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回應利害關係者的期待:ISO 42001 的心理學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企業導入人工智慧(AI)管理系統時,利害關係者的需求與期望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ISO 42001 明確指出,企業應辨識 AI 管理系統相關的利害關係者,理解其需求,並透過適當的治理機制滿足這些要求。這不僅是一項技術與合規議題,更涉及心理學中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即利害關係者的期望如何影響企業 AI 管理的決策。

利害關係者的需求與企業的挑戰

企業在 AI 治理中會面對不同類型的利害關係者,包括:

  1. 內部利害關係者:高層決策者、員工、開發團隊,他們關注 AI 導入的成本效益與工作流程影響。
  2. 外部利害關係者:客戶、供應商、監管機構,這些群體期待 AI 具備公平性、透明性與法規合規。
  3. 社會與環境利害關係者:如 NGO、學術機構、大眾輿論,特別關注 AI 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甚至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Vroom, 1964)指出,人們的行為受動機影響,而動機來自於對結果的期望(Expectancy)、績效與回報的關聯(Instrumentality),以及結果的價值(Valence)。當企業缺乏 AI 治理機制,或無法回應利害關係者的需求時,將導致信任度下降,甚至阻礙 AI 專案推動。

ISO 42001 如何幫助企業回應利害關係者的需求?

  1. 建立透明的 AI 治理架構:透過 ISO 42001,企業可建立明確的 AI 治理機制,確保 AI 的決策過程可解釋,並減少利益衝突。
  2. 主動溝通與參與:企業應定期與利害關係者溝通,收集回饋,以確保 AI 系統符合多方需求。例如,在 AI 信用評分應用中,金融機構應確保評分機制對所有客戶公平。
  3. 制定 AI 風險管理策略:企業需根據利害關係者的期望,制定 AI 風險應變計畫,確保 AI 系統不會無意間造成歧視、隱私侵犯或環境影響。

心理學觀點:信任與 AI 的接受度

研究顯示,當 AI 系統具備透明性、公平性與可解釋性時,使用者對 AI 的信任度將大幅提升。這與心理學中的『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相符,若 AI 被認為能公平對待不同群體,其接受度將提高,企業推動 AI 變革的阻力也會減少。

結論

企業若希望 AI 能真正為組織帶來價值,需從利害關係者的角度出發,確保 AI 管理符合多方需求。ISO 42001 不僅提供技術標準,也是一種管理工具,幫助企業在 AI 時代中維持競爭優勢。透過有效的 AI 治理策略,企業能夠增進信任,降低風險,並確保 AI 發展符合社會與環境責任。

