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假新聞總是騙得了人?從心理學看我們大腦的盲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資訊爆炸時代,你的大腦還能分辨真假嗎?

每天,我們被海量資訊轟炸,從「某藝人離奇失蹤!」到「這種食物讓你年輕20歲!」,這些聳動標題無處不在。你或許以為自己聰明,不會輕易上當,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假新聞心理學其實比你想的還可怕,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幾個「漏洞」,讓假消息、陰謀論輕而易舉地鑽進來。

為什麼人們總是輕易相信陰謀論?為什麼社群媒體上的假消息影響力這麼強?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現象,並教你如何避免成為「資訊戰」的受害者!


盲點一:確認偏誤——為什麼我們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這新聞說某知名網紅其實是外星人?真的假的?」

讓我們來玩個心理實驗:

  • 如果你支持某位政治人物,你會更容易相信對手的負面新聞嗎?
  • 看到你不喜歡的明星爆醜聞,你會毫不猶豫地相信嗎?

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什麼是確認偏誤? 這種心理機制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立場的資訊,並忽略或質疑那些與我們觀點不符的內容。換句話說,你的大腦不是在「尋找真相」,而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假新聞影響這麼大,因為它們往往是迎合讀者預期的內容。例如:「這家公司正在偷偷監聽我們!」聽起來很陰謀論對吧?但如果你本來就對科技公司抱持懷疑,那麼這類資訊就會讓你毫不猶豫地相信。


盲點二:情緒影響判斷——為什麼越誇張的新聞越容易讓人信以為真?

還記得那些標題嗎?

  • 「這個超市販賣的水果竟然含有劇毒!」
  • 「這種食物竟然是健康殺手!」
  • 「你家中的日常用品可能會害你生病!」

這些新聞的共同點是什麼?它們都在利用你的「情緒漏洞」。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資訊引發強烈情緒(如恐懼或憤怒)時,我們更可能相信它,而不會去仔細驗證真偽。這就是為什麼假新聞影響這麼廣,因為它們利用了人類天生的焦慮感,讓我們產生「這件事可能會影響我,所以我得注意!」的錯覺。

這也是社群媒體操控資訊的關鍵,因為越情緒化的新聞,越容易被轉發!


盲點三:從眾效應——當大家都信的時候,你敢不信嗎?

你有沒有發現,當一則新聞在社群媒體上瘋傳時,我們通常會「下意識地認為它是真的」?這就是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我們的大腦天生不喜歡與群體對立,於是當大家都信的時候,我們也就「順勢相信了」。

這也是為什麼陰謀論能夠越滾越大,因為當人們看到大量的轉發、留言與討論時,會覺得:「這麼多人都在講,應該是真的吧?」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網路謠言的核心運作方式,從「某品牌即將倒閉」到「某藝人其實是假結婚」,這些資訊看似荒誕,但當社群媒體上的討論聲量夠大時,竟然就變成「事實」了。


盲點四:記憶錯誤——你以為你記得的,其實是偽記憶!

你記得《白雪公主》裡的經典台詞嗎?

「魔鏡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事實上,原台詞是:「魔鏡魔鏡,牆上的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這就是所謂的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當大批人共同記錯某件事,它就會被誤認為「真相」。這也是許多假新聞、網路謠言能成功的原因,因為當某個假消息被重複傳播時,它就會變成「集體記憶」,讓人誤以為是真的。

這類現象在網路謠言中相當常見,例如:

  • 「某藝人已經去世」
  • 「某政治人物曾說過驚人的發言」

即使沒有任何證據,我們的大腦仍然會「填補記憶的空缺」,讓這些假資訊變得更加可信。


如何避免被假新聞影響?三個心理學技巧讓你不再被騙!

  1. 保持懷疑精神
    • 遇到太誇張的新聞,先別急著相信,問問自己:「這真的有可能嗎?」
  2. 多方查證
    • 不只看社群媒體上的轉發,試著去查找官方資訊或多個可靠來源。
  3. 對抗認知偏誤
    • 盡量接觸不同觀點,不要只看符合自己立場的新聞。


結語:你的大腦很容易被騙……但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了!

我們的大腦並不完美,反而充滿各種讓假新聞、陰謀論得以存在的「漏洞」。從確認偏誤到從眾效應,這些心理機制讓我們更容易掉入資訊陷阱,甚至不自覺地成為假消息的擴散者。但現在,你已經知道這些思考盲點,也掌握了破解的技巧!下次當你看到聳動的新聞時,記得停下來想一想:「這是真的嗎?」畢竟,理性思考才是資訊時代最好的防禦武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新視界
19會員
74內容數
嗨!這裡是心靈新視界,讓我們了解生活心理學,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心靈新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你是否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明明不是他的錯,卻總是第一個說「對不起」。 明明你沒有怪他,卻彷彿他比你還要慌張地道歉。 也許你覺得他是個好人、有禮貌、很溫柔,但心理學發現,這背後其實藏著更多無聲的傷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這種「過度道歉行為」背後的心理結構,讓你不再誤解,也學會如何與這樣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明明不是他的錯,卻總是第一個說「對不起」。 明明你沒有怪他,卻彷彿他比你還要慌張地道歉。 也許你覺得他是個好人、有禮貌、很溫柔,但心理學發現,這背後其實藏著更多無聲的傷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這種「過度道歉行為」背後的心理結構,讓你不再誤解,也學會如何與這樣
Thumbnail
2025/04/29
當愛成為一種壓力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為你好。」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爸媽?」 這些話,看似充滿愛意,卻總讓你感到沉重、內疚,甚至無法喘息。 情緒勒索,並不總是激烈的爭吵。 更多時候,它藏在日常的對話中,像看不見的細線,慢慢勒住我們的情感與自由。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最常使用
Thumbnail
2025/04/29
當愛成為一種壓力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為你好。」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爸媽?」 這些話,看似充滿愛意,卻總讓你感到沉重、內疚,甚至無法喘息。 情緒勒索,並不總是激烈的爭吵。 更多時候,它藏在日常的對話中,像看不見的細線,慢慢勒住我們的情感與自由。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最常使用
Thumbnail
2025/04/28
溫柔話語下,藏著難以察覺的勒索 「我真的很失望。」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充滿理性與克制,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惡意中傷。 但如果你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感到莫名內疚、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那麼,很可能你正遭遇一種隱性卻強大的心理操控——溫柔版情緒勒索。 這種以「失望」為包裝的情緒操控,比
Thumbnail
2025/04/28
溫柔話語下,藏著難以察覺的勒索 「我真的很失望。」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充滿理性與克制,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惡意中傷。 但如果你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感到莫名內疚、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那麼,很可能你正遭遇一種隱性卻強大的心理操控——溫柔版情緒勒索。 這種以「失望」為包裝的情緒操控,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錯誤資訊的區別:錯誤資訊是不正確的信息,不論意圖;假消息是故意散布的虛假信息以操縱或欺騙;誤導信息是無意中傳遞的不正確信息。總結來說,假消息有意欺騙,誤導信息無意傳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錯誤資訊的區別:錯誤資訊是不正確的信息,不論意圖;假消息是故意散布的虛假信息以操縱或欺騙;誤導信息是無意中傳遞的不正確信息。總結來說,假消息有意欺騙,誤導信息無意傳錯。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