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我們不會看見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付費限定

我們不會看見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些我們身上沒有的東西不會困擾我們,對抗陰影是我們年輕時的功課,但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會在故事結尾處發現,惡龍不是別的,牠就是黑暗的自我。」──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

公開寫作那年,這段話進入我的生命,說它是 2021 年最影響我思維的概念也不為過。諮商心理師鐘穎榮格心理學奠基,為《地海巫師》寫下的故事解析中提到:「那些我們身上沒有的東西不會困擾我們。」勾喚了我腦海篇篇回憶,曾經碰上茫然不解(自己或他人)的反應,彷彿瞬間豁然貫通。


💡如果你是第一次路過的讀者,這裡紀錄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


當時像超級瑪莉吃了星星般開外掛,疏通許多「看不懂」的情境,暢快不擅延想的我。但都說看別人容易看自己難,大多時候我從自己的反應看見「自己看見的東西」,幾個時候卻越詮釋越糊塗了。近日才在因緣際會之下,有靈感再往深裡融會一段,或說是轉個方向理解。這篇內容就是要分享這次轉身覺察到的小事。



他人看見的東西


讓我先從「他人看見的東西」開始講起。不知道你是一字不差派,還是印象感受派呢?「我們不會看見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是我對開頭段落的印象,我不是個能夠一字不差背誦的那種學生(笑)。直至今日,這個概念依然有效地在我看不懂情況的時刻,提醒我能從「他人看見的東西」爬梳至更根本的──他們身上有的東西。

寫了 20 小時,需要你的鼓勵
本篇內容共 2368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覺察手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4K會員
318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