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個人偏中醫派,但多少也受惠過西醫,故有狀況需處理時不必拘泥於中醫或西醫,能醫好你的才是良醫(所謂的先生緣),兩邊各有其侷限,靈活運用治病方為上策。
外科傷痛
這個要看是急症或慢性受傷,像曾經膝蓋碰到鈣化性肌腱炎,找西醫接受超音波注射後,沒多久便馬上康復;西醫想有效就乖乖自費吧,健保通常大多雞肋,除非像皮膚科、牙科那種。假使久坐不幸中了細菌性毛囊炎、急欲求醫之際,西醫真的救星!若已受傷一陣子的Ex:肩膀三角肌發炎、肌腱發炎等,中醫針炙則屬慢慢調理型,但每次治療似能體察到改善,最後逐漸治好根本。內科疾患
內科就完全推中醫,給的藥方溫和,針對每個人狀況下不同藥方,方子對了其實頗有效,很吃你看的中醫師臨床經驗火候;西醫偏治標且藥效過於強烈,以前睡眠障礙吃安眠藥嚇到,體感上如斷片般不太自然,莫名中Covid吃西藥也仍舊沒全好,反而靠中醫把最後一哩路接起來。
不行就換,可少繞遠路
西醫較好判斷的是,醫生走對症下藥,基本上什麼病就給你什麼藥治;中醫比較複雜,關注的是系統性,每位醫師可能對同樣的病皆有不同思路,擅長路線亦不同,去不同家看會拿到不同藥😂;然而一切都要以『有感』為主,通常一~二週內大多理應往對的方向前進,若對你有明顯幫助當然繼續看這位,若無即可考慮換位醫生或切換不同體系。
針對複雜性病因、久病不癒的,不妨找中西醫背景的醫生或中醫、西醫同時一起治,中西醫合治對難病或許有更好刺激和新思維。中華民國正統體系訓練出來的醫生專業度皆夠,不過身體終究是自已的,多方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