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ISO 42001:解鎖人工智慧管理,建立企業 AI 治理新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普及,企業對 AI 的依賴程度日益提升,從客服聊天機器人到供應鏈優化,AI 幾乎滲透到所有營運環節。然而,許多企業主與 AI 專案負責人仍對 AI 管理缺乏清晰的框架,導致 AI 系統的決策透明度不足,甚至引發道德與法律爭議。為此,ISO 42001 應運而生,提供了一套人工智慧管理系統(AIMS)的標準,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的 AI 治理機制。

心理學觀點:為什麼企業需要 AI 管理系統?

在心理學領域,決策科學(Decision Science)與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皆指出,人類決策往往受到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的影響,例如過度樂觀(Overconfidence Bias)或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當企業將決策權部分交由 AI 時,這些偏誤並未消失,反而可能被 AI 模型學習與強化。例如,Amazon 曾在 2018 年發現其 AI 招募系統對女性候選人存在隱性歧視,原因正是 AI 過度依賴過去的數據模式,而這些數據本身已隱含性別偏見。

ISO 42001 提供了一套機制來應對這類問題,要求企業在 AI 部署前進行風險評估,確保 AI 的決策過程符合公平性與透明度原則(Fairness & Transparency)。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與行為心理學中的『系統 1 與系統 2 思考』(Kahneman, 2011)類似——AI 系統不應僅依賴快速反應(類似系統 1),還應納入深思熟慮的審查與監管機制(類似系統 2)。

ISO 42001 如何幫助企業改善 AI 透明度與信任感?

AI 在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但若無適當的管理機制,可能會降低員工與客戶的信任感。例如,研究指出,當 AI 在決策過程中缺乏透明度時,使用者的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會降低,進而影響組織的 AI 變革接受度。

ISO 42001 強調 AI 決策過程的可解釋性(Explainability)與可審查性(Accountability),企業可透過以下方式提升 AI 的透明度與信任感:

  1. 提供決策依據:當 AI 給出建議時,應顯示其決策邏輯,例如銀行的 AI 信用評分系統應明確告知客戶影響評分的關鍵因子。
  2. 建立 AI 風險管理流程:如 ISO 42001 規定,企業應定期評估 AI 風險,並訂定應變計畫,以降低 AI 可能帶來的法律與商業風險。
  3. 設立 AI 監督小組:由資訊科技、法務與心理學專家組成,確保 AI 應用符合組織價值與倫理標準。

未來發展與企業應對策略

未來,AI 的自主決策能力將越來越強,企業若無適當的治理架構,可能會面臨更高的合規風險。例如,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案》(AI Act)已提議對高風險 AI 系統實施更嚴格的監管,企業若希望在國際市場保持競爭力,必須提早佈局,遵循像 ISO 42001 這樣的標準。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企業若希望順利導入 AI 管理系統,應從『人機協作』(Human-AI Collaboration)的角度出發,而非單純將 AI 視為取代人力的工具。學者指出,企業成功導入 AI 的關鍵在於讓 AI 輔助人類,而非取代人類,這不僅能減少員工對 AI 的抗拒,也能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結論

ISO 42001 不僅是一套技術標準,更是一種心理學與管理學交叉應用的思維框架。企業在導入 AI 時,應關注 AI 的可解釋性、風險管理與員工心理安全感,確保 AI 能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而非成為決策黑箱。透過 ISO 42001 的落實,企業能更有效地管理 AI 帶來的風險與機會,讓 AI 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強大助力。

