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微涼,手機螢幕上映照出自己的倒影,窗外的人聲喧囂卻似乎離我很遠。
今天與朋友進行市場開發的會議,原本只是平常的一場交流,卻意外地掀起了內心塵封已久的記憶潮水,瞬間將我帶回那些為了生活、為了自由、為了尋找自我而奮力前行的日子。
大學時的我,一度以為自己是個「很想賺錢」的人,彷彿金錢是通往自由的唯一途徑。
每天打開Google,在搜尋欄輸入「賺錢」兩個字,期待跳出的搜尋結果能帶來某種人生的解答。而這樣的執念,讓我誤打誤撞地闖入了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我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工作,從撰寫計畫申請補助,到摸索網站建置、設計軟體(CD、PS)、剪輯影片。
最初是因為興趣,後來發現這些技能竟然能為我開闢另一條路。我開始不斷練習、鑽研,甚至熟練到能夠開班教學。這一切,並非來自單純的好奇,而是來自內心深處對「自由」的渴望。
高中時,家中管教嚴格,零用錢少得可憐,但我卻是個極有主見的孩子。
對自己的外貌深感自卑,因為從小到大,我穿的都是表哥表姊的舊衣服,逛街買新衣服對家人而言,幾乎是一種罪惡的行為。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讓我內心充滿渴望。
有一天,我終於存夠了錢,偷偷跑到一中商圈,買下了大S的《美容大王》和牛爾老師的《牛爾的愛美書》,還有幾本商業雜誌,甚至挑選了一些能讓自己變漂亮的護膚品。
這是我人生中難得的一次「任性」,一種對未來的微小反抗。
然而,當我回到家,父親的怒火如驟雨般傾瀉。
他毫不留情地將我買回來的東西一件件丟出家門,連瓶瓶罐罐的護膚品都砸碎在地上。
玻璃破裂的聲音刺耳得讓我心頭一顫,那些書頁被風捲起,在夜色下像無家可歸的魂魄飄散。我站在門口,看著一地狼藉,眼眶泛紅,卻只能默默咬牙。
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識到,賺夠錢讓自己擁有選擇權,對我來說,究竟有多重要。
15歲的那一年,差一天就滿16歲的我,帶著興奮與期待,跑去麥當勞面試。
我還記得那天,陽光透過玻璃落在履歷上,我滿臉自豪地對面試官說:「我明天就滿16歲了!」
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時薪70元,站一整天,手上的汗水混著炸薯條的油香。但我從未覺得辛苦,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
每次休息時,我能親手製作一份屬於自己的麥當勞餐點~那份成就感,至今仍記憶猶新。
然而,這份自由並沒有維持太久。
當家人發現我在打工,氣急敗壞地把我「逮」回家,一頓嚴厲的責罵後,我的打工生涯被迫中斷。
大學後,我終於可以自由選擇打工。
逢甲夜市附近的店面琳瑯滿目,我在洗衣店做過店員,時薪僅60元,低於當時的基本薪資。我也曾在鍋燒麵店忙碌地端盤、結帳,但我很快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餐飲業。
我反應慢,記性不好,金魚腦發作時甚至會忘記客人點了什麼。
看著其他店員靈活地穿梭,我卻總是在後場手忙腳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意識到──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相同的工作,而不適合,並不代表自己是個廢物。
當時的我並不這麼想。來自原生家庭的教育,讓我無意間將「做不好、不夠快、不夠完美,就是一個廢物。」這個信念深深植入心底。
直到多年後回首,才明白:適合與否,無關對錯,而是選擇是否契合自己。
後來,我貸款去電腦補習班學習設計軟體,從基礎班開始,整整兩個月,每天從早上九點上課到晚上九點。
我遇到一位極為嚴格的老師,他要求我們做筆記,整整兩個月,我的筆記寫滿了厚厚的一疊。
這段日子,我無意間學會了「刻意練習」的概念──設定目標、舉一反三、反覆練習、解決問題。
這種學習方式,讓我迅速掌握設計軟體,甚至開始教學、接案,做網站、修婚紗照,顛覆了「中文系只能考公務員或走學術」的想法。
如今,時間匆匆流逝,從第一份打工開始算起,已經過了20多年。許多道理,都是在這一路跌跌撞撞中慢慢領悟的。
這些年,我曾經懷疑過自己,尤其是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時,甚至一度深陷自我懷疑的深淵。但當我回頭看那些曾經努力的自己,才發現──我們從未白走過任何一段路。
我們踏過的每一步,都在鋪陳未來的篇章。
那些困惑與掙扎,終究成就了更完整的自己。
真正的自由,不是擁有所有選擇,而是敢於撕開迷霧,看見屬於自己的道路,然後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最後,我很喜歡這裡的互動,每一個遇見都有啟發。
或許是其中一段話、一句留言、一張圖,都有可能喚醒我們人生的某些片段,拾回生命的某些碎片。
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再次謝謝你們~你們的每個人,對我都很重要💖
最後,想與大家分享《玫瑰少年》這首歌。
那些不被理解的堅持、那些曾經被否定的夢想,都不該被埋沒。
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自由地成長,勇敢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
願這首歌,陪伴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