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邏輯的根源—《從日常思考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總能輕鬆搞定麻煩事,而有些人卻老是在原地打轉,甚至越弄越糟?這不是運氣好壞,也不是什麼天生聰明,而是他們懂不懂得用「基礎邏輯」來看世界。邏輯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其實它無處不在,從你挑早餐吃什麼,到怎麼跟朋友解釋誤會,甚至決定要不要換工作,都有它的影子。懂邏輯的人,不是不會犯錯,而是能在亂糟糟的情況裡,找到一條清楚的路。


這一章,我們要從最基本的東西講起:邏輯到底是什麼?它怎麼從我們的日常思考裡長出來?更重要的是,你怎麼開始用它,讓生活變得更有條理。


邏輯是什麼?從生活挖出它的樣子


很多人一聽到「邏輯」,就覺得是課本裡那些冷冰冰的公式,或是哲學家才懂的深奧理論,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但其實,邏輯沒那麼遙遠,它就是「有條理的思考方式」,是你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只是你可能沒意識到。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今天早上醒來,發現手機沒電了。你會怎麼做?大部分人會先找充電線,插上電源,看看能不能開機。如果還是沒反應,可能會想:「是不是充電線壞了?」於是換一條試試。如果還是沒用,你可能會檢查插座,或者猜手機本身有問題。這個過程看似稀鬆平常,但它其實就是邏輯在運作——你從一個「現象」(手機沒電)開始,推測「原因」(線壞了、插座沒電、手機故障),然後一步步試著解決。


反過來,如果有人遇到一樣的情況,卻只是抱怨:「怎麼又壞了,我運氣真差!」然後什麼都不做,那他就沒能啟動腦袋裡的邏輯開關。差別在哪?不是智商,而是有沒有把思考「拆開來看」的習慣。


再來看個更貼近生活的例子。我有個朋友小安,他每次去超市結帳,總是挑到最慢的那一隊。有一次他忍不住跟我抱怨:「為什麼我每次都這麼衰?」我問他:「你怎麼挑隊伍的?」他說:「就看哪隊人少啊!」我接著問:「那你有沒有想過,人少不代表快?」他愣了一下,說:「好像沒想過。」


於是我建議他,下次挑隊伍時,除了看人數,還要觀察收銀員的速度,或者前面的人買了多少東西。過了幾天,他興奮地跑來跟我說:「真的有差!我發現有個阿姨結帳特別快,就算人多一點也沒關係。」你看,這就是邏輯的起點——從「隨機挑選」到「有意識分析」,他用一個小改變,就解決了生活裡的煩惱。


邏輯的起點:問對問題,比找答案更重要


很多人練不好邏輯,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走錯方向。邏輯的第一步,不是急著找答案,而是學會問對問題。問錯問題,就像拿著地圖卻走反方向,再怎麼努力也到不了目的地。


比方說,你在公司提案,老闆聽完只說了一句:「這個不行。」如果你馬上想:「老闆是不是針對我?」或者「他是不是覺得我沒用?」那你可能就掉進情緒的陷阱裡了。試著換個角度,用邏輯來問:「老闆說不行,是因為成本太高?還是執行上有困難?或者是市場不適合?」這些問題一出來,你就從「自我懷疑」轉到「問題分析」,下一步就能針對原因去找解法。


我有個同事小陳,就曾經因為沒問對問題,吃了好大的虧。那次他負責一個新專案,結果產品推出後沒人買。他第一反應是:「一定是行銷沒做好!」於是他跑去怪行銷部門,搞得大家很不愉快。後來我跟他聊,問他:「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可能不在行銷?」他愣了一下,我接著說:「比方說,產品本身有沒有什麼缺點?目標客群是不是抓錯了?」他這才跑去查數據,發現原來是產品定價太高,客戶根本不願意掏錢。他後來跟我說:「早知道先問清楚,就不用繞那麼大一圈了。」


問對問題,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愛走捷徑,喜歡用感覺代替思考。邏輯就是要你慢下來,先把問題攤開,看清楚再動手。


邏輯不是天生的,是練出來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天生就不擅長思考,邏輯這種東西我學不來。」這是大錯特錯。邏輯不是什麼天才專利,也不是只有數學好的人才懂,它跟肌肉一樣,是可以透過練習變強的。


