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_TechNEws 寶寶吉拉 科技日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川普回歸塑膠吸管,台灣不會跟進

摘要: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回歸塑膠吸管,批評紙吸管容易裂開且影響有限。台灣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台灣將繼續執行減塑政策,不會跟進美國。

台積電員工分紅總額 1,405 億元,平均每人逾 200 萬元

摘要: 台積電 2024 年業績創新高,營收達 2.89 兆元,獲利 1.17 兆元,員工平均分紅超過 200 萬元,年增 34.32%。

巴菲特續加碼西方石油,持股逾 28%

摘要: 巴菲特趁西方石油股價低迷,再度增持 76.3 萬股,持股比例達 28.3%。西方石油因碳捕捉技術受關注,但財務槓桿高於同業。

微軟增加 400 MW 太陽能發電,因應 AI 用電需求

摘要: 微軟新增 400MW 太陽能發電,提升綠電供應,以應對 AI 訓練對電力的高需求。預計到 2030 年 AI 產業將消耗全球 10% 電力。

研究:AI 工具用愈多,認知能力愈差

摘要: 微軟與卡內基美隆研究發現,過度依賴 AI 會削弱人類批判性思維,特別是 Z 世代更傾向向 AI 求助,而非向主管詢問問題。

DeepSeek 爆紅,公司估值卻差距極大

摘要: 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受投資機構熱捧,估值從 10 億美元到 1,550 億美元不等,創辦人堅持技術導向,拒絕商業化。

百度李彥宏:大模型推理成本每年降逾九成

摘要: 百度 CEO 李彥宏表示,AI 模型推理成本下降 90%,將提升生產力,但仍需雲基礎設施支援,並強調開源模式有助於 AI 發展。

特斯拉連日下跌,馬斯克政治立場敗好感

摘要: 馬斯克力挺川普、支持歐洲右翼政黨,使特斯拉消費者好感度降低,影響銷量,特斯拉股價已較去年高點回落近三成。

馬斯克開價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I,奧特曼拒絕

摘要: 馬斯克提議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I,Sam Altman 斷然拒絕,雙方持續因 AI 發展理念分歧而對立。

OpenAI 今年將敲定 AI 晶片設計,送交台積電生產

摘要: OpenAI 計劃 2025 年下半年送交台積電生產 AI 晶片,以降低對輝達依賴,並強化自身競爭力。

生活型態醫學:以科學為基礎,幫助健康逆轉勝

摘要: 生活型態醫學強調飲食、運動、睡眠、壓力管理等,研究顯示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風險,美國與台灣已有醫院導入。

烏拉圭開始探勘石油,違背綠能典範形象

摘要: 烏拉圭長期依賴 98% 再生能源,但為經濟考量,開始勘探石油,恐影響當地生態環境。

黃金價格衝破 2,939 美元新高,投資黃金是否仍有機會?

