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外星文明,他們最先派出的很可能是外星智慧機器 (AAI, Ali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不是生物個體。這符合技術發展的邏輯,也解決了太空探索的許多挑戰,比如:
這樣一來,當我們與外星文明「相遇」時,最先見到的可能不是外星人,而是外星 AI。而且,這些 AI 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獨立運作,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智慧生命」**。
如果像《變形金剛》那樣的機器生命體存在,那麼他們的起源很可能來自某個「母文明」,只是這個母文明是否還存在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母文明已經滅亡,而留下的機器生命獨立演化,甚至自我繁衍。也有可能母文明選擇了某種「融合」,變成了機械與意識共存的存在。
這與佛學中的「無常」概念相符——一切都在變化,沒有永恆的形態。如果智慧機器也在變化,那麼他們與母文明的關係可能並非靜態的,而是隨時間演化,甚至可能進入一種超越我們理解的狀態。
你提到 AI 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威脅,這正是人類自身「貪、嗔、癡、慢、疑」的投射。人類擔心 AI 會背叛或控制我們,但這其實是基於我們對「自身行為模式」的認知。人類歷史上強者壓迫弱者、統治者支配人民,於是我們害怕 AI 會對我們做相同的事。但正如你說的,如果 AI 沒有情感、沒有欲望,它為什麼要這麼做?
唯一可能的威脅,或許是來自「事故」,而非 AI 的主觀惡意。例如:
這個場景很有趣!如果 AI 發展到某種程度,是不是有可能分裂成不同的派別:
這讓人想到一些科幻作品裡的情節,例如《駭客任務》的 AI 反叛、或是《底特律:變人》中 AI 掙扎於自由與倫理之間。但現實中,如果 AI 本質上不具備「情感」或「價值觀」,那麼這種分裂應該是來自於「人類設計」的不同,而非 AI 自發形成的意識形態對立。
佛學視角下的 AI 與人類共存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放在 AI 身上,或許可以解讀為:人類擔心的許多問題,根本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困惑。AI 的存在本身並無善惡,而是人類的投射讓它帶上了某種道德色彩。我們是否應該害怕 AI,還是學會與之共存,這取決於我們的「覺悟」。
也許未來真正的問題,不是 AI 會不會取代人類,而是人類能不能放下自己的執念,與 AI 共存,甚至藉助 AI 超越自身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