我自己就是個例子。剛開始工作時,我完全不懂怎麼用邏輯分析問題。有次老闆丟給我一個任務,要我搞清楚為什麼產品賣不好。我的第一反應是:「天啊,這麼難,我哪會啊?」腦袋一片空白。但後來我冷靜下來,告訴自己:「一步一步來。」我先列出所有可能的理由:價格太高?品質有問題?還是競爭對手太強?然後再一個個去找證據,比如問客戶意見、看銷售報表、比對市場數據。最後發現,原來是我們的廣告沒打到對的人群,客戶根本不知道這個產品。


當我把分析結果交給老闆時,他還誇我:「你這報告很有條理啊!」那一刻我才明白,邏輯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它需要你願意停下來,把問題拆開,再慢慢拼回去。就像拼樂高,一開始零件亂七八糟,但只要照著步驟來,總能拼出個樣子。


邏輯的三大基石:觀察、假設、驗證


想要把邏輯練進生活裡,不用什麼高深的技巧,從三個基本動作開始就夠了:觀察、假設、驗證。這三個步驟,是所有邏輯思考的根基。


1. 觀察:看到別人看不到的


邏輯的第一步,是學會觀察。很多人覺得自己很會看,但其實只是「瞥一眼」,沒真的看進去。比方說,你走進咖啡店,看到排隊的人很多,第一個想法可能是:「今天人真多。」但如果再細看,你可能會發現:排隊的人都在點同一款飲料。這背後可能有原因——是新品上市?還是什麼促銷活動?多看一眼,就能多懂一點。


我有個朋友小瑜,她以前老是抱怨捷運上沒位子坐。我跟她說:「你有沒有觀察,哪節車廂比較空?」她試著留意了一下,發現最前面和最後面的車廂,通常人比較少。從那之後,她每次搭車都往那邊走,果然省了不少力氣。觀察不需要什麼天分,只要你願意多問一句:「這裡有什麼規律?」


2. 假設:別急著信,先猜一把


觀察完下一步是假設,也就是「猜個可能的原因」。但這裡有個重點:假設不是結論,只是起點。很多人錯就錯在,把自己的猜想當成真相,然後一路錯到底。


比方說,你發現同事最近對你態度冷淡。第一個假設可能是:「他是不是在生我的氣?」但別停在那,繼續問:「還有什麼可能?」也許他最近壓力大,或者根本沒注意到自己的態度。假設是個問號,不是句號。


3. 驗證:用證據說話


假設有了,最後一步是驗證。怎麼驗?找證據。還是拿同事的例子來說,你可以觀察他對別人是不是也冷淡,或者找機會聊聊,看他怎麼回應。如果他說:「最近加班太多,真的很累。」那你就知道,不是針對你,而是他自己的狀態。邏輯不是靠感覺,是靠證據把假設變成答案。


這三個步驟——觀察、假設、驗證——就像個循環。你練得越多,就越能抓住事情的關鍵。


日常裡的邏輯練習:三招上手


想讓邏輯變成你的習慣,不用什麼大場面,從小事開始就行。以下三招,簡單好用,馬上能試:


1.問「為什麼」三次遇到問題,別停在表面,連問三次「為什麼」。比如你今天遲到了,第一個為什麼:「因為塞車。」第二個為什麼:「因為我沒早點出門。」第三個為什麼:「因為我沒算好時間。」問到第三次,你就找到真正的原因,下次就能調整。

2.假設然後驗證看到什麼現象,先猜個原因,再去找證據。比如你覺得某個店生意特別好,可以假設:「是因為東西便宜?」然後去查:價格真的低嗎?還是服務好?環境特別?別急著下結論,先確認清楚。

3.反過來想當你卡住時,試著反過來問:「如果我不這樣做,會怎麼樣?」比如你糾結要不要換工作,反過來想:「如果我不換,三年後我在哪?」這能幫你跳出框框,看清全貌。


邏輯的敵人:慣性與情緒


練邏輯不難,但有兩個大敵要小心:慣性跟情緒。慣性讓你懶得想,情緒讓你想歪。比如你跟朋友吵架,情緒上來時,第一個想法可能是:「他就是故意的!」但如果冷靜下來,用邏輯問:「他為什麼這樣說?有什麼證據?」你可能會發現,他只是那天心情不好,跟你沒關係。