avatar-img
0會員
219內容數
資訊管理、投資、ISO 27001主導稽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chael C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人工智慧(AI)管理的時代,企業如何確定自己的角色?ISO 42001 不僅提供技術與法規上的指引,更強調企業應理解自身與 AI 之間的關係,這與心理學中的『自我認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有異曲同工之妙。企業如何看待自己的 AI 角色,將影響其決策、風險管理與 AI
ISO 42001 標準提供企業一套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AIMS) 框架,協助企業因應 AI 決策透明度不足、道德與法律爭議等問題。本文從心理學觀點探討企業導入 AI 管理系統之必要性,說明 ISO 42001 如何提升 AI 透明度與信任感,包含提供決策依據、建立 AI 風險管理流程等作法。
因應DeepSeek AI 模型引發的資安疑慮,臺灣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資訊安全認知,並落實相關教育訓練,以降低AI服務的資安風險。根據ISO 27001:2022標準,提出包含職前教育、定期訓練及實際測試等多面向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的AI服務審查機制的重要性。
DeepSeek 這類 AI 模型的資安風險讓各國紛紛採取應對措施,而台灣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如何確保資訊安全?ISO 27002:2022 提供了明確指引,其中 6.5 條款特別強調聘用終止與變更後的資訊安全責任,確保離職員工或供應商仍履行資訊保護義務。 1. 離職員工的資訊安全風險 當
近來,DeepSeek 這類中國 AI 模型引發各國資安風險控管的關注,台灣企業更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類似風險。行政院已宣布公務機關禁止使用 DeepSeek,但民間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應如何做好資安防護?ISO 27001:2022 第 4.2 條款強調,企業應理解關注方的需求與期望,這對於確保
DeepSeek AI事件凸顯資安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應借鏡此案例,建立健全的資安管理架構,包含供應鏈安全評估、風險評鑑、資安政策及持續改善機制,以符合ISO 27001標準,提升競爭力。
在人工智慧(AI)管理的時代,企業如何確定自己的角色?ISO 42001 不僅提供技術與法規上的指引,更強調企業應理解自身與 AI 之間的關係,這與心理學中的『自我認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有異曲同工之妙。企業如何看待自己的 AI 角色,將影響其決策、風險管理與 AI
ISO 42001 標準提供企業一套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AIMS) 框架,協助企業因應 AI 決策透明度不足、道德與法律爭議等問題。本文從心理學觀點探討企業導入 AI 管理系統之必要性,說明 ISO 42001 如何提升 AI 透明度與信任感,包含提供決策依據、建立 AI 風險管理流程等作法。
因應DeepSeek AI 模型引發的資安疑慮,臺灣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資訊安全認知,並落實相關教育訓練,以降低AI服務的資安風險。根據ISO 27001:2022標準,提出包含職前教育、定期訓練及實際測試等多面向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的AI服務審查機制的重要性。
DeepSeek 這類 AI 模型的資安風險讓各國紛紛採取應對措施,而台灣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如何確保資訊安全?ISO 27002:2022 提供了明確指引,其中 6.5 條款特別強調聘用終止與變更後的資訊安全責任,確保離職員工或供應商仍履行資訊保護義務。 1. 離職員工的資訊安全風險 當
近來,DeepSeek 這類中國 AI 模型引發各國資安風險控管的關注,台灣企業更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類似風險。行政院已宣布公務機關禁止使用 DeepSeek,但民間企業在導入 AI 服務時,應如何做好資安防護?ISO 27001:2022 第 4.2 條款強調,企業應理解關注方的需求與期望,這對於確保
DeepSeek AI事件凸顯資安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應借鏡此案例,建立健全的資安管理架構,包含供應鏈安全評估、風險評鑑、資安政策及持續改善機制,以符合ISO 27001標準,提升競爭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專案管理中,如何有效經營利害關係人是確保專案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技巧,包括識別利害關係人、設定期望、保持良好溝通及找到共同利益等策略,幫助讀者在專案中建立良好的關係,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驚喜,最終達成專案目標。
Thumbnail
現代AI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 一、策略與願景:專注於改善用戶生活 二、負責任的AI管理:風險和責任 三、深入了解數據:數據來源和安全 四、模型開發與生命周期 五、評估:系統性能和輸出的評估 六、推向市場:從內部測試到外部發布
Thumbnail
同理心地圖(Empathy Map)是一種幫助團隊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和行為的工具。它常用於設計思考過程中的早期階段,以便團隊能以客戶為中心來開發產品或服務。 這種地圖能幫助團隊更好地理解客戶的感受、思考、說話和行為,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客戶的問題。 同理心地圖的好處: 增進理解:幫助團隊成員從客戶的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在你還沒成名以前,如果就先像我的朋友一樣,遭到自己的部屬叛變。你辛辛苦苦耕耘出的大好前程,恐怕會在一夕之間,通通化為烏有。
Thumbnail
EP11精華重點:   1.盤點利害關係人,畫出同心圓圖,中心是公司,往外層層是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銀行、輔導單位等。 2.穩固既有利害關係人關係,考慮每個決策對他們的影響,做好溝通補償。 3.擴展人脈關係鏈,參加活動、講座、使用名片管理軟體、建立資料庫。 4.維繫人脈,發送電子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機制化管理來解決組織困擾,包括責任與權限、危機意識、比較與公平、企業理念和前進感等概念,並提供了突破思維的發想。
Thumbnail
尊重和合作是解決客戶觀念與事實不符的關鍵。通過尊重客戶的觀點、提供事實和證據、使用故事或案例、持續傾聽和提問,以及強調共同目標,我們可以建立信任和合作,使客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們的見解。
Thumbnail
人們在設立計畫時,都講求精確、預測與邏輯;然而,常見的卻是:情緒影響、不如預期、判斷失準。與其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專注理解恆常的行為,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判斷行為模式,而非事件本身。*要想活得幸福,就該管理期望。*不確定性,是商業領域最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品質,在企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擔任主管的朋友們,經常都會被問倒,因此石頭哥藉由解惑之際,趕緊紀錄一下,方便你參考使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專案管理中,如何有效經營利害關係人是確保專案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技巧,包括識別利害關係人、設定期望、保持良好溝通及找到共同利益等策略,幫助讀者在專案中建立良好的關係,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驚喜,最終達成專案目標。
Thumbnail
現代AI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 一、策略與願景:專注於改善用戶生活 二、負責任的AI管理:風險和責任 三、深入了解數據:數據來源和安全 四、模型開發與生命周期 五、評估:系統性能和輸出的評估 六、推向市場:從內部測試到外部發布
Thumbnail
同理心地圖(Empathy Map)是一種幫助團隊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和行為的工具。它常用於設計思考過程中的早期階段,以便團隊能以客戶為中心來開發產品或服務。 這種地圖能幫助團隊更好地理解客戶的感受、思考、說話和行為,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客戶的問題。 同理心地圖的好處: 增進理解:幫助團隊成員從客戶的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在你還沒成名以前,如果就先像我的朋友一樣,遭到自己的部屬叛變。你辛辛苦苦耕耘出的大好前程,恐怕會在一夕之間,通通化為烏有。
Thumbnail
EP11精華重點:   1.盤點利害關係人,畫出同心圓圖,中心是公司,往外層層是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銀行、輔導單位等。 2.穩固既有利害關係人關係,考慮每個決策對他們的影響,做好溝通補償。 3.擴展人脈關係鏈,參加活動、講座、使用名片管理軟體、建立資料庫。 4.維繫人脈,發送電子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機制化管理來解決組織困擾,包括責任與權限、危機意識、比較與公平、企業理念和前進感等概念,並提供了突破思維的發想。
Thumbnail
尊重和合作是解決客戶觀念與事實不符的關鍵。通過尊重客戶的觀點、提供事實和證據、使用故事或案例、持續傾聽和提問,以及強調共同目標,我們可以建立信任和合作,使客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們的見解。
Thumbnail
人們在設立計畫時,都講求精確、預測與邏輯;然而,常見的卻是:情緒影響、不如預期、判斷失準。與其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專注理解恆常的行為,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判斷行為模式,而非事件本身。*要想活得幸福,就該管理期望。*不確定性,是商業領域最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品質,在企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擔任主管的朋友們,經常都會被問倒,因此石頭哥藉由解惑之際,趕緊紀錄一下,方便你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