摘要: 受川普新關稅政策及市場避險情緒影響,黃金價格突破新高,專家認為短期可能回調,但中長期仍具投資價值。

Anthropic:AI 恐於兩年內追上一整個國家的天才

摘要: Anthropic CEO 預測,AI 可能在 2026-2027 年達到超級智慧級別,並強調民主國家應保持 AI 領先地位,避免專制國家利用。

百度 H2 推 AI 模型文心 5.0,將提升多模態能力

摘要: 百度計畫 2025 年下半年推出文心 5.0,提升 AI 多模態處理能力,與 DeepSeek 競爭。

未來趨勢

  1. AI 與能源需求增長:AI 產業將持續推動可再生能源投資,如微軟的太陽能計畫。
  2. AI 技術競爭白熱化:Anthropic、OpenAI、百度等持續推進大模型技術,競爭激烈。
  3. 環境政策分歧:川普的塑膠吸管政策與全球減塑趨勢對立,烏拉圭轉向石油探勘也顯示經濟與環保的權衡挑戰。
  4. 黃金避險資產地位提升: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增加。
  5. 企業 AI 應用與監管挑戰:各國對 AI 監管政策分歧,未來可能出現更嚴格的 AI 安全規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aozilla, Let's go!
73會員
509內容數
我不急著定義自己是誰,也不急著證明什麼。 但我知道,只要內心不設限,生活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新的開始。 世界不一定溫柔,但我願意以溫柔回應它。 像水一樣,柔軟卻有力量; 像雲一樣,自由卻不迷失方向。 這是我的路,也可能是某些人的共鳴。
Baozilla, Let's go!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 AI 發展停滯?楊立昆質疑「擴展定律」,下一步該怎麼走? 摘要: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質疑「擴展定律」,認為僅靠增加模型參數、數據與算力無法實現超級智慧。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資訊量僅相當於四歲兒童視覺皮層,難以應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公共數
Thumbnail
2025/04/29
1. AI 發展停滯?楊立昆質疑「擴展定律」,下一步該怎麼走? 摘要: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質疑「擴展定律」,認為僅靠增加模型參數、數據與算力無法實現超級智慧。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資訊量僅相當於四歲兒童視覺皮層,難以應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公共數
Thumbnail
2025/04/26
1. 百度發布兩款新 AI 大模型,主打多模態/低成本 摘要:百度在「Create 開發者大會」發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與X1 Turbo,主打多模態、強推理與低成本。4.5 Turbo價格降80%,每百萬token輸入0.8元、輸出3.2元;X1 Turbo降50%,輸入1元、輸出4元,
Thumbnail
2025/04/26
1. 百度發布兩款新 AI 大模型,主打多模態/低成本 摘要:百度在「Create 開發者大會」發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與X1 Turbo,主打多模態、強推理與低成本。4.5 Turbo價格降80%,每百萬token輸入0.8元、輸出3.2元;X1 Turbo降50%,輸入1元、輸出4元,
Thumbnail
2025/04/25
1. Google AI 模型 Gemini 使用人數激增,但競爭對手仍占優勢 摘要:Alphabet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達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2%,AI概述工具月活躍用戶達15億,新增廣告功能以抗衡ChatGPT與Perplexity。Gemini AI月活躍用戶增至3.5億,但落後Chat
Thumbnail
2025/04/25
1. Google AI 模型 Gemini 使用人數激增,但競爭對手仍占優勢 摘要:Alphabet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達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2%,AI概述工具月活躍用戶達15億,新增廣告功能以抗衡ChatGPT與Perplexity。Gemini AI月活躍用戶增至3.5億,但落後Cha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川普表態支持塑膠吸管回歸,引發美國環保政策走向的討論,可能影響紙吸管、生物可分解吸管及傳統塑膠產業。本文分析川普與拜登政府在減塑政策上的差異,並探討其對相關產業的潛在衝擊,包含紙類與可分解材料產業、傳統塑膠產業及環保包材與循環經濟企業。
Thumbnail
川普表態支持塑膠吸管回歸,引發美國環保政策走向的討論,可能影響紙吸管、生物可分解吸管及傳統塑膠產業。本文分析川普與拜登政府在減塑政策上的差異,並探討其對相關產業的潛在衝擊,包含紙類與可分解材料產業、傳統塑膠產業及環保包材與循環經濟企業。
Thumbnail
川普展現彈性 台灣將閃過晶片關稅 2025-03-25 02:17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目標據傳將更精準,會限縮至主要貿易夥伴國,🚗但尚不會對汽車和晶片等特定產業開鍘。而被列入美國政府所謂「骯髒15國」的台灣,可暫得倖免於半導
Thumbnail