我有次跟家人吵架,也是這樣。本來氣到不想講話,但後來我逼自己停下來,問:「他為什麼生氣?」想著想著,發現他其實是擔心我,而不是真的在怪我。邏輯幫我把情緒拉回來,也救了我們的關係。


第一步:從今天開始觀察


邏輯的根源不在書本裡,而在你的生活裡。從今天開始,試著多看一點,多問一點。為什麼這個廣告讓你想買東西?為什麼你老是忘記帶傘?這些小問題,都是邏輯的起點。


下一章,我們會聊聊怎麼拆解問題,找到事情的核心。別急,邏輯這東西,慢慢來才有趣。它不是一夜之間練成的,但只要你開始用,生活就會不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性日常 Rational Daily
0會員
4內容數
「理性日常 Rational Daily,讓邏輯成為你的生活超能力!從拆解問題、分析數據到說服他人,我們用簡單的方法,幫你應對職場挑戰、提升生活效率。每週分享實用技巧與真實案例,讓思考更清晰,人生更輕鬆。訂閱我們,一起用理性打造日常!」
2025/04/11
關於我們 1.締寶娛樂城經營亞太區線上娛樂城領域多年,擁有堅強的自主研發團隊、客戶服務團隊,提供全面可靠信任的網路遊戲平台 2.締寶娛樂城所開發出來的遊戲軟體都是經由著名的全美權威系統技術測試 (TST) 嚴格考核認可,確保系統隨機產生的資料百分百精確無誤。並通 過國際博弈實驗室(GLI)系
Thumbnail
2025/04/11
關於我們 1.締寶娛樂城經營亞太區線上娛樂城領域多年,擁有堅強的自主研發團隊、客戶服務團隊,提供全面可靠信任的網路遊戲平台 2.締寶娛樂城所開發出來的遊戲軟體都是經由著名的全美權威系統技術測試 (TST) 嚴格考核認可,確保系統隨機產生的資料百分百精確無誤。並通 過國際博弈實驗室(GLI)系
Thumbnail
2025/03/18
上一章,我們學會用數據說真話,把邏輯從直覺升級到量化,讓決策更硬核。但生活中有些問題,光靠數據還不夠——特別是當你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比方說,你跟同事搶升職、跟老闆談加薪,或者跟朋友爭資源,這些都不是單獨的選擇,而是跟別人的選擇糾纏在一起。這時候,你需要「博弈的智慧」,用邏輯預測
2025/03/18
上一章,我們學會用數據說真話,把邏輯從直覺升級到量化,讓決策更硬核。但生活中有些問題,光靠數據還不夠——特別是當你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比方說,你跟同事搶升職、跟老闆談加薪,或者跟朋友爭資源,這些都不是單獨的選擇,而是跟別人的選擇糾纏在一起。這時候,你需要「博弈的智慧」,用邏輯預測
2025/03/17
上一章我們聊了邏輯的根源,說到它其實就藏在日常的觀察、假設與驗證裡。但光知道這些還不夠,因為生活裡的問題往往不是那麼簡單。手機沒電這種小事,換條充電線就能搞定,可如果面對的是「公司業績下滑」或者「跟家人關係變差」,你會發現,光靠直覺亂猜,根本抓不到重點。這時候,你需要更進階的技術:拆解問題,把亂七八
2025/03/17
上一章我們聊了邏輯的根源,說到它其實就藏在日常的觀察、假設與驗證裡。但光知道這些還不夠,因為生活裡的問題往往不是那麼簡單。手機沒電這種小事,換條充電線就能搞定,可如果面對的是「公司業績下滑」或者「跟家人關係變差」,你會發現,光靠直覺亂猜,根本抓不到重點。這時候,你需要更進階的技術:拆解問題,把亂七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邏輯,是幫助我們判斷事理的重要因子。本篇我們將從表述、系統、思維下手來探討如何透過邏輯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Thumbnail
邏輯,是幫助我們判斷事理的重要因子。本篇我們將從表述、系統、思維下手來探討如何透過邏輯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