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諾斯:理性與感性的終極對決—《復仇者聯盟》的哲學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世人眼中,薩諾斯是暴君,是毀滅者。但在他自己看來,他不過是宇宙的守護者,是唯一願意承擔這份沉重責任的人。復仇者聯盟的反抗,不過是感性壓過理性的表現。他們執著於個體的存亡,而他則看見更廣闊的未來。


冷靜的遠見者

薩諾斯的行動方式建立在理性、計劃與遠見之上。他深知宇宙的資源有限,過度繁衍與無節制的消耗終將導致毀滅。因此,他構思了一個能確保長久和平的解決方案——用隨機且無偏見的方式消滅一半生命,讓剩餘者有充足的資源生存。


“思想構成了人的偉大。人就像是蘆葦,原本是自然界中最弱的事物,但他是會思考的蘆葦。”——布萊斯·帕斯卡


從 MBTI來看,薩諾斯最接近 INTJ(建築師)。他擁有極強的戰略思維與遠見,關注長遠的計畫,而不被情感左右。他的目標明確,執行果斷,且願意為了理想承擔巨大的孤獨與犧牲。

他的決策並非草率衝動,而是經過長久的觀察與思考。泰坦的毀滅便是最好的前車之鑑——若當初有人能下定決心做出犧牲,那麼他的故鄉便不會淪為廢墟。因此,他明白,唯有理性且果斷的人,才能承擔這份責任。而這個人,必須是他。


復仇者聯盟的反抗

與他對立的復仇者聯盟,多數成員都是以情感驅動行動。他們看重個體生命,卻忽視更宏觀的全局。他們的反抗來自於對個人價值的執著,而非真正理解宇宙的需求。

有些人聰明機智,總能想出創新的解決方案,但過於理想化,認為技術與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有些人道德至上,忠於自己的信仰,不願做出艱難的選擇,認為每條生命都應該被珍視;有些人則衝動魯莽,熱衷於挑戰強敵,卻缺乏長遠的戰略思維。他們的復仇行動,並非出於真正的正義,而更多是因為個人的情感牽絆。


理性與感性的較量

薩諾斯明白,世人痛恨他的手段,因為他們無法割捨情感。但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真正的領袖必須超越個人情感,做出艱難的選擇。他並非樂於殺戮,他只是認清了宇宙的本質:要讓一部分生存,就必須犧牲另一部分。


這種思想與哲學家 John Harris(1975)提出的「存活的抽獎」(The Survival Lottery)有著相似之處。Harris 假設了一個極端的情境:如果能透過隨機抽籤的方式選擇一個健康的人來犧牲,並用他的器官拯救多個病人,那麼這種犧牲是否合理?Harris 透過這個假設挑戰人們對「生命價值」的直覺認知,迫使我們思考何為「公平」與「道德」。薩諾斯的計劃與此有著相似的邏輯,他選擇以隨機的方式消滅一半生命,不分貧富、貴賤、善惡,只為了整體宇宙的平衡。

當他彈指之時,他感受到宇宙回歸平衡的寧靜。他知道,這份沉重的決定只有他能承擔。復仇者聯盟可以繼續憎恨他,但時間會證明,唯有冷酷的理性,才能確保長遠的生存。


然而,當他看著晨曦中化為塵埃的女兒,他也不禁自問——這份犧牲,真的值得嗎?


觀影者的思考

重看了《復仇者聯盟》之後我就常常在想,對於觀眾而言薩諾斯應該是個反派、壞人,但是又會想,換作是我……我應該也會跟他一樣彈出那個響指。

他其實比任何人都深愛著這個世界,只是彼此立場不同而已。


但對於現代的觀眾而言,他的「平衡」觀念是否真的符合現實?


許多人將薩諾斯視為冷酷的獨裁者,但也有觀眾開始質疑,如果他的方法能有效解決宇宙的問題,那麼他的行動是否還是完全錯誤的?他的選擇讓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正義」,什麼才是「必要的犧牲」。

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英雄與反派的對決,更引導觀眾反思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在當今社會,許多人懷抱理想,渴望改變世界,但當現實的殘酷襲來,是否還能堅持初衷?還是會被現實消磨,最終選擇妥協?

