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慕尼黑安全會議 - 美國副總統范斯演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文節錄 ❙范斯❙ 演說全文重點,意譯為主,逐點評註。

1. 對我們這些國家來說,對所有有幸被各自人民賦予政治權力的人來說,應明智地使用這個被賦予的權力來改善人民的生活。現在就是這個時候了。

  • 權力來自人民,因此權力的運用在於改善人民的生活。表面看來,❙中國❙ 也說這一套,但 ❙范斯❙ 的「改善人民的生活」並非豬一樣的吃喝玩樂,而是包括了人民的政治生活 —— 如言論自由﹑宗教自由﹑批評政府及下課政府的權力。


2. 我們這次聚會,當然是為了討論安全問題。通常我們指的是來自外部的安全威脅。特朗普政府非常關心 ❙歐洲❙ 安全,並相信我們能夠在 ❙俄羅斯❙ 和 ❙烏克蘭❙ 之間達成合理的解決方案。我們也認為,未來幾年 ❙歐洲❙ 必須大力加強自身防禦,但我最擔心的 歐洲 威脅不是 俄羅斯,不是 中國,也不是任何其他外部力量。我擔心的是來自內部的威脅。歐洲 放棄了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與 美國 共同擁有的價值觀

  • 這個觀點類似我一直以來對臺灣的觀察﹕主要的威脅來自內部,就是容許中國間諜及特工人員在 ❙臺灣❙ 本土肆無忌憚地對 ❙臺灣❙人,甚至政教人員,進行認知作戰,破壞 ❙臺灣❙人的價值觀。❙范斯❙ 不是說 ❙俄羅斯❙ 和 ❙中國❙ 不是對全球現代民主價值的威脅,但在應對外來威脅時,鞏固內部的民主價值理念更重要,❙范斯❙ —— 即 ❙特朗普政府❙ ——的矛頭指向全球主義者及左派意識形態對 ❙歐洲❙ 政府和社會的破壞。


3. 令我震驚的是,一位前 ❙歐盟❙ 專員最近出現在電視上,對 ❙羅馬尼亞❙ 政府將整個大選結果作廢感到高興。他甚至警告說,如果事情沒有按計劃進行,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 ❙德國❙。這傲慢的言論讓 ❙美國❙人感到震驚。多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我們資助和支持的一切都是以我們共同的民主價值的名義進行的。從我們的 ❙烏克蘭❙ 政策到數碼審查制度,一切都被稱為捍衛民主。但是,當我們看到 ❙歐洲法院❙ 取消選舉、高級官員威脅取消其他選舉時,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對自己要求夠高。

  • ❙范斯❙ 口中的專員是前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 (European Commissioner for Internal Market) ❙蒂埃里•布雷東❙ (Thierry Breton)。在 ❙美國❙ 大選前,我們曾經報導過這位滿腦子 ❙歐盟❙ 中央集權化威權主義者於2024 年 8 月 12 日在 𝕏 發文,強烈要求 ❙馬斯克❙ 的 𝕏 禁播 ❙特朗普❙ 的訪談。
  • 2024年12月6日,平民主義/保守派候選人 ❙卡林•喬治斯庫❙ (Călin Georgescu) 在 ❙羅馬尼亞❙ 總統選舉第一輪中勝出。❙羅馬尼亞憲法法院❙ 以有爭議為由立即宣布這些選舉無效。[這裡] 據稱,國家文件顯示,❙喬治斯庫❙ 很可能由 ❙俄羅斯❙ 策劃的社交媒體言論獲益 —— 如同 ❙特朗普 2016勝選的指控 —— 但文件完全沒有丁點兒 ❙俄羅斯❙ 介入的證據。[這裡]


4. 我們必須做的不僅僅是談論民主價值。我們必須實踐這些原則。❙冷戰❙ 其間,我們是民主的捍衛者。這場鬥爭中審查異議人士、關閉教堂、取消選舉的一方 —— 他們是好人嗎?當然不是。但放眼今日的 ❙歐洲❙,有時我並不那麼清楚 ❙冷戰❙ 的勝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5 ❙布魯塞爾❙ 的 ❙歐盟委員會❙ 專員警告公民,他們打算在社會不安定時﹑一旦他們認為是「仇恨內容」時關閉社群媒體。在這個國家,警方以打擊網絡上的「貶抑女性」言論為由突襲涉嫌在網路上發表反女權主義言論的公民。

  • 「這個國家」指的是 ❙德國❙。事實上,反女權主義言論並非 ❙德國❙ 警方突襲公民家居的唯一理由,所謂散播「極右翼」言論或參與反開放邊境政策遊行的 ❙德國❙ 公民同樣有遭受警方突擊搜查及檢控的案例。


