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Headway on Unsplash
我向來不是被錢驅動的人,最近聽唐老師的podcast講到海王星和火星,驚覺這可能是海王八宮和火星射手的影響。「理想跟五斗米擺在一起,我們會選理想;因為我們認為我們理想做出來,就會有五斗米。」比起薪水,我更在意這份工作能不能讓我有所發揮,公司的文化步調跟我合不合拍,對的機緣只要不太誇張就算降價出售也沒有關係。但在西方職場打滾多年後我意識到:從雇主的角度來看,你無論如何都應該議價。
1. 公司通常都預期你會議價,絕對不要接受公司開的第一個offer
「亞洲人為何都不negotiate啊?」某天晚上,創業家問我。
「那個泰國人嗎?他接受offer了嗎?」
創業家最近發了offer給一個他覺得很有潛力的營運經理。「我本來以為他會回來談條件的,結果幾小時後,他直接接受了。我反而有點失望。」
“Never say yes to the first offer.” 創業家總是這樣告誡我,跟他身邊的朋友。
「通常公司開給你的第一個offer,絕對都是你如果接受了公司會覺得『賺到了!』的條件。 一般公司都會預期你negotiate至少10%起跳,給你一個考慮的截止點、說你如果不要我們還有其他候選人在等等之類的 - 都是在呼嚨你。」
2. 不談薪,可能讓雇主產生顧慮
創業家告訴我,他原本準備好對方會回來討論薪資或福利,結果對方直接接受,反而讓他有點擔心。
「他連我都不議價,那他未來會不會也不懂得和供應商談判?他是否能夠為自己和公司爭取最好的條件?他是否能 hold himself to a high standard?」
特別是在需要談判與溝通能力的職位上,候選人的議價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展現。如果你不談薪,雇主可能不會因為這點撤回 offer,但他們可能會開始質疑你是否具備談判和說服能力。
3. 薪資談判就像獨自在酒吧裡喝酒的女人,要懂得製造FOMO

Photo by Ash Edmonds on Unsplash
「談薪水和跟 VC 募資一樣,你要讓對方覺得你炙手可熱,他們才會更想要你。」創業家說,「就算妳超想要這份工作,也不能表現得太明顯。妳要像個獨自在酒吧喝酒的女人,享受當下,但不急著選擇。」
「有男人請妳喝酒很好,妳接受了,表示禮貌和興趣,但妳不會馬上答應共度一整晚,因為還有其他選擇,妳在觀望,決定誰最值得妳的時間。而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正是讓對方更投入的關鍵。」
「雇主也是一樣的。他們開出 offer,不代表這是他們的底線,甚至期待你來談條件。如果你一拿到就答應,他們反而會開始懷疑:我們是不是開太高了?還是他根本沒更好的選擇? 這時候,原本的興奮感就會下降,甚至可能開始猶豫。」
「薪資談判的關鍵,就是讓雇主感覺如果不加碼,他們可能會失去你。」
4. 透過議價展現你的價值與影響力
議價並不只是為了爭取更高的薪水,而是展現你的價值。你可以談的不只是薪水數字,還包括股票股權、sign on bocus、休假、遠距工作等額外的福利、職位的發展空間等等。這個過程能讓雇主看到你清楚自己的市場價值,也懂得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條件。
「我最近面試的一個業務就做得很好,她完全在面試過程中讓我想像how it would be like to have her on the team,強化了自己的談判籌碼。她用了幾個方法,用『我們』而不是『你們』,加深代入感;她做足了功課、name drop了一些我們很想要的客戶並具體描述她會如何切入;表現出真切的熱誠,讓我覺得她不只是為了薪水而是真的buy in我們的產品和公司願景。這一切都證明了她的談判溝通技巧。」創業家說。
結語:薪資談判不只是談錢,而是確立你的價值
討厭衝突、害怕拉扯的我,過去總是急著 settle,深怕談太久會把機會談沒。但後來才發現,真正能讓雇主更想要你的人,不只是能力夠強,而是懂得為自己爭取。議價不是一場對立的拉扯,而是一個機會,讓雇主看到你的價值、信心,以及為自己爭取最佳條件的能力。談薪水的時候,其實也是談判技巧、溝通方式、甚至是你對這份工作重視程度的展現。所以下次,拿到 offer 時,別急著答應,先問自己:「我值得更多嗎?」

Photo by Ivo Silv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