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與日本的愛與糾葛(五)塔可飯與美軍基地

那些年·我與日本的愛與糾葛(五)塔可飯與美軍基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一定都吃過塔可餅,那「塔可飯」呢?

不同於發源自墨西哥的塔可餅,「塔可飯」可以說是完完全全「made in okinawa」的沖繩在地料理:這道將白飯、墨西哥肉醬、起司、番茄和生菜沙拉拌在一起的奇妙食物,最早是沖繩一間餐廳的老闆,為了方便服務駐紮在沖繩的美軍,想到將墨西哥餅的餅皮換成白飯的料理方式,沒想到一砲而紅,從此成為沖繩特色美食。

而沖繩與美國,乃至於現在的沖繩駐日美軍之間,又是另外一個漫長的故事⋯⋯

塔可飯是沖繩的特色美食。最初是當地一間餐廳的老闆為了方便招待沖繩美軍,而想出將墨西哥餅的餅皮換成白飯,沒想到從此成為沖繩國民料理。

塔可飯是沖繩的特色美食。最初是當地一間餐廳的老闆為了方便招待沖繩美軍,而想出將墨西哥餅的餅皮換成白飯,沒想到從此成為沖繩國民料理。

我變成美國人的那些年

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成為戰敗國。六年後(1951),根據《舊金山和約》,日本政府宣布將沖繩交由美國託管,這一「管」,就是20年。

起初,面對美國人的到來,有些沖繩人是期待的:畢竟相對於「帝國強權」的日本,美國的自由民主對沖繩人來說,更符合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政權」,然而正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美軍的到來,對沖繩人來說,反而是另一場夢魘的開始……

首先是美軍基地:美軍在沖繩設立了許多軍事基地,軍事基地的設立不僅破壞了沖繩的環境,也嚴重影響到沖繩人的生活。另一方面,軍事基地有許多化學武器,這些有毒物質一旦外洩,對沖繩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除了美軍基地的問題,美軍在沖繩的犯罪行為,以及美國對沖繩文化的打壓,也讓沖繩人相當不滿。在在的衝突,也讓沖繩內部產生了「回歸日本」的聲音。

沖繩在1951年到1972年間經歷過二十多年的美國統治。圖為沖繩縣立博物館中沖繩歷史的美治時期展區。

沖繩在1951年到1972年間經歷過二十多年的美國統治。圖為沖繩縣立博物館中沖繩歷史的美治時期展區。

給我一個理由放棄,當時做的決定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沖繩人沒有想到的是:回歸的這一天,居然比想像中的還更快。

1970年,沖繩中部發生反對美國統治的暴動事件,在部分支持沖繩回歸日本的政治家努力下,1971年美、日兩國簽署《沖繩返還協定》,隔年正式生效。

但沖繩人沒想到的是:回歸日本後,美軍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因為美、日兩國在國際上的關係,使得沖繩的駐日美軍議題更加複雜難解。「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但「有些愛,越想抽離,卻越更親近」,讓沖繩人不禁想感嘆「給我一個理由放棄,當時做的決定」,悲哀阿!

回歸日本後,原本在美治時期就已經相當嚴重的美軍犯罪問題更為變本加厲:根據統計,1972 至 2015 年間,駐沖繩美軍及其家屬的刑事犯罪就有 5,896 宗。

國際劇場是沖繩美治時期的著名地標,也是沖繩鬧區「國際通」地名的由來。

國際劇場是沖繩美治時期的著名地標,也是沖繩鬧區「國際通」地名的由來。

難解的美軍基地議題

而激起沖繩人大規模反美軍基地的導火線,是在1995年,一名12歲的女孩遭3位沖繩美軍綁架上車後性侵,儘管沖繩縣警方取得逮捕令要求引渡3名加害人,但依據當時規範駐日美軍法律地位的《日美地位協定》,因美軍已先行拘留嫌犯,沖繩警方不得逮捕拘禁。此事件引發沖繩縣民大規模的反基地運動,更要求日本政府正視沖繩美軍的犯罪問題。

而在犯罪事件之外,美軍基地帶來的汙染、噪音及環境衛生問題,在回歸日本後也因為美、日之間的關係而難以解決。時至今日,沖繩美軍依然是沖繩與美國、乃至沖繩與日本之間的無解議題。

沖繩美軍議題的背後,反映了美國以世界大國之姿,將太平洋世界納入其所主導的世界秩序之下所造成的衝突。不僅是沖繩,韓國、澳洲等地也都有因駐外美軍引發的問題,台灣身為一個在軍事力量上高度依賴美國的國家,該如何應對?我認為這也是沖繩美軍議題值得台灣人思考的角度。

avatar-img
蔚藍Azure的沙龍
33會員
60內容數
這裡是蔚藍的歷史透視鏡,一個以歷史、時事議題與日韓文化觀察為題材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蔚藍Azu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書寫琉球之旅這一系列文章的過程中,我意外的發現:雖然最初的動機是想要寫下琉球王國的歷史,但寫著寫著卻發現:在了解琉球的過程中,我也重新思考了台灣。
說到沖繩必吃的美食,除了前面提到的沖繩蕎麥麵外,沖繩炒雜菜(チャンプル,音同「強鋪路」)也經常榜上有名,這道由午餐肉、苦瓜、雞蛋和豆腐構成的料理,就像琉球的命運一樣,和日本、美國之間糾纏不清。至今, 沖繩境內仍有大量駐日美軍,而美軍基地帶來的問題,至今依然是日本與沖繩之間難解的心結。
沖繩國際通的繁華景象,掩蓋了其背後深沉的歷史傷痕。本文追溯沖繩戰的慘烈,以及對馬丸事件、沖繩縣民集體自殺事件等令人心碎的歷史悲劇,反思戰爭的殘酷,並強調和平的可貴。
在書寫琉球之旅這一系列文章的過程中,我意外的發現:雖然最初的動機是想要寫下琉球王國的歷史,但寫著寫著卻發現:在了解琉球的過程中,我也重新思考了台灣。
說到沖繩必吃的美食,除了前面提到的沖繩蕎麥麵外,沖繩炒雜菜(チャンプル,音同「強鋪路」)也經常榜上有名,這道由午餐肉、苦瓜、雞蛋和豆腐構成的料理,就像琉球的命運一樣,和日本、美國之間糾纏不清。至今, 沖繩境內仍有大量駐日美軍,而美軍基地帶來的問題,至今依然是日本與沖繩之間難解的心結。
沖繩國際通的繁華景象,掩蓋了其背後深沉的歷史傷痕。本文追溯沖繩戰的慘烈,以及對馬丸事件、沖繩縣民集體自殺事件等令人心碎的歷史悲劇,反思戰爭的殘酷,並強調和平的可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因為機票延後,導致必須一個人踏上北海道。 從小就被教導,北海道是個熊很多、會凍死的可怕地方。雖然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但還是希望第一次獨自出國可以挑難度低一點的...沒辦法了,誠如金剛經(並沒有)所言,過去不去、現在不去,未來也是要去的。由意外而生的旅程,只好就這麼踏上了。
因為機票延後,導致必須一個人踏上北海道。 從小就被教導,北海道是個熊很多、會凍死的可怕地方。雖然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但還是希望第一次獨自出國可以挑難度低一點的...沒辦法了,誠如金剛經(並沒有)所言,過去不去、現在不去,未來也是要去的。由意外而生的旅程,只好就這麼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