6. 在 ❙瑞典❙,兩週前,政府判處一名基督徒有罪,因為他參與焚燒《古蘭經》,而他的朋友因此被殺。審理此案的法官的言判詞令人不寒而慄: ❙瑞典❙ 的法律本應保護言論自由,但事實上,它並不賦予公民一張做任何事情或說任何事情而冒犯持有這種信仰的群體的「自由通行證」。

  • 被穆斯林謀殺的是38歲的 ❙伊拉克❙ 難民 ❙薩爾萬•莫米卡 ❙( Salwan Momika)。2025年1月29日,❙莫米卡❙ 在家進行 TikTok 直播期間遇害。[這裡]


7. 在 ❙英國❙,良知權利 conscience rights) 的倒退使得宗教信徒的基本自由尤其受到威脅。兩年多前,❙英國❙ 政府指控51歲的物理治療師及陸軍退伍軍人 ❙亞當•史密斯•康納❙ (Adam Smith Conner) 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他站在距離墮胎診所 50 米的地方,默默祈禱了三分鐘,沒有妨礙任何人,也沒有與任何人互動,只是獨自默默祈禱,就這樣被檢控了。

  • ❙英國❙ 執法人員將他拘押,送上法庭,後有條件釋放,並要支付 9,000 英鎊的起訴費用。


8. 我希望可以說這只是一個個例,一個為了針對一個公民而製定的糟糕的法律 —— 一個一次性、瘋狂的個例。但事實並非如此。去年 10 月,也就是幾個月前,❙蘇格蘭❙ 政府開始向住所位於所謂「安全通道區域」的公民發信,警告他們即使在自己家中私人祈禱也可能構成違法。當然,❙蘇格蘭❙ 政府還鼓勵公民舉報任何在 ❙英國❙ 和 ❙歐洲❙各地涉嫌犯有思想罪的同胞。

  • 所謂「安全通道區域」(Safe Access Zones) 指的是墮胎診所,包括醫院,墮胎診所及醫院外的公共區域,以及這些公共區域200米範圍內的地段。 ❙蘇格蘭❙ 政府在2024年9月24日起實行此措施。[這裡]


9 言論自由恐怕正在倒退。為了喜劇﹑為了我的朋友﹑為了真理,我承認,有時要求審查﹑禁言的最強烈的聲音並非來自 ❙歐洲❙,而是來自我的國家,我的前任政府曾威脅和欺凌社交媒體公司,強迫審查所謂的錯誤信息。這些錯誤訊息包括例如冠狀病毒可能是 ❙中國❙ 實驗室洩漏的結果。我們自己的政府鼓勵私人公司壓制那些敢於說出顯而易見的事實的人。

  • ❙武漢❙病毒肆虐其間,❙拜登❙ 政府通過聯邦官員向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交媒體施壓,審查有關病毒來自 ❙中國❙ 實驗室的言論。疫情剛起時,❙特朗普❙ 正確地說這是「中國病毒」,即病毒來自 ❙中國❙,當時的 ❙美國眾議院❙ 議長 ❙蘭茜‧佩洛西❙ 率領一眾 ❙民主黨❙ 議員到中餐館用餐,以示抗議。❙佩洛西❙ 是一個100%的政客,年青的她剛要進入 ❙眾議院❙時跑到 ❙天安門廣場❙ 做 show,退休前跑到 ❙臺灣❙ 做 show,在議院內任職時卻從來沒有幹過一點實事。可惜很多 ❙臺灣❙人視 ❙佩洛西❙ 為為他們發聲的民主鬥士,亦特別親近親共的 ❙民主黨❙,不無諷刺。


10. 我今天來這裡不僅是要提出一個觀察,也為了提出一個提議。❙拜登❙ 政府似乎不顧一切地想要壓制人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一樣,❙特朗普❙ 政府也將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我希望我們能夠在這方面共同努力。

  • 受進步主義薰塗半個世紀的 ❙臺灣❙ 社會明白對 ❙臺灣❙ 來說 ❙特朗普❙ 是一個「契機」嗎?[另文分析這個契機!]


11. 我確信,允許我們的公民暢所欲言將能他們更加強大。當然,這把我們帶回了慕尼黑,這次會議的組織者禁止代表平民主義政黨議員參與本對話。讓我們再說一遍,我們不必同意人們說的每一句話或任何一句話。但作為代表其選民的政治領袖,我們有責任至少與他們溝通對話

  • 禁止平民主義政黨代表出席印證了范斯前述的批評。❙歐洲❙ 的民主理念 —— 尤其是言論自由 —— 的確在倒退。❙歐盟❙ 正在模仿 ❙中國❙,向一個中央集權式的社會主義威權社會邁進。這兩年來,我們有關 ❙歐洲 ❙的分析文章一直強調的就是這個可怕的現象。


12 這是一個安全會議,我相信大家來這裡都準備好討論如何根據某個新目標在未來幾年增加國防開支。歐洲的朋友必須在這片大陸的未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認為你沒有聽說過「負擔共承」(burden sharing) 這個詞,但我們認為這是共同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即 ❙歐洲❙ 要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而 ❙美國❙ 則關注世界上面臨巨大危險的地區。

❙歐洲❙ 各國閃縮的外交政策: 主要用來保衛 ❙歐洲❙ 的 ❙北約❙ 的各國經費承擔份額 - 美國獨承70.5%。這擺明是對美國的詐騙﹗

raw-image


13 但我還想問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捍衛什麼,我們如何能開始思考這些安全預算問題呢?

