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不得不去
源境總監第三次踏進國策顧問辦公室。
這幾天來,腳步沉重得像拖著千斤鎖鏈,眉頭皺得幾乎能擠出水。技術部的情況非但沒好轉,反而像一團越扯越亂的毛線,怎麼拉都只會打出更死的結,亂得讓人喘不過氣。
這場技術危機,已經開始往「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
國策顧問端坐在辦公桌後,雙手交疊,神情淡然,但語氣藏著刀鋒:「源境不是號稱只招 0.1% 的菁英嗎?怎麼,現在連一個能用的都挑不出來?」
總監眉心微動,剛要開口,國策顧問冷哼一聲,毫不留情地補刀:「你們之前到底在幹嘛?一個人走了,就亂成這德性?要不是總統英明,提前『去秋家化』,還不知道你們的管理疏失會鬧出多大窟窿。」
一旁的秘書低著頭,指尖在終端上飛快敲擊,像在記錄這場單方面的處刑。
總監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湧的無奈,語氣勉強穩住:「管理部分確實需要檢討,但眼下——」
「不用說了。」
國策顧問不耐煩地擺手,直接打斷,聲音冷得像結霜:「就看秋家的誠意了。讓那個秋三代,代表參加技術聯盟高峰會。」
總監眉頭猛地一皺,下意識反駁:「秋顧問向來只參加技術閉門會,從沒涉足過這種——」
話到一半,他猛然頓住,意識到自己踩進了雷區。
——技術閉門會和技術聯盟高峰會,根本是兩個世界。
閉門會是技術人的內部聖地,純粹的架構討論、漏洞剖析、方案碰撞,沒有政治味,不對外公開,像個與世隔絕的實驗室。而高峰會則是國際級的政治秀場,技術只是華麗的布景,真正的戲碼是產業佈局、國際角力、政策暗鬥。
讓秋冽川參加這種場合,等於把他扔進政治牌桌的中央,稍有不慎,媒體就會炸鍋:「秋家仍然掌控技術話語權。」這對秋冽川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總監心中一沉,剛想補充說明,卻被國策顧問淡漠地打斷:「總統府的考量,不是你可以理解的。」
國策顧問的語氣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強勢,眼神像刀子般掃過:「照做就好,之後我會跟總統討論。」
這話,直接堵死了所有反駁的可能。
總監沉默了一瞬,額角青筋微微跳動。他聞到了濃濃的政治獵殺氣息。
這分明是用「秋冽川」這張牌,去平衡某種外界壓力。如果秋冽川上了場,他的發言甚至可能被拿來替政府背書,掩蓋技術部的失控亂象——表面風光,實則是個替罪羊的角色。
國策顧問的算盤打得太精——用秋冽川的技術影響力,穩住源境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讓外界無暇質疑技術部的失控;同時把媒體焦點轉到「秋冽川回歸」的八卦上,掩蓋內部的管理失敗。
這是一場「順從vs反抗」的試煉:
秋冽川要麼乖乖聽話,走政府鋪好的路,替源境背書。
要麼反抗,自己承擔後果,成為眾矢之的。
無論選哪條路,政府都穩賺不賠——順從就馴服了一個變數,反抗就多了一個替罪羊。
但這種操作,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把水攪得更渾。
總監心裡冷笑,這些政客永遠只會做表面功夫,從來不想真正處理根本問題。
他很清楚,這場高峰會後,有可能技術部不僅擺脫不了「秋家陰影」,還可能被迫割席,甚至捲進更大的輿論風暴。到時候,不只是秋冽川,連技術部都得跟著陪葬。
但這些,他一個字都不能說出口。
他壓下所有話語,最後只能低聲應道:「……我明白了。」
這次的技術聯盟高峰會,秋冽川恐怕是——不得不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