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成長陣痛期,無條件基本收入|青春解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氣很冷的時候,心情也會陷入一種陰鬱。好似未來和這霧茫茫的天空一樣,呈現著灰色調。

成長的陣痛期是什麼?是當目標逐漸明確之時,有很想完成的事情時,深感自身能力跟不上想要做的事,跟不上商業環境下快速變動的談判與決策思維。


職場是一個論功行賞的地方、拿產值換錢的地方。《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的?》p.176

越工作越能體會到職場才不是一個「明碼標價」的地方,要做到時常回報,並透過回報來刷刷存在感。越有存在感,就顯得越重要。薪資就是每一位勞動者的價值,同工永遠不會同酬,因為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處理起來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若越是認為薪資該明碼標價,那只能代表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是可以具體量化的,是說一做一、說二做二的,沒交代的,就不做。


成長的陣痛期啊~青春的陣痛期啊~每個人生階段都會有屬於那個時刻的煩惱。現在回想起學生時期那些總是學不會的數學公式,亦或是罰寫好幾次的元素週期表,真想乘坐多啦A夢的時光機去告訴我自己:這些都是有方法的呀~


對於買不買房、每月的期望薪資、股市最基本該投資該多少?這些與資本有關的答案,其實都會隨著我所居住的城市變動,而擁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都市生活的我,會逐漸升起攀比心,而且不安全感會日益加劇,時不時查看戶頭有多少錢。說實在的,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狀態。甚至瀏覽房市的網頁也會一頁一頁的開啟、看看跑車的款式。特別是白色的。

但是,在某些時刻,我又是很推崇社會主義的。我認為基本的社會運作、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個組織架構功能健全的國家政府,應當擔負起照顧人民的工作,所以我們有義務教育,我們該有社會住宅、該往無條件基本收入去發展。

對於我這樣兩極的價值觀狀態,內心感到混亂。會不會這也屬於成長陣痛期的一部分?思想的跳耀、搖擺不定、心智的不成熟,都顯現出我對於自我定位的意識模糊。


但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對於「永續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所以我才會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一件好事。因為當今社會充斥著許多不必要的消費、娛樂、產品,恰恰都只是為了填補無聊的空缺,當新鮮感一過、熱潮一過,產業落沒,絲毫沒有留下任何蹤跡,因為它們的出現本身,就不具來歷。隨手一仍,就足以抹煞。這是可惜的,也是社會運作下的損失。

而當有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機制出現之後,是不是很多人都會跳過那些「維持基本生活」的工作,為了做而做。當人們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拿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服務、產品的時候,那些被創造出來的商品與服務是不是會更具被需要性,當被需要的程度提高了,就不會被輕易浪費。

而且,其實有很多的補助案,不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概念嗎:給你一筆錢。可是補助案的核發這件事,本身就會創造出更多的預算成本,首先人們要先證明自己需要、證明自己符合資格,然後跑流程,機制運作久了,就會開始出現鑽漏洞的人,這時候就會再讓審核機制變得更繁瑣,變得更繁瑣的結果就是,審核的金錢成本增加了,時間成本也增加了。

假冒有需求的人當然有時間跟金錢慢慢耗下去,但是真正有需要的人呢?卻是不斷地被延後、不斷地遺忘。


我到底期望一個怎樣的社會發展?這個世界真的好大,真的什麼人都有,真的形形色色。

這個世界有善意,有惡意。可是如果這個世界不再存在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努力,這個社會還會有惡意存在嗎?

惡意的升起與觸發源自於最基本的尊重與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進而誘發了思想上的裂變,如果我們都不再需要為了活下去而努力,只需要為了「我想做什麼」而努力,這個世界會慢慢變好嗎?


