眾多原因卡關、最終消失,就是還在規劃中、尚未進入動工階段,就連今天的主角,路線跟工程規模相對小的台2庚延伸線,也碰到不少問題尚待克服。而在往返宜蘭的車流沒有減少、目前只有國道5號一條聯絡道路、以及其他工程都還在規劃的狀況下,宜蘭每逢假日連假的塞車狀況,短則5年、長則10年或15年,似乎很難出現顯著的改善了。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9-Z72u62v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