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夢想家2025」首爾開幕|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城市夢想家2025——台灣當代藝術首爾展。

城市夢想家2025——台灣當代藝術首爾展。

台韓藝術對話|當代藝術家齊聚首爾

2025年2月12日,「城市夢想家2025——台灣當代藝術首爾展」在韓國首爾的Gallery Jung隆重開幕。這次展覽集結了十位台灣當代藝術家,以多元創作語言,展示台灣獨特的文化底蘊與藝術能量。來自藝術界、學術界及駐韓外交代表等嘉賓齊聚一堂。Gallery Jung畫廊負責人鄭智慧(Sophia Jeong)致詞時表示:

「台灣藝術擁有獨立且鮮明的藝術語彙,與韓國當代藝術之間存在許多共鳴。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韓國觀眾更深入認識台灣當代藝術的魅力。」

駐韓外交代表支持|深化台韓文化連結

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副代表郭秋雯在開幕式上表示:「文化交流是跨越語言的橋樑,台灣藝術家近年來在國際嶄露頭角,這次展覽展現台灣藝術的多元面貌,也為台韓藝術界的合作開啟更多可能性。」

現場嘉賓雲集,由左至右:畫廊經理韓京秀、藝術家江心靜、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副代表郭秋雯、新聞組林靖貴、藝術家廖文君、畫廊負責人鄭智慧。

現場嘉賓雲集,由左至右:畫廊經理韓京秀、藝術家江心靜、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副代表郭秋雯、新聞組林靖貴、藝術家廖文君、畫廊負責人鄭智慧。

江心靜「似水年華」首展|詩意勾勒生命記憶

本次展覽涵蓋多種媒材與創作風格,江心靜的作品因其詩意與思想深度尤為引人注目。江心靜的作品「海洋心象系列」源自對海洋的生命經驗。江心靜表示:「在單車環球的旅程中,發現不同國家的人可以透過交流,跨越語言的障礙,就像海洋,非常包容,把世界連結在一起。這次在韓國首度發表的新作〈似水年華〉,結合了礦物彩與水墨技法,在亞麻畫布上營造出更深邃且富有冥想空間的氛圍,畫面中若隱若現的線條,代表人生當中那些值得珍惜的人事物,就像記憶甬道的微光。」

在展覽期間,江心靜與韓國關東大學的李奎泰教授進行了深度交流。李奎泰教授是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對台灣有深厚感情,曾經在江心靜為《走入韓國之心》搜集寫作材料之旅提供協助,出書後亦邀請她到校演講。

從環球旅人到當代藝術家|江心靜的創作旅程

本身也是水墨藝術家的李教授對江心靜的藝術給予了高度評價:「心靜投入藝術短短十年,她打破了傳統水墨的界線,融合了文學與當代思維,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語彙。這次展覽不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台韓之間的文化交流。」。

韓國關東大學李奎泰教授(右)特別從江陵來首爾參加開幕,與藝術家江心靜(左)重逢。

韓國關東大學李奎泰教授(右)特別從江陵來首爾參加開幕,與藝術家江心靜(左)重逢。

藝術家江心靜首度展出的海洋心象系列新作「似水年華」。

藝術家江心靜首度展出的海洋心象系列新作「似水年華」。

其實,江心靜的藝術之路充滿了啟發與挑戰,她在2014年受到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教授的啟發投入藝術前,從來沒畫過畫,藝術養分來自於她豐富的文學底蘊和環球經歷,她自小喜愛文學,大學期間常常到故宮博物院飽覽字帖書畫。單車環球之旅讓她有機會參觀世界各地的美術館,開闊眼界。

跨界藝術,很快發展出個人風格強烈的「海洋心象系列」,受到專業讚賞和市場肯定,疫情成為江心靜藝術生涯的轉捩點,她毅然移居山林,閉門創作,三年內連續獲得了十多項國內外獎項,海洋系列畫作更被收入國教院審定康軒版 「國小6上藝術」課本,備受藝術界矚目。

📍 展覽資訊|台灣當代藝術首爾展

📅 展期|2025.2.12 - 2.28

📍 地點|Gallery Jung, Seoul, Korea

🎨 參展藝術家|江心靜、林慧虔、葉方、傅佩玲、徐兆慧、賴純綺、王佳彬、陳益村、吳麗玉、廖文君、周立

藝術家江心靜贈送著作《走入韓國之心》給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副代表郭秋雯女士(左)。

藝術家江心靜贈送著作《走入韓國之心》給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副代表郭秋雯女士(左)。

