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蘭發佈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揭露某些身心靈中心「假上課,真洗腦」的操控與斂財模式,引發網路熱議與撻伐。
當然,不是所有身心靈課程都這麼恐怖。但是……
我想問:想要去、或者已經在身心靈課程中的學習者。
我大約 30 歲時開始接觸身心靈課程。
起因很好笑!學姐帶我去買水晶。按照賣家的說法,只有透過靜坐冥想、凝神調息,才能與水晶的頻率共振,真正「啟動」水晶。不然,它就只是個普通的裝飾品。
每個人都有童心嘛!我只是單純覺得礦石漂亮,沒想到就這樣一腳踩進坑裡,還跌得很深……爬出來時,我已經結婚生子,還不小心把該學、不該學的東西都摸了一遍!(詳情請見拙作《觸碰你的心》,一部不按牌理出牌的身心靈小說,附帶火辣滾床秀。)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上身心靈課程的人,以女性居多,且主要分為兩個年齡層:
28、9至35歲,未婚,抱著好奇心來學習。
40多歲至50出頭,已婚,且通常與另一半關係有障礙。
其他年齡:
25歲以下 很少參與,除非是塔羅牌或占卜課。
60歲以上 幾乎不會出現,有需求的話,這類人通常選擇廟宇。
所以,什麼人會出現在身心靈課程呢?
以 『主動學習動機』 來分類,常見的原因有:
對未知產生好奇。
想要控制或預測未來。
想要弄清楚自己的「特殊性」,該歸屬於哪個族群。
與伴侶關係不佳,或婚後與夫家相處困難,需要傾訴對象。
生活不如意,找解方。
遭遇科學無法解釋、醫學無法改善的身體狀況,轉向玄學尋求解答。
寂寞。
那麼,『非主動學習』 的情況呢?
朋友介紹,出於社交壓力或跟風。
潛意識想要『依附團體』,希望獲得認同與歸屬感。
舉例來說,最近有朋友勸我:「紗紗,我加入念佛團,你也來嘛!增長福慧。」
我回:「念佛真好,你去念。我祝福你,但我不去。」
她追問:「既然好,你為什麼不來?」
我笑說:「我 30 歲開始念佛,只是不再去任何團體。日常功課是我自己的事。我知道你們在做什麼,挺好的,你也需要,覺得那裡的朋友合得來就去。但我不需要走回頭路。」
朋友聽懂了,也就不再勸。
此外,還有 第三種動機。
身心靈課程已經『產業化』。
網路媒體時代,寫作幾乎已經脫離藝術創作,而更多是以「變現」為導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身心靈領域。
這不再只是修行,而是一門生意。
在我當身心靈中心助理時,有位外國僑生拼命要求旁聽幾堂課。
起初老師拒絕,但對方持續上門請求,最後勉強收了他上兩堂課。
平時老師很好說話,這次卻異常強硬。我覺得奇怪,便追問原因。
老師嘆了口氣:「那個區域來的學生,來台灣上一、兩堂課,回國後馬上就會招生開課,把今天上課的內容,下週就教給當地人,收費還是台灣的三倍!」我驚得目瞪口呆。
當時年紀小,果然見識不夠。
而 Covid-19 疫情期間,許多人趁機進修、靈修。線上課程結束沒多久,也馬上有人開相同的課程,招攬學生。
我有個朋友,對賺錢極具熱情,從團購到異業結盟,什麼都賺。
去年夏天才去上一門身心靈課程,結果十月就升格成了講師。
以她對財富的愛,她絕不會被 PUA,但上她課的人可能要小心了……
我們都不是聖人,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當生活缺乏支持,而我們又滿腹委屈時,身心靈課程打著『轉化人生』的旗幟……
誰不想一生平順?
誰不想左右逢源?
誰不想生活富饒?
被壓迫的媳婦多想回到婆家時,婆婆能諒解自己,達成和解?
哪個媽媽不想把兒子放進白光冥想中,早上起來就不會頂嘴?
如果送光就能宇宙和平,還要紅十字會做什麼?
所以,回到問題--
你為什麼要上身心靈課?
為什麼想開悟?
為什麼學命理?
為什麼想成為治療師?
擁有別人沒有的靈能,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想要知道自己的天命」
「想要離苦得樂」
「想要不再輪迴」
每一個「想要」,背後都有一個等待被滿足的渴望。
也許你自己沒想過、不敢回答……
但那些準備收你錢的身心靈老師,大多看得出你的問題。
當心靈最脆弱無助時,若錯付了對象,等待你的,可能不是療癒,而是更深的創傷。
再好的老師、再有能力的治療師,都有軟弱或被蒙蔽的時候。
期待從別人那裡聽到答案、得到指引,就能解脫……是童話。
我更期待,有一天你能看清自己的處境,不再跳針重複痛苦,也不再委曲求全。
當我看完《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時,我在想:
過去的禪師、聖人,是如何幫學生指路?
他們收費嗎?
他們如何引導?
心靈導師就算真心助人,真的有幫助、或是在拖延你的清醒?
人生熙熙攘攘,許多關卡,最終還是一個人過。
勇者欣梅爾一定會這麼做。
而芙利蓮會毫不遲疑。
要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