  • 換句話說,難道增加安全預算是為了捍衛一個邁進中央集權式社會主義威權社會的 ❙歐洲❙ 嗎?! 這樣的歐洲值得捍衛嗎?!


14 沒有民主國家 —— 無論是 ❙美國❙、❙德國❙ 或 ❙歐洲❙ 各國 —— 可以在篾視數百萬選民的想法和擔憂、願望、救濟請求而生存下來。民主建立在人民的聲音至關重要的神聖原則上。沒有安裝防火牆的空間。你要麼堅持這個原則,要麼不堅持。❙歐洲❙ 人民有發言權。❙歐洲❙ 領導人需作選擇。我深信我們不需要害怕未來

  • 這其實就是平民主義 (Populism) 的真諦。有趣的是,❙范斯❙ 的「防火牆」一語暗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


❙范斯 ❙演說英語全文﹕The Spectator


可惜的是,聽在 ❙歐盟❙ 當權者耳中,❙范斯❙ 的苦口婆心並不受落。今年的 ❙慕尼克安全會議❙ 並無成果。❙歐洲❙ 打算拖延時日,等待4年後,換一個 ❙民主黨❙ 總統上台。為什麼過去 ❙歐洲❙ 各國不斷批評 ❙特朗普❙,在對待患上老人痴呆症的無能 ❙拜登❙ 親切有加? 因為 ❙歐洲❙ 總是歡迎一個弱勢或胡塗的 ❙美國❙ 政府,他們才可以繼續訛詐 ❙美國❙。不明就裡的 ❙臺灣❙ 社會似乎也大多歡迎一個 ❙民主黨❙ 總統。唉!

延讀文章: [回返 1984 的歐洲]