avatar-img
0會員
219內容數
資訊管理、投資、ISO 27001主導稽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chael C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應DeepSeek AI 模型引發的資安疑慮,臺灣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資訊安全認知,並落實相關教育訓練,以降低AI服務的資安風險。根據ISO 27001:2022標準,提出包含職前教育、定期訓練及實際測試等多面向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的AI服務審查機制的重要性。
DeepSeek 這類 AI 模型的資安風險讓各國紛紛採取應對措施,而台灣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如何確保資訊安全?ISO 27002:2022 提供了明確指引,其中 6.5 條款特別強調聘用終止與變更後的資訊安全責任,確保離職員工或供應商仍履行資訊保護義務。 1. 離職員工的資訊安全風險 當
近來,DeepSeek 這類中國 AI 模型引發各國資安風險控管的關注,台灣企業更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類似風險。行政院已宣布公務機關禁止使用 DeepSeek,但民間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應如何做好資安防護?ISO 27001:2022 第 4.2 條款強調,企業應理解關注方的需求與期望,這對於確保
DeepSeek AI事件凸顯資安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應借鏡此案例,建立健全的資安管理架構,包含供應鏈安全評估、風險評鑑、資安政策及持續改善機制,以符合ISO 27001標準,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AI技術快速發展,企業導入AI應用也日益普遍,但伴隨而來的資安風險不容忽視。本文探討如何利用CNS 27001:2023強化AI應用的資安管理,涵蓋雲端安全管理、AI數據隱私保護以及防止提示注入攻擊等面向,協助企業在AI時代建立完善的資安防禦機制,降低資安風險。
在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中,聘用終止或變更後的資訊安全責任管理,是確保組織資安防護不因人事變動而出現漏洞的重要環節。簡單來說,當員工離職、轉換角色或外部人員終止合作時,其原有的資訊安全責任必須事先明確定義、傳達並延續,以保護公司的資訊、智慧財產權及其他機密資料。 心理學研究強調,預先規
因應DeepSeek AI 模型引發的資安疑慮,臺灣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資訊安全認知,並落實相關教育訓練,以降低AI服務的資安風險。根據ISO 27001:2022標準,提出包含職前教育、定期訓練及實際測試等多面向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的AI服務審查機制的重要性。
DeepSeek 這類 AI 模型的資安風險讓各國紛紛採取應對措施,而台灣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如何確保資訊安全?ISO 27002:2022 提供了明確指引,其中 6.5 條款特別強調聘用終止與變更後的資訊安全責任,確保離職員工或供應商仍履行資訊保護義務。 1. 離職員工的資訊安全風險 當
近來,DeepSeek 這類中國 AI 模型引發各國資安風險控管的關注,台灣企業更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類似風險。行政院已宣布公務機關禁止使用 DeepSeek,但民間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應如何做好資安防護?ISO 27001:2022 第 4.2 條款強調,企業應理解關注方的需求與期望,這對於確保
DeepSeek AI事件凸顯資安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應借鏡此案例,建立健全的資安管理架構,包含供應鏈安全評估、風險評鑑、資安政策及持續改善機制,以符合ISO 27001標準,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AI技術快速發展,企業導入AI應用也日益普遍,但伴隨而來的資安風險不容忽視。本文探討如何利用CNS 27001:2023強化AI應用的資安管理,涵蓋雲端安全管理、AI數據隱私保護以及防止提示注入攻擊等面向,協助企業在AI時代建立完善的資安防禦機制,降低資安風險。
在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中,聘用終止或變更後的資訊安全責任管理,是確保組織資安防護不因人事變動而出現漏洞的重要環節。簡單來說,當員工離職、轉換角色或外部人員終止合作時,其原有的資訊安全責任必須事先明確定義、傳達並延續,以保護公司的資訊、智慧財產權及其他機密資料。 心理學研究強調,預先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人工智能(AI)对人文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涉及到技术、伦理、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AI在技術革新 人工智能(AI)在技术革新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AI在技术革新中的几个关键领域: 1. 自动化和智能化: AI技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推出後,引發了一場狂熱,世界也就改變了。生成式 AI 在企業中的應用迅速擴展,帶來新的效率與商機。由於企業內部安裝設罝必要安控護欄的速度,遠不及生成式 AI 的使用擴展速度,因此增加企業潛在的風險,並產生巨大的隱憂。
Thumbnail
近年來,生成式AI對市場帶來了巨大變革,然而,企業的AI專案卻面臨許多部署和失敗的問題。從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數據科學家在尋找防止AI模型失敗的模式上面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提供了三個觀點,協助缺乏技術的高階主管針對辨識有效的AI模型和數據集提出方法。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許多企業都開始感受到人工智能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影響,也在思考如何將人工智能整合到整體運營過程中。你公司的文化將影響組織採用人工智能的速度與成功程度。如果做得好,人工智能實際上還可以改善公司文化。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是我投稿至第83屆AOM國際研討會(Academy of Management)中文版手稿的節錄版本,我將其中比較理論面的部分刪減,把能實務應用的部分進行說明,希望能方便大家閱讀以理解在AI時代,企業面對的知識管理與獨特性競爭策略的議題。 這篇文章獲得 AOM 國際研討會(國科會認可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人工智能(AI)对人文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涉及到技术、伦理、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AI在技術革新 人工智能(AI)在技术革新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AI在技术革新中的几个关键领域: 1. 自动化和智能化: AI技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推出後,引發了一場狂熱,世界也就改變了。生成式 AI 在企業中的應用迅速擴展,帶來新的效率與商機。由於企業內部安裝設罝必要安控護欄的速度,遠不及生成式 AI 的使用擴展速度,因此增加企業潛在的風險,並產生巨大的隱憂。
Thumbnail
近年來,生成式AI對市場帶來了巨大變革,然而,企業的AI專案卻面臨許多部署和失敗的問題。從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數據科學家在尋找防止AI模型失敗的模式上面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提供了三個觀點,協助缺乏技術的高階主管針對辨識有效的AI模型和數據集提出方法。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許多企業都開始感受到人工智能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影響,也在思考如何將人工智能整合到整體運營過程中。你公司的文化將影響組織採用人工智能的速度與成功程度。如果做得好,人工智能實際上還可以改善公司文化。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是我投稿至第83屆AOM國際研討會(Academy of Management)中文版手稿的節錄版本,我將其中比較理論面的部分刪減,把能實務應用的部分進行說明,希望能方便大家閱讀以理解在AI時代,企業面對的知識管理與獨特性競爭策略的議題。 這篇文章獲得 AOM 國際研討會(國科會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