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感情中不安的來源,學會放手並建立健康互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control & love

control & love


掌控感與不安的關聯

在感情中,我們常常會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期望行動,例如主動表達關心、一起規劃約會行程或主動提出旅行計劃。然而,當事情未如預期進行,或對方的行動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時,心中的不安與焦慮就會油然而生

這種不安往往來自於「掌控感」的喪失。我們渴望掌控,因為掌控能帶來安全感,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但在兩性關係中,過度的掌控感不僅會讓自己焦慮,也可能讓對方感受到壓力或被控制。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這種心理現象,並提供實際的應對方式,幫助你在關係中找到更健康的互動模式。


心理解析:為何我們想要掌控?

掌控慾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對「不確定性」的焦慮與恐懼。當事情按照我們的預期進行時,我們會感到安心與滿足;反之,當事情超出我們的掌握時,就容易產生焦慮,甚至會透過控制他人的行為來降低這種不安。

在感情中,這種掌控慾尤為明顯。因為感情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例如對方的情緒、回應方式、未來的發展等等。為了降低這種不確定性,我們可能會要求對方按照我們的規劃行動,甚至會下意識地設立「應該」與「必須」的規則,期望對方遵守,以達到內心的平衡與安全感。


情境案例

舉例來說,假設你希望伴侶能夠主動提出旅遊計劃,因為這會讓你覺得被在乎、被重視。但當伴侶沒有主動提及時,你可能會覺得對方不夠關心你,甚至產生焦慮與不安,進而試圖透過「要求」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對方可能只是對旅遊本身興趣不高,或是她認為如果你想要出去玩,應該由你來找出她感興趣的景點,而不是她來主動提議。這樣的互動往往會讓對方感到被控制,進而產生反感或抗拒,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


深入剖析:期待差異與需求矛盾

  1. 期待差異:
    • 你希望對方能主動表現出對旅遊的興趣,讓你感覺被在乎。
    • 對方則認為,只有對景點有興趣時才會主動提出,並不代表她不重視你。
  2. 需求矛盾:
    • 你的需求是被關心、被重視,並希望透過旅遊的共同體驗來增進情感連結。
    • 對方的需求則是自在、被尊重,以及有選擇是否參與的自由。


解決方案:如何調整心態與互動方式

make myself

make myself

  1. 重新定義需求:
    • 先確認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是希望對方對旅遊感興趣,還是希望被重視?
    • 如果是後者,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如主動邀請她參與規劃)來滿足,而不一定要對方主動提出。
  2. 建立共識並互相理解:
    • 可以直接表達你的感受,例如:「我會希望你也能主動提及旅遊,因為這樣會讓我覺得被在乎,但我知道你對國內景點沒興趣。我們可以一起找到適合彼此的活動嗎?」
  3. 調整互動模式:
    • 與其要求她主動,不如邀請她一起參與決策過程,讓她感受到平等與自由,而不是被要求。


實際步驟與溝通示例

  1. 調整期望與表達方式:
    • 與其要求她「主動提及旅遊」,不如邀請她參與決策過程,讓她感受到被尊重和自由。
  2. 找共同興趣的切入點:
    • 如果她對國內旅遊興趣不高,可以找其他形式的活動,例如美食之旅、主題展覽、體驗課程等。
  3. 轉換情緒焦點:
    • 當感到不安時,可以提醒自己:對方不主動並不代表不在乎,而只是對某些活動不感興趣。


學會放手,建立健康的情感連結

感情中的掌控慾,往往來自於對不確定性的焦慮,但過度的掌控會讓彼此都感到壓力。透過重新定義需求、調整期望、建立共識與互相理解,我們可以在關係中找到更健康的互動模式。學會放手,並不代表放棄,而是學會在關係中找到平衡,讓彼此都能自在地表達自己、享受愛情的美好。


avatar-img
3會員
1內容數
富足的心靈是人生重要的禮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情緒&慾望 | 直播6/22 pm8:30 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情緒的控制對於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非常重要。透過適當的放鬆和自我情緒管理,可以維持穩定的心情和快樂的生活。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情緒&慾望 | 直播6/22 pm8:30 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情緒的控制對於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非常重要。透過適當的放鬆和自我情緒管理,可以維持穩定的心情和快樂的生活。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