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延平中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出爐--〈那天,我流下了眼淚〉。
不出意料之外,根據媒體採訪報導,有考生告訴家長,同一考場幾乎有一半的考生,寫爸爸媽媽往生……每個人都想得到的題材,當然不是好題材,儘管寫到掏心掏肺、欲哭無淚,閱卷老師早已看到翻白眼,分數自然不會高。但說實在,我在看到這個題目時,第一時間想到的題材也是親人過世而落淚……
重點來了--
第一時間想到的題材,八成不是好題材!我在《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一書中,介紹「逆向思維提煉法」,引導孩子跳出慣性思維,寫出亮點。
經過提煉後,我想起……
自己第一次切洋蔥時,切得淚流滿面,不得不瞇著眼睛切。但最後還是棄刀投降,逃到廚房外,直到刺激感緩解後,才回去繼續切。
這次流淚的經驗,讓我體會到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大有學問,也讓我對平常負責下廚的人,深感佩服……
另外,我想起當年下部隊到馬祖東引時,一時無法適應低溫的天氣,有一次竟咳到停不下來,同時不斷飆淚。
這次流淚的經驗,讓我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此外,也更加體會到過去有家人的照顧,是多麼的幸福……
可見,花個一分鐘,進行「逆向思維提煉法」,馬上想出與眾不同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