川普展現彈性 台灣將閃過晶片關稅 2025-03-25 02:17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目標據傳將更精準,會限縮至主要貿易夥伴國,🚗但尚不會對汽車和晶片等特定產業開鍘。而被列入美國政府所謂「骯髒15國」的台灣,可暫得倖免於半導
Thumbnail
<鉅亨網> 川普:中侵台將是災難 若台灣有事 台積電投資影響大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3-04 07:44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 (3 日) 宣布,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斥資 1000 億美元擴大在美國的晶片製造業務,他還表示,中國入侵台灣將是災難性的。
Thumbnail
<鉅亨網> 川普:中侵台將是災難 若台灣有事 台積電投資影響大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3-04 07:44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 (3 日) 宣布,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斥資 1000 億美元擴大在美國的晶片製造業務,他還表示,中國入侵台灣將是災難性的。
Thumbnail
台積電宣布加碼美國設廠投資,等同於開出一張待兌現的支票交到川普手中。從政治角度來看,我並不認為這是台灣失去了矽盾,因為當川普手上拿了張支票,他必定會確保支票的兌現。 時間與承諾:這張支票不是即期支票 台積電的投資並非即刻兌現,而是一場至少 3 到 5 年的長期計劃。從三座晶圓廠到研發中心,這
Thumbnail
台積電宣布加碼美國設廠投資,等同於開出一張待兌現的支票交到川普手中。從政治角度來看,我並不認為這是台灣失去了矽盾,因為當川普手上拿了張支票,他必定會確保支票的兌現。 時間與承諾:這張支票不是即期支票 台積電的投資並非即刻兌現,而是一場至少 3 到 5 年的長期計劃。從三座晶圓廠到研發中心,這
Thumbnail
上週川普大大大總統針對台灣的晶片說出重話,週五也讓台股出現回擋,不過個人認為,我們對於川普的發言,有時不能只看表面,要更加深入的去思考,他希望的回應是什麼,以及對我們的投資有怎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上週川普大大大總統針對台灣的晶片說出重話,週五也讓台股出現回擋,不過個人認為,我們對於川普的發言,有時不能只看表面,要更加深入的去思考,他希望的回應是什麼,以及對我們的投資有怎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探討美國取消紙吸管政策的決定,引發環保與便利性之間的平衡問題,並反思臺灣是否也能維持環保產品的使用習慣。
Thumbnail
探討美國取消紙吸管政策的決定,引發環保與便利性之間的平衡問題,並反思臺灣是否也能維持環保產品的使用習慣。
Thumbnail
警語:文章內容並非買賣邀約,這是分享觀察心得以及教學概念,並非任何投資建議,勿做下單參考。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川普2.0施政藍圖 美國回歸使用【塑膠吸管】,考量其可能加大【頁岩油】生產,後續可望
Thumbnail
警語:文章內容並非買賣邀約,這是分享觀察心得以及教學概念,並非任何投資建議,勿做下單參考。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川普2.0施政藍圖 美國回歸使用【塑膠吸管】,考量其可能加大【頁岩油】生產,後續可望
Thumbnail
川普回歸塑膠吸管,台灣不會跟進 摘要: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回歸塑膠吸管,批評紙吸管容易裂開且影響有限。台灣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台灣將繼續執行減塑政策,不會跟進美國。 台積電員工分紅總額 1,405 億元,平均每人逾 200 萬元
Thumbnail
川普回歸塑膠吸管,台灣不會跟進 摘要: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回歸塑膠吸管,批評紙吸管容易裂開且影響有限。台灣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台灣將繼續執行減塑政策,不會跟進美國。 台積電員工分紅總額 1,405 億元,平均每人逾 200 萬元
Thumbnail
川普要對台灣徵收的「保護費」來了,本週即將政策揭曉 美國總統川普幽默的表示,美國希望獲得公平待遇,不想多也不想少,而「對等關稅」是他認為唯一公平的方式 強制晶片課稅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但是以「對等關稅」為名,台灣若不退讓,恐怕一些弱勢產業,又長期依賴美國市場者,發生連鎖性倒閉風潮,台灣就得要大讓步
Thumbnail
川普要對台灣徵收的「保護費」來了,本週即將政策揭曉 美國總統川普幽默的表示,美國希望獲得公平待遇,不想多也不想少,而「對等關稅」是他認為唯一公平的方式 強制晶片課稅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但是以「對等關稅」為名,台灣若不退讓,恐怕一些弱勢產業,又長期依賴美國市場者,發生連鎖性倒閉風潮,台灣就得要大讓步
Thumbnail
本週加權指數走弱,川普發聲導致美股全面下跌,之前曾宣稱臺灣搶走大多數的晶片代工產業,此次揚言台積電需要繳「保護費」,川普這顆未爆彈本來就不是什麼意外,唯一的意外大概是因為他真的能再被推派成共和黨競選總統的代表,加上關鍵一槍造勢成功,如今聲浪轉強,政治影響股市走勢也並非是第一次,短期台股除了川普的影響
Thumbnail
本週加權指數走弱,川普發聲導致美股全面下跌,之前曾宣稱臺灣搶走大多數的晶片代工產業,此次揚言台積電需要繳「保護費」,川普這顆未爆彈本來就不是什麼意外,唯一的意外大概是因為他真的能再被推派成共和黨競選總統的代表,加上關鍵一槍造勢成功,如今聲浪轉強,政治影響股市走勢也並非是第一次,短期台股除了川普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