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十〕小口磁磚的嘗試—保健中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保健中心位於椰林大道靠近端點的右側,最初王大閎曾計畫在此興建教師活動中心,但計畫取消後,1966年改建為保健中心。這棟建築的設計與女九舍幾乎同步進行,然而風格卻截然不同——女九舍的梁柱與表面浮雕感,在保健中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分割的設計,而清水磚則被磁磚取代。

從原始施工立面圖來看,立面有兩兩一組的垂直塊狀面,上端部都成弧角,也包括入口雨庇。上方接近屋頂的女兒牆、底部類似基座,都以灰黑顏色的斬假石做收,讓建築立面維持著三段式原則,並呈現一個修長、比例優雅的建築外觀。

不過仔細對照施工圖,這棟外觀應該重新拉皮過,窗框的顏色,磁磚的樣式都更換過,基座的斬假石也取消了,改成磁磚,建築不再有原先的樸素與沉穩。

保健中心

保健中心

raw-image
東側有橫長的開窗,女兒牆接近屋頂處有一截為斬假石

東側有橫長的開窗,女兒牆接近屋頂處有一截為斬假石


入口雨庇帶有圓弧角的設計

入口雨庇帶有圓弧角的設計

保健中心的背面與正面採用了相同的設計樣式,但所使用的材質卻完全不同,這應該是後來整修所造成的結果。

原本米白色、帶有凹凸直條溝紋的牆面貼磚,建築正面已經改為二丁掛磁磚,而側面和背面則仍然維持原本的貼磚樣式。

建築西側牆

建築西側牆

原始的米白色溝面磚

raw-image

小口磁磚的嘗試
保健中心的設計時期,正好是王大閎開始嘗試使用磁磚的時期,特別是尺寸很小的磁磚。磁磚的優勢不僅在於防水,也很適合用來塑造曲線,使不同面的銜接更為流暢。

據王守正的說法,父親在這段時期非常熱衷於流線型的設計,而流線型的主要趣味在於讓許多面相互貫穿,而非被過於明顯地切割。因此,王大閎在這段時間開始積極實驗這種手法,而這樣的嘗試從保健中心開始,最終在「生化所」達到了更極致的展現——他以小口磚採垂直拼貼的方式,讓建築呈現出宛如太空船般的流線感,將他的設計實驗推向新的層次。

女兒牆接近屋頂處以斬假石處理做收,使平面維持三段式原則

女兒牆接近屋頂處以斬假石處理做收,使平面維持三段式原則

立面有兩兩一組的垂直塊狀面

立面有兩兩一組的垂直塊狀面

正面窗台下的圓弧造型原本是以小口磁磚拼貼,已經被改為洗石子

正面窗台下的圓弧造型原本是以小口磁磚拼貼,已經被改為洗石子

繞到保健中心後方,看設計最初的建材。

保健中心的背面與正面採用了相同的設計樣式。

保健中心的背面與正面採用了相同的設計樣式。

內凹的長條垂直窗台區域貼上了深灰色小口磚。

內凹的長條垂直窗台區域貼上了深灰色小口磚。

小口磁磚拼貼出窗台下的圓弧線條

小口磁磚拼貼出窗台下的圓弧線條

◎感謝蔣雅君副教授專業導覽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2024.12.20-2025.3.24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二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3會員
60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保健中心位於椰林大道靠近端點的右側,最初王大閎曾計畫在此興建教師活動中心,但計畫取消後,1966年改建為保健中心。這棟建築的設計與女九舍幾乎同步進行,然而風格卻截然不同——女九舍的梁柱與表面浮雕感,在保健中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分割的設計,而清水磚則被磁磚取代,使建築整體更具流線感。
Thumbnail
保健中心位於椰林大道靠近端點的右側,最初王大閎曾計畫在此興建教師活動中心,但計畫取消後,1966年改建為保健中心。這棟建築的設計與女九舍幾乎同步進行,然而風格卻截然不同——女九舍的梁柱與表面浮雕感,在保健中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分割的設計,而清水磚則被磁磚取代,使建築整體更具流線感。
Thumbnail
李騰芳古宅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格局是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外庭的三合院是一個兩堂四護龍的建築規模。
Thumbnail
李騰芳古宅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格局是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外庭的三合院是一個兩堂四護龍的建築規模。
Thumbnail
崇仙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莊園,位於山區不起眼的產業道路旁,園區廣闊,普植林木花果。 前從它是一座為信眾消災解厄的宮廟,幾年前搖身一變,成為一所身心靈工作室。 入口有一道生鏽的老鐵門,幾乎要被漫生的長春藤淹沒,有著經過歲月歷練的的滄桑感。走進大門,有一面茂密的曼陀羅花牆迸入眼簾,紫、藍、粉、白的
Thumbnail
崇仙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莊園,位於山區不起眼的產業道路旁,園區廣闊,普植林木花果。 前從它是一座為信眾消災解厄的宮廟,幾年前搖身一變,成為一所身心靈工作室。 入口有一道生鏽的老鐵門,幾乎要被漫生的長春藤淹沒,有著經過歲月歷練的的滄桑感。走進大門,有一面茂密的曼陀羅花牆迸入眼簾,紫、藍、粉、白的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1.約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日治時期帝國糖製株式會社住宿空間,之後做為中壢農村國民學校教師宿舍,二戰後為公教人員住所。附近為蔗苗種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實習地及軍馬養育。 2.2018年登錄歷史建築,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3.設計暨修復約2
Thumbnail
1.約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日治時期帝國糖製株式會社住宿空間,之後做為中壢農村國民學校教師宿舍,二戰後為公教人員住所。附近為蔗苗種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實習地及軍馬養育。 2.2018年登錄歷史建築,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3.設計暨修復約2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