攝影家林存青(左一)擔任展覽紀錄。

攝影家林存青(左一)擔任展覽紀錄。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隱形的山林》是一幅融合詩意的當代水墨作品,以羅葉的詩作《在國小圖書館》為靈感,表達藝術家在圖書館成長的記憶,並探索數位時代下閱讀的意義。作品運用墨染、書寫性線條和放射性圖案交織,邀請觀眾在畫中體驗閱讀的詩意與心靈的安靜。此作已由熱心人士捐贈,永久典藏於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並在一樓大廳展示。
藝術家在臺灣山林中創作與思考,將十六世紀日本畫作、當代水墨藝術與數位時代的情感結合。文章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闡述藝術在現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其如何影響觀眾的互動與體驗,並反思當代藝術的多重視角與自我定位,展現了人類在面對自然與科技時的內心掙扎與創造力。這是對於在現代社會中尋求沈思與療癒空間的探索。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本文講述了心靜老師的創作經歷及其作品《海洋心象-順勢而上》被康軒藝術教科書收錄的故事。心靜回溯自己的藝術旅程,從藝術啟蒙到逐步成為創作者,展現出熱愛與堅持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學習和在不同環境中的創作,最終以自己的獨特風格感動學生和社會。這不僅是一段藝術成長之路,更是對人生和創造力的深刻反思。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在夏日清晨,黎明的光芒緩緩照亮山間,用鋼筆記錄這一刻的靜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早起的樂趣,間晨光的變化如同一幅漸漸亮起的畫作。四十年的日記書寫,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滴,從中辨別出真心與浮華,並抵抗數位洪流帶來的記憶侵蝕。反思現代科技對時間感知的影響,建立自己的生活步調,珍惜每一刻的真實與美好。
《隱形的山林》是一幅融合詩意的當代水墨作品,以羅葉的詩作《在國小圖書館》為靈感,表達藝術家在圖書館成長的記憶,並探索數位時代下閱讀的意義。作品運用墨染、書寫性線條和放射性圖案交織,邀請觀眾在畫中體驗閱讀的詩意與心靈的安靜。此作已由熱心人士捐贈,永久典藏於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並在一樓大廳展示。
藝術家在臺灣山林中創作與思考,將十六世紀日本畫作、當代水墨藝術與數位時代的情感結合。文章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闡述藝術在現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其如何影響觀眾的互動與體驗,並反思當代藝術的多重視角與自我定位,展現了人類在面對自然與科技時的內心掙扎與創造力。這是對於在現代社會中尋求沈思與療癒空間的探索。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本文講述了心靜老師的創作經歷及其作品《海洋心象-順勢而上》被康軒藝術教科書收錄的故事。心靜回溯自己的藝術旅程,從藝術啟蒙到逐步成為創作者,展現出熱愛與堅持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學習和在不同環境中的創作,最終以自己的獨特風格感動學生和社會。這不僅是一段藝術成長之路,更是對人生和創造力的深刻反思。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在夏日清晨,黎明的光芒緩緩照亮山間,用鋼筆記錄這一刻的靜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早起的樂趣,間晨光的變化如同一幅漸漸亮起的畫作。四十年的日記書寫,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滴,從中辨別出真心與浮華,並抵抗數位洪流帶來的記憶侵蝕。反思現代科技對時間感知的影響,建立自己的生活步調,珍惜每一刻的真實與美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今年2024年,台灣當代藝術家江心靜很榮幸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衛星展中展出其作品《卿卿我心》。穿透邊界的誘惑 展覽將於7月27日至8月19日在義大利威尼斯的亞布里奇宮舉行。 江心靜的《卿卿我心》是一幅當代水墨畫,群青在墨韻中游離,胡粉的松針筆觸如旋律迴旋,清冽的畫面散發出永恆和沉思的氛圍。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跟著畫中的線條跟意境、或許也會勾動內心的連漪
Thumbnail
這次展出的是兩位當代藝術家梁亦穠(Yi-Nong Liang)與陳相如(Amy Chen)的作品,作品於晶華酒店麗晶精品的B2公共空間中山藝廊展出,旁邊還有小小咖啡廳,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藝術作品,因為是在公共空間展出,所以是免票觀看喔~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今年2024年,台灣當代藝術家江心靜很榮幸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衛星展中展出其作品《卿卿我心》。穿透邊界的誘惑 展覽將於7月27日至8月19日在義大利威尼斯的亞布里奇宮舉行。 江心靜的《卿卿我心》是一幅當代水墨畫,群青在墨韻中游離,胡粉的松針筆觸如旋律迴旋,清冽的畫面散發出永恆和沉思的氛圍。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跟著畫中的線條跟意境、或許也會勾動內心的連漪
Thumbnail
這次展出的是兩位當代藝術家梁亦穠(Yi-Nong Liang)與陳相如(Amy Chen)的作品,作品於晶華酒店麗晶精品的B2公共空間中山藝廊展出,旁邊還有小小咖啡廳,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藝術作品,因為是在公共空間展出,所以是免票觀看喔~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