avatar-img
24會員
266內容數
國際 + 政治, 還有文化論述。 政治沒有巧合; 不作預測的政治評論都是廢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春日陽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JD ❙范斯❙ 出席 ❙慕尼克安全會議❙ (2025年2月14-16日),首日演講突出了新世界思維與舊世界心態的鮮明對比。 ❙范斯❙ 的演說幾乎沒有獲得一點掌聲。 建制及左如媒 BBC 評論說﹕今年的 ❙慕尼黑安全會議❙ 原本主要討論兩件事:如何在不向 ❙俄羅斯❙ 屈服的情況下結束 ❙烏克蘭❙
2月13日,❙慕尼黑❙ 發生汽車恐擊事件,行兇者是24歲來自 ❙阿富汗❙ 的穆斯林「尋求庇護者」❙法哈德•諾里❙ (Farhad Noori),他駕駛一輛 Mini Cooper,直撞當時反開放邊境政策的遊行示威隊伍,造成至少 30人受傷。 這次遊行應該是 ❙德國❙人對日前由左派政黨壟斷的 ❙
來自 ❙夏威夷❙ 的印度教徒,在9/11 ❙基地組織❙ 恐襲後參軍,被派駐 ❙伊拉克❙ (2004-2005),前 ❙民主黨❙ 眾議員,❙陶茜•加巴德❙ (Tulsi Gabbard) 在昨天宣誓就職,成為 ❙美國❙ 第8任 ❙國家情報總監❙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
1月31日,在平民主義政黨 ❙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 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的協力下,❙基督教民主聯盟❙ (CDU: 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主席 ❙弗里德里希•梅爾茨❙ 在 ❙德國聯邦議
按最新調查顯示,❙美國❙ 的所有大學教授,包括 STEM 領域的教授,均為左傾。 STEM 代表 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技術)、Engineering (工程) 和 Mathematics (數學)。 根據《大學修復》(The College Fix) 報道,「在
為什麼 ❙特朗普❙ 要對 ❙墨西哥❙ 和 ❙加拿大❙ 進行關稅戰? ❙特朗普❙ 要對來自 ❙加拿大❙ 和 ❙墨西哥❙ 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但來自 ❙加拿大❙ 的能源資源將享有10%的較低關稅。 首先,❙美國❙ 總統有沒有這個權力? ❙特朗普❙ 的權力來源是總統的行政命令,而總統的行
JD ❙范斯❙ 出席 ❙慕尼克安全會議❙ (2025年2月14-16日),首日演講突出了新世界思維與舊世界心態的鮮明對比。 ❙范斯❙ 的演說幾乎沒有獲得一點掌聲。 建制及左如媒 BBC 評論說﹕今年的 ❙慕尼黑安全會議❙ 原本主要討論兩件事:如何在不向 ❙俄羅斯❙ 屈服的情況下結束 ❙烏克蘭❙
2月13日,❙慕尼黑❙ 發生汽車恐擊事件,行兇者是24歲來自 ❙阿富汗❙ 的穆斯林「尋求庇護者」❙法哈德•諾里❙ (Farhad Noori),他駕駛一輛 Mini Cooper,直撞當時反開放邊境政策的遊行示威隊伍,造成至少 30人受傷。 這次遊行應該是 ❙德國❙人對日前由左派政黨壟斷的 ❙
來自 ❙夏威夷❙ 的印度教徒,在9/11 ❙基地組織❙ 恐襲後參軍,被派駐 ❙伊拉克❙ (2004-2005),前 ❙民主黨❙ 眾議員,❙陶茜•加巴德❙ (Tulsi Gabbard) 在昨天宣誓就職,成為 ❙美國❙ 第8任 ❙國家情報總監❙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
1月31日,在平民主義政黨 ❙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 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的協力下,❙基督教民主聯盟❙ (CDU: 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主席 ❙弗里德里希•梅爾茨❙ 在 ❙德國聯邦議
按最新調查顯示,❙美國❙ 的所有大學教授,包括 STEM 領域的教授,均為左傾。 STEM 代表 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技術)、Engineering (工程) 和 Mathematics (數學)。 根據《大學修復》(The College Fix) 報道,「在
為什麼 ❙特朗普❙ 要對 ❙墨西哥❙ 和 ❙加拿大❙ 進行關稅戰? ❙特朗普❙ 要對來自 ❙加拿大❙ 和 ❙墨西哥❙ 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但來自 ❙加拿大❙ 的能源資源將享有10%的較低關稅。 首先,❙美國❙ 總統有沒有這個權力? ❙特朗普❙ 的權力來源是總統的行政命令,而總統的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更多國將跟進。美國持續拒絕"單方面承認"。 美國將解禁援烏武器,可直攻俄羅斯本土。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武演練。 BJ:現在有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認為,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如果這不是霸權,什麼是霸權? 天佑人類。 --- BBC報導:台灣昨日Google熱搜
美國援烏、援以法案通過,兩場戰爭情勢迅速升高。Tik-Tok限期轉讓股權案通過。哥大抗議遭限時清場。 BJ:好棒的自由民主國家。天佑人類。 --- 曼谷高溫警報,體感將破52度。越南高溫,增設發電機組,向中國購電。 BJ:每次我回收塑膠袋、易開罐時都會覺得自己愚痴,幾萬人幾十萬人微不足道的努
廣場架設的超大螢幕,即時播放著來自各個國度的人民,以各種不同的語言歡欣說著:「我在美國……、我在德國……,我在不丹……,我現在蒙古……,我在教廷……。」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2004/06/05 看穿主權的偽善本質,才能讓恢弘長遠的安全思考破繭而出,才能找出固執的某項主權到底保障哪種安全、誰的安全。藉以冷靜估計什麼是可以權變讓步、甚至不可避免必須退一步的。唯有如此,國人長遠利益才不會因為盲從於本質偽善的主權魔咒而被犧牲。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更多國將跟進。美國持續拒絕"單方面承認"。 美國將解禁援烏武器,可直攻俄羅斯本土。俄羅斯進行戰術核武演練。 BJ:現在有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認為,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如果這不是霸權,什麼是霸權? 天佑人類。 --- BBC報導:台灣昨日Google熱搜
美國援烏、援以法案通過,兩場戰爭情勢迅速升高。Tik-Tok限期轉讓股權案通過。哥大抗議遭限時清場。 BJ:好棒的自由民主國家。天佑人類。 --- 曼谷高溫警報,體感將破52度。越南高溫,增設發電機組,向中國購電。 BJ:每次我回收塑膠袋、易開罐時都會覺得自己愚痴,幾萬人幾十萬人微不足道的努
廣場架設的超大螢幕,即時播放著來自各個國度的人民,以各種不同的語言歡欣說著:「我在美國……、我在德國……,我在不丹……,我現在蒙古……,我在教廷……。」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2004/06/05 看穿主權的偽善本質,才能讓恢弘長遠的安全思考破繭而出,才能找出固執的某項主權到底保障哪種安全、誰的安全。藉以冷靜估計什麼是可以權變讓步、甚至不可避免必須退一步的。唯有如此,國人長遠利益才不會因為盲從於本質偽善的主權魔咒而被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