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犬來到東南亞的生活並不順,我想肯定是天氣的關係吧?!
本週一到五是一個上班崩潰日,我將自己週末全關在家裡足不出戶,偷過做菜、打掃、閱讀、整理文章,重新找回那個溫暖有能量的自己。今天我閱讀了Eve的電子報《當你因為工作情緒低落時...》,深受啟發。
推薦大家一定要去他的頁面看看
這篇文章是我看完她的電子報後,對她的讚美與推薦,並結合我自己的觀點,寫給我的部落客觀眾。希望透過引用商業經典書籍的名言,與大家分享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並鼓勵你們訂閱Eve的電子報,獲取更多智慧與啟示。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時常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忘記了生活中那些簡單卻珍貴的時刻。
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要將全部的時間都只投注在工作,因此很多人在現在求職更注重『Work life balance』,甚至這兩年也吹起了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的風潮。
“生活不是為了工作,而是工作是為了生活。”
——《The 4-Hour Workweek》by Tim Ferriss
Tim Ferriss在《The 4-Hour Workweek》中提醒我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支持我們的生活,而非讓生活成為工作的附庸。
就像Eve本週墊子報說的,我們需要時常停下來,問自己:“How's Life?”
到知名科技顧問公司做遠端工作,事情並不如我想像中的順遂,甚至我差點一個月就要被裁員了(拜美國大選所賜)
但就跟數位遊牧經常面對的生活型態一樣,我們不就是面對各種挑戰,然後嘗試解決問題嗎?
越是日常充滿挑戰,我越是逼迫要學會了在忙碌中尋找平衡。
例如,我會在週末停下來,或在工作之餘學習新技能,將專注力開到120 %然後回家只專注在睡覺。
儘管目前只實驗了幾週,但是這些小小的調整讓我感到充實,也讓我在工作中更有繼續下去努力的動力。
我相信,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才能讓我們活得更自在。這跟你選擇哪一種生活無關
“真正的智慧在於知道何時該放手。”
——《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by Greg McKeown
Greg McKeown在《Essentialism》中提到,智慧的關鍵在於懂得放下不重要的事情,專注於真正有價值的部分。
我特別讚成Eve文章中的反思——“人生不是只有工作,過好生活也需要被肯定”
這種「放手」的智慧,在職場中尤為重要。
當你被無休止的加班和工作壓力綁架,覺得每一天都在為別人的期待而活。但後來我意識到,放下不必要的執念,才能騰出空間給自己。
就像清晨推開窗戶,讓新鮮空氣湧入,生活需要這樣的喘息。
其實工作上也是,嘗試學會拒絕不必要的事情,把時間留給我『真正應該專注的業務』。
這種轉變並不容易,但當我勇敢放手時,我發現工作效率反而提升,心情也更加輕鬆。這正是智慧的力量——知道何時停下,才是真正的開始。
“學習是終身的旅程。”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by Stephen R. Covey
Stephen R. Covey在《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強調,學習是一輩子的旅程
學習從未有終點,尤其在職場中,這一點顯得更加真切。
我曾以為,拿到學位或升職後,就能停下腳步,甚至在數位遊牧生活的實踐中,我都會問問我自己,『是不是該再者裡停下了?』
但現實卻告訴我,成長是持續的挑戰。
從閱讀一本新書到參加一場線上課程,甚至是與同事的隨意對話,每一刻都在塑造更好的自己。
運用這種終身學習的心態,在每週生活中加入一些進步的元素,讓我在壓力中找到方向,也讓我更有勇氣面對未知。
正如旅途中的每一步都帶來風景,學習讓人生不斷豐富,而這一切,只需保持一顆好奇的心。
我強烈推薦大家訂閱Eve的電子報。不論你是忙碌的職場人士,還是正在尋找人生方向的探索者,她的文章都能為你帶來洞見與安慰。
其實對他很多的觀點我並不全然贊同,但是透過她的分享,你會學到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並且捉模出自己的意見。
我自己每次閱讀後,都覺得收穫滿滿,相信你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幸福不是目的地,而是旅程。”
——《The Happiness Advantage》by Shawn Achor
Shawn Achor在《The Happiness Advantage》中說道,幸福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而是在旅途中不斷體驗的過程。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意識到工作與生活並非對立,而是可以互相滋養的一部分。
與Eve不同,我曾在數位遊牧的生活後再進入到科技顧問行業,但我同樣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平衡。
對我來說,目前我想要獲得的,科技顧問的工作帶來專業上的訓練,然後再從快速迭代的過程中找出另一份增進自己的,這並非是我不想再次數位遊牧,相反的,他只是我未來累積能量的另一種方式,也是我思索出能找到不同數位遊牧方法的嘗試。
數位遊牧的元素對我來說就是:
數位遊牧保留了心靈的自由
我依舊可以完成一個項目後,安排一段旅行,讓自己充電。這種方式讓我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同時,也能在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寧靜。
人生永遠有犧牲跟抉擇,更重要的是,『時常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我相信,無論選擇哪條路,關鍵在於『主動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節奏。』
最後來分享一個關於『遊牧倦怠期』有關的活動,如果你好奇數位遊牧的實際生活、或者你在遊牧過後開始產生了無力感,抑或是你是一般上班族想看看你工作所遇到的問題跟數位遊牧工作者有什麼差異,都可以來參加這個線上活動
📍遊牧倦怠症候群
✅️ 3/22 20:00~22:00 線上分享&討論會
當夢想般的數位遊牧生活已成為常態,四處漂泊、流動的數位遊牧者,身心狀態將會如何變化?
是想安定、還是繼續冒險?
此次將邀請 Debby 分享她夢幻遊牧生活兩年後,倦怠期的所思所想,並且讓有相同困擾的大家一起聊聊應變方法。
活動流程 👇
🩵 報名請至NomadIn主頁連結
🩷 NomadIn 成員另有專屬優惠
我是凱文馬拉穆,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