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面試職務: 製程整合、製程
工作地點: 台中后里
職務性質: 校園徵才(預聘)
投遞管道: 企業主動邀約(透過104網頁)
面試流程
企業透過104網頁寄送邀請 ➜ 接受後確認面試日期 ➜ 當天確認結果、隔天收到Offer
本次為線上面試,共四位面試者,包含我與三位成大碩士生、兩位主管(製程主管、整合主管)、兩位人資,主要由製程主管負責提問。面試過程中穿插Q&A,其他面試者較積極提問,主管與人資的回應相當耐心且符合期待,整體氛圍舒適,最後收到製程部門Offer。
面試趣事
團體面試容易讓人尷尬,尤其當需評價其他求職者時,可能無法避免褒獎或批評。但也有好處,如可先參考其他人的回答再整理思緒。我通常選擇第三或最後一個作答,確保回答更完整。此外,能直接聽見其他求職者的真實表達,相較於事後回憶或統整,這是難得的第一手資訊,也讓人更能理解不同背景的面試者如何表達自己的碩士經歷。
主管面談
面試結果
當天晚上得知面試結果,隔天收到電子聘書,薪資結構為固定 N*14 + 200,000(自行查閱該年N值),簽約金20W,不含加班與獎金。
一週後舉行線上說明會,由人資介紹公司、聘書內容與合約注意事項,並開放提問。2022年因應結構調薪,Offer重新簽訂,新版底薪調漲為N+4.5K,簽約金提高至25W元。
面試感想
這是意外收到的面試邀約。當初填寫公司官網履歷後無回音,包含實驗室其他同學亦未收到通知,原以為沒機會,直到某天透過104接獲面談邀請。起初邀約的是封測製程(桃園廠),但因對封測較不熟悉,加上認為若走封測應選擇其他更具發展性的企業,因此與人資協調改為製程整合及四大製程的校園徵才。
由於是團體面試,無法與主管深入交流,但整體而言,主管們態度親切。其中,主導面試的主管問題較為制式,感覺是事先準備好的「罐頭問題」,但仍可感受到其刻意維持嚴肅的態度。曾聽過學長分享該主管在部門內對下屬相當保護,整體評價良好。此外,公司近年來對員工態度有所調整,可能是為了減少投訴並降低人才流失率。
結論
該企業為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公司,具發展潛力。本文不討論企業排名、營收等指標,因對剛畢業的求職者而言,這些資訊較為遙遠。總體來看,公司提供穩定的發展機會。
然而,多數外商在台灣的發展受限,無論是職位或升遷機會皆不及本地一線半導體企業。薪資隨年資增長後,與其他企業的差距也逐漸拉大。對於希望獲得更高薪資的新鮮人,建議拿完第一年簽約金後再評估是否轉換跑道。除非能進入Global Team或透過外商優勢進行國際調動,否則長期發展空間相對受限。
——— 本篇文章不同意私自轉載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