raw-image
avatar-img
215會員
219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3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續週末兩天的馬拉松式社交,真的讓我這個高敏人感到非常消耗!整個人的能量像是被掏空一樣。
出自周品均(葳老闆)《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的》p,86 一書中的原話是這樣的: 有能力卻沒有權力,是一種浪費;有權力卻沒有能力,是無止盡的災難。 如果你還沒有能力,卻已經拿到權力,拜託趕快讓你的能力跟上你的位置,否則你將是一台災難製造機! 真的想改變就爬到對的位置,不要在不對的位置上忿
今天幾乎是臺灣企業共同的開工日,我們也不例外,可是我好憂鬱。 我不知道這種惆悵感來自於綿延不斷的細雨,還是不想面對一切所產生的逃避性焦慮。一直下雨的天空,灰濛濛的。點開手機上的行事曆APP,好多的待辦事項,只想滑開,只想找個地洞把自己冬眠起來。 這樣無來由的憂鬱,若要追尋因果,或許和三天前月經來
阿公,觀世音菩薩真的聞聲救苦,馬上就來帶你走了。阿公,我很乖,我都有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想要做好爸爸交代的事,可是你可以再罵我一次嗎。
一位剛入職四個月的年輕人,同時肩負起照顧祖父母的重任,在工作與家庭責任間疲於奔命。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的行程,展現了照顧者在時間管理、工作壓力和親情間的掙扎與無奈,並探討了小型傳產的工作特性及作者在家庭責任與工作之間的自我定位。
九月底確診喉頸癌的阿公,這幾個月來進進出出大醫院,進行了一連串的治療,從腫瘤壓迫到氣管,半夜因不能呼吸而跌倒開始,歷經氣切、發炎跑急診、太虛弱再次跌倒、兩次化療、停止每天一次的質子治療、進入居家安寧。 這一切的一切如夢似幻,已經五天沒有進食的阿公,今天看上去只有六個字可以形容:瘦到不成人形。以前阿
連續週末兩天的馬拉松式社交,真的讓我這個高敏人感到非常消耗!整個人的能量像是被掏空一樣。
出自周品均(葳老闆)《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的》p,86 一書中的原話是這樣的: 有能力卻沒有權力,是一種浪費;有權力卻沒有能力,是無止盡的災難。 如果你還沒有能力,卻已經拿到權力,拜託趕快讓你的能力跟上你的位置,否則你將是一台災難製造機! 真的想改變就爬到對的位置,不要在不對的位置上忿
今天幾乎是臺灣企業共同的開工日,我們也不例外,可是我好憂鬱。 我不知道這種惆悵感來自於綿延不斷的細雨,還是不想面對一切所產生的逃避性焦慮。一直下雨的天空,灰濛濛的。點開手機上的行事曆APP,好多的待辦事項,只想滑開,只想找個地洞把自己冬眠起來。 這樣無來由的憂鬱,若要追尋因果,或許和三天前月經來
阿公,觀世音菩薩真的聞聲救苦,馬上就來帶你走了。阿公,我很乖,我都有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想要做好爸爸交代的事,可是你可以再罵我一次嗎。
一位剛入職四個月的年輕人,同時肩負起照顧祖父母的重任,在工作與家庭責任間疲於奔命。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的行程,展現了照顧者在時間管理、工作壓力和親情間的掙扎與無奈,並探討了小型傳產的工作特性及作者在家庭責任與工作之間的自我定位。
九月底確診喉頸癌的阿公,這幾個月來進進出出大醫院,進行了一連串的治療,從腫瘤壓迫到氣管,半夜因不能呼吸而跌倒開始,歷經氣切、發炎跑急診、太虛弱再次跌倒、兩次化療、停止每天一次的質子治療、進入居家安寧。 這一切的一切如夢似幻,已經五天沒有進食的阿公,今天看上去只有六個字可以形容:瘦到不成人形。以前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離職三個多月了。 沒有發生當初預想的最壞情形 -- 像四年前完全癱在家裡的狀況,但也離理想中的生活差了一大段距離。以我的感受來說,像是每天苦撐著不要掉入廢人狀態,小心翼翼地,似乎一不小心就會墮入深淵。 墜 落 。 如果真的墜落下去了會怎麼樣呢?我試著在腦中想像,張開雙手,閉上雙眼,
Thumbnail
「未來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一切都很難……」找工作找到懷疑人生;身為公司的新進菜鳥,做著和想像中不一樣的工作,未來到底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看似一切都很難?!種種社會新鮮人的心聲。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對生活際遇的思考和困難,作為社會新鮮人在尚未穩定下來時的雜記。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Thumbnail
對一個剛滿24歲的社會新鮮人來說,退休究竟與我何關? 三年前的冬天,漫步在校園中,時常感到無力與迷茫。當時的我對未來毫無規劃與想像,只覺前途一片黑暗,宛如冷冽的強風,試圖冰凍我虛空的軀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離職三個多月了。 沒有發生當初預想的最壞情形 -- 像四年前完全癱在家裡的狀況,但也離理想中的生活差了一大段距離。以我的感受來說,像是每天苦撐著不要掉入廢人狀態,小心翼翼地,似乎一不小心就會墮入深淵。 墜 落 。 如果真的墜落下去了會怎麼樣呢?我試著在腦中想像,張開雙手,閉上雙眼,
Thumbnail
「未來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一切都很難……」找工作找到懷疑人生;身為公司的新進菜鳥,做著和想像中不一樣的工作,未來到底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看似一切都很難?!種種社會新鮮人的心聲。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對生活際遇的思考和困難,作為社會新鮮人在尚未穩定下來時的雜記。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Thumbnail
對一個剛滿24歲的社會新鮮人來說,退休究竟與我何關? 三年前的冬天,漫步在校園中,時常感到無力與迷茫。當時的我對未來毫無規劃與想像,只覺前途一片黑暗,宛如冷冽的強風,試圖冰凍我虛空的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