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成長秘笈》讓孩子的思維游起來!互動式課堂的魔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ow to start learning English ?

How to start learning English ?

孩子在面對新學科、新老師時,就像是進入新魚缸的小魚,如何讓小魚適應新環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絕對是每個

在家教的幾年中,學生們給我很多啟發,也有很多讓我覺得感激的瞬間。而當我回顧,課堂中他們積極的回應、熱情的參與,通常是我最感動的瞬間。

上課方式百百種,我個人偏好有來有往的教學模式,經常鼓勵學生們回答問題,甚至提出問題。有著不同聲音的課堂,除了能讓教學更順暢,其實也代表著孩子們的自我成長及學習里程碑。


問老師前,先問自己

我自己當學生時,遇到不會的題目,總是向老師發問,期待得到直接的答案。再長大一些,開始學著自己找答案,然而當上老師之後,我反而希望學生先問自己,再尋求解答。

每次幫國中生檢討考卷,在講解前,我都會先問他們:你為什麼選這個選項?你是透過什麼東西判斷的?雖然是簡單的自問自答,確實達到訂正進步的必要步驟

因為必須先了解自己最初的思考路徑(因為看到題目的哪幾個字,想到什麼,所以選了什麼答案)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訂正,不然老師所給的答案都只是複製貼上,就像是劣質膠水一樣,貼上去濕濕軟軟,沒多久就不黏了,隨風散去。

因此學生的反饋除了幫助上課,其實更代表著他們開始獨立思考,準備將外來的資訊內化成自己的養分。

raw-image


從觀看到參與,再到喜歡

許多學齡前父母一定都有相同的煩惱:如何讓孩子愛上英語?其實不僅僅是爸媽有這個困擾,身為家教老師的我也無數次思考這個問題。

畢竟「喜歡」這件事太抽象了,特別是我們這種被考試壓榨十幾年的學長姐,學習跟「喜歡」能扯上關係嗎?真的很難。

因此在我剛開始準備兒童英語課程時,我設計了很多的內容,像是:該如何介紹abc、怎麼帶入每次上課的英語主題等等,但當我實際開始課程時,發現這些都太單向了!尤其面對注意力比較短暫的兒童來說,只有老師在說是完全行不通的,要讓孩子們來說。

後來我開始安排更多對話,比如讀繪本時,讓孩子數數看有幾個 red apple,讓他們不只是聽課,而是參與。 再來就是遊戲跟活動(這部分要觀察孩子喜歡什麼類型),當他們覺得好玩,願意動起來,這就是第一步!然後讓他們必須用英語來進行活動,將英語和遊戲、快樂產生連結,久而久之,就能真的喜歡學英語。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樣聽起來很理想化,畢竟小時候的喜歡能維持多久?但其實根據各類報導研究,小時候的經歷與記憶,對於之後的生活會有持續的影響,就像很多人從小就討厭數學造成陰影,長大之後也特別排斥數學。

因此在效率學習當道的現今,我依然認為學習是要逐步且漸進的,孩子不可能馬上成為學生,要先鼓勵他們回應成為參與者,才可能對英語有更多興趣及好奇


教室是有限的魚缸,但要讓學習成為無限的海洋!

教學絕對不是一昧的給與,那樣只會造成對牛彈琴的慘況,而互動的首要條件是營造開放的環境,多鼓勵學生發言,不僅僅是提出問題,在態度上更要保有讓他們自己思考的空間,因為在課堂中,學生也在觀察老師,並給出對應的回答。

像我自己在給與學生意見時,會特別注意用詞:「如果是我的話,我會……,你可以先試試看,再找出自己的做法」,而不是用命令的語氣:「你應該……」。

就像是所有動物的成長,環境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準備教材前,更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雖然教室的空間有限,但要讓教育成為無限寬廣的海洋,讓孩子們自由的成長!



歡迎大家對有興趣的部分跟我交流互動,之後也會出一篇分享英語遊戲的文章。

除了教學之外,寫文章也是很需要分享的!😆


(禁止任何轉載及利用)

👩‍🏫 五年教學經驗,從哄 3 歲小孩開口說 "apple",到跟即將入伍的學生討論 TOEIC 口說考題。 💡 這裡分享什麼? 學生的奇思妙想 教學心得與翻車現場 18 年英語學習精華,踩過的坑、累積的方法,一次整理給你! 🚀 如果你是家教、學生、家長,或只是想輕鬆學點英文,來一起交流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現在的我對於家教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完全是我能掌控的事情,但只要學生願意繼續上課,我願意繼續嘗試找尋能讓孩子覺得學英文相當有趣的方法,繼續陪伴學生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一、改變學習     疫情期間,無意間接觸了google的協作平台,站在專業眼光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陽春、不好施展拳腳的平台,甚至有些專業人士會覺得不好用!!但起心動念為了構築孩子的學習歷程,希望藉由數位化,能完整紀錄孩子求學間的美好回憶,即使是點點滴滴,也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一番美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喜歡學習,要從信任開始。 信任這個還境、 信任老師、 信任自已想要, 這是孩子願意學習的開始! 適應的過程會帶來諸多限制, 需要時間、需要耐心、 總有一天會看見孩子終於看見了。 適應了、願意了,終於開始了! 聽得懂指令,就能有階梯可以順著爬上去! 幼幼班,似懂非懂, 在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帶孩子體驗幼兒園外的上課環境,培養對人事物的觀察,應因地制宜。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現在的我對於家教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完全是我能掌控的事情,但只要學生願意繼續上課,我願意繼續嘗試找尋能讓孩子覺得學英文相當有趣的方法,繼續陪伴學生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一、改變學習     疫情期間,無意間接觸了google的協作平台,站在專業眼光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陽春、不好施展拳腳的平台,甚至有些專業人士會覺得不好用!!但起心動念為了構築孩子的學習歷程,希望藉由數位化,能完整紀錄孩子求學間的美好回憶,即使是點點滴滴,也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一番美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喜歡學習,要從信任開始。 信任這個還境、 信任老師、 信任自已想要, 這是孩子願意學習的開始! 適應的過程會帶來諸多限制, 需要時間、需要耐心、 總有一天會看見孩子終於看見了。 適應了、願意了,終於開始了! 聽得懂指令,就能有階梯可以順著爬上去! 幼幼班,似懂非懂, 在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帶孩子體驗幼兒園外的上課環境,培養對人事物的觀察,應因地制宜。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