復仇者聯盟象徵著夢想的堅持,而薩諾斯則代表現實的無情。他的信念或許過於極端,但卻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世界無法如願以償時,人類該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做出選擇?我們是願意為了遠大的未來做出痛苦的犧牲,還是寧願沉浸在眼前的美好,不願觸碰殘酷的真相?


或許,這正是《復仇者聯盟》留給觀眾最深遠的思考——究竟是夢想的堅持更好,還是冷酷的現實才是真正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卡RE。LIFE人生筆記
28會員
45內容數
我是一個SOHO的平面設計師,INFJ人,紀錄生活點滴,看過的好書分享,希望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在日常偶爾會陷入迷茫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人一同分享。 cjessie1128@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了幾部作品,想要記錄一下三部作品之間的一些類似內容和心得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了幾部作品,想要記錄一下三部作品之間的一些類似內容和心得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中的反派角色薩諾斯以及《海賊王》中的角色多佛朗明哥的特質。 透過角色的人性化刻劃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產生共鳴。 文章討論了對家人的重視、悲慘的身世、轉悲為怒等特質,並探討這些特質如何讓觀眾對角色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中的反派角色薩諾斯以及《海賊王》中的角色多佛朗明哥的特質。 透過角色的人性化刻劃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產生共鳴。 文章討論了對家人的重視、悲慘的身世、轉悲為怒等特質,並探討這些特質如何讓觀眾對角色產生共鳴。
Thumbnail
憑藉匈牙利電影《解釋的總和》中之政治景況,對比台灣政治情境,並為導演之點題釋義
Thumbnail
憑藉匈牙利電影《解釋的總和》中之政治景況,對比台灣政治情境,並為導演之點題釋義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挑戰者》傳遞的核心概念是「他們所談論的網球,其實是一種關係」,這種開放式關係存在於塔西、亞特與派屈克之上,三人之間展現了權力結構的不對等。塔西是受到體壇看好的明日之星,是亞特與派屈克都捉不到那高掛的明月,她卻願意下凡給兩位在海邊指點,她因此成了兩人的中心點。塔西先是選擇了較為主動強勢的派屈克當男友
Thumbnail
《挑戰者》傳遞的核心概念是「他們所談論的網球,其實是一種關係」,這種開放式關係存在於塔西、亞特與派屈克之上,三人之間展現了權力結構的不對等。塔西是受到體壇看好的明日之星,是亞特與派屈克都捉不到那高掛的明月,她卻願意下凡給兩位在海邊指點,她因此成了兩人的中心點。塔西先是選擇了較為主動強勢的派屈克當男友
Thumbnail
所以到頭來命定論和自由意志似乎仍是個循環辯證的問題,如果命定的結果是無法更改的,我們又何必去預視?何必擁有救世主呢?反正最終之戰的復仇會勝利、反正人們必定會迎來飢荒不是嗎?反之,如果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又為什麼明明努力拒絕了,仍是無可避免朝著被寫好的預言前進了呢?
Thumbnail
所以到頭來命定論和自由意志似乎仍是個循環辯證的問題,如果命定的結果是無法更改的,我們又何必去預視?何必擁有救世主呢?反正最終之戰的復仇會勝利、反正人們必定會迎來飢荒不是嗎?反之,如果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又為什麼明明努力拒絕了,仍是無可避免朝著被寫好的預言前進了呢?
Thumbnail
與其說《夢想集中營》演繹並指向了對「惡的庸常性」的思辨,不如說電影其實呈現、又撥開了視線可能造成的蒙蔽,用聲響和氛圍直抵我們內心的道德直覺。有時候,處在尚未足以回望的當下,或者當道德判斷原則相互矛盾而失準,我們能夠仰賴的,也僅有這樣的直覺,以及將直覺化為「蘋果行動」的勇氣。
Thumbnail
與其說《夢想集中營》演繹並指向了對「惡的庸常性」的思辨,不如說電影其實呈現、又撥開了視線可能造成的蒙蔽,用聲響和氛圍直抵我們內心的道德直覺。有時候,處在尚未足以回望的當下,或者當道德判斷原則相互矛盾而失準,我們能夠仰賴的,也僅有這樣的直覺,以及將直覺化為「蘋果行動」的勇氣。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