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底層邏輯》(上):如何訓練邏輯?從點到系統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raw-image

近期買了些中國商業思維的書,分別是《底層邏輯》、《逆襲人生的21個底層邏輯》、《人生算法》。不得不說,最近幾波知識經濟確實紅,而且賣的大多是所謂的知識點、乾貨,講的多是如何賺錢,並將其隱含等同為成功。但大部分的內容我都不是第一次讀到,基本上就是A老師分享,B老師寫成書,C老師讀完又做成影片,同個知識點被不斷轉售,每次讀到都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我也是其中的D先生就是了。

第一本先來聊聊《底層邏輯》。這本的邏輯程度我認為看看就好,部分系統化、類比化、援引的部分我覺得不佳,稍微想一下還是有不少盲點在,例如有一些不妥的知識點類比,在前面套個某某公司的執行長,就想要說服讀者的部分。這邊我想要提點的是,一個人就算賺大錢,也並不表示他講的每句話都是正確的,更非其他人用一樣的做法百分之百就會賺大錢。論點背後的前提與因果關係我認為才是更重要的。相反地,這本書我認為最值得一讀是書中在社會的協作邏輯篇章中有提到商業分錢的部分,比其他的經營類書籍更加簡明清晰,商業思考方面是我覺得寫得比較優秀的。

之前有人問我如何訓練邏輯,這時我就會回問「你訓練邏輯的目的是什麼?」因為不同的邏輯思考方向與企圖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那就會套用不同的邏輯系統。不過某些社會氛圍還是企圖將邏輯很好與大富大貴畫上等號。當然這件事情本身仍然有些疑點,否則受過最多邏輯訓練的哲學人與辯手應該是賺最多錢的,但在現實中往往是當律師賺得更多。在哲學或數學的世界裡,邏輯是必須正確,但在現實生活中,邏輯並不見得是百分之百必須的,有時能解決問題、帶領局勢往你要的方向更為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關邏輯與解決問題的機制吧!

對表述的思考


當我們聽到別人拋出一段話時,我們要怎麼回應?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判別對方的表達為何。表述,或是陳述,一般來說是基於事實、觀點、立場或信仰的表達。舉個例子來說:

  1. 事實:現在室溫是攝氏 35 度。
  2. 觀點:天氣好熱。
  3. 立場:可是我現在沒錢,還是不要開冷氣好了。
  4. 信仰:為了保護北極熊、防止全球暖化,真的不能開冷氣。

你有注意到幾者的差別了嗎?

  1. 事實 是放到任何地方都客觀的描述。
  2. 觀點 是基於個人的經驗、感受所發出的描述。
  3. 立場 是基於個人利益而做的描述。
  4. 信仰 是基於根深蒂固的信念而生的描述。

於此,判別對方說的內容後,再基於其性質爭辯。

  1. 事實 的爭辯在於證據的釋出,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2. 觀點 的爭辯在於如何用自身經驗去影響別人。
  3. 立場 的爭辯則需考量雙方的利益,如何使其最佳化。
  4. 信仰 的爭辯則是最困難的,就好像要跟伊斯蘭教徒說阿拉不是唯一真神、說不定耶穌贊成同性戀一樣,基本上當事人是難以接受別的可能性陳述,建議當場就別吵了,如何潛移默化影響對方比起當下辯贏更有效果。

事實爭辯

由於事實是建立在可量測的標準之上,所以黑白分明。唯一要注意的是,證明事實的過程中要具備基本的四個邏輯素養如下,我們來舉個例吧!假設小明昨天買了一顆蘋果,

  1. 證有不證無:只能證明他確實有買蘋果,無法證明他沒有買蘋果或者別的東西。
  2. 證有需舉例:用收據、商店老闆的證詞、拍照紀錄等等證明購買行為。
  3. 以偏不蓋全:「這顆蘋果是紅色的」就是單純描述這顆蘋果本身。
  4. 蓋全靠推理:「因為這間店的蘋果是紅色的,所以所有蘋果都是紅色的。」注意別人的概全只是個推論,既然是推論而非直接事實就可能有瑕疵,因為存在青蘋果對吧!

當然上面的舉例太過哲學了,我們來改看生活化的例子!證有不證無是許多推理劇最愛的套路之一,每當有個嫌疑人舉不出不在場證明時,別人就會要他們證明自己「沒有殺人」,但沒做的事情就是沒做,無法被證明,這就是證有不證無的最佳舉例。

課題分離

當我們認清對方的表述之後,再來要做的就是課題分離。對於非事實,為何對方要這樣說?它是套用到以前的某些經驗嗎?或者是他慣於這樣思考?他是無神論者還是執拗的人?書中舉個有人走進工廠受傷的例子,但我覺得舉得不太好,有興趣的人可以看艾爾文的頻道,裡頭有完整的內容。但至少應該理解每個人陳述時有不同的思考習慣,如何在爭論中理解對方的思考習慣,讓自己不受影響,甚至是反過來利用對方的習慣才是厲害的地方。

我在跟別人爭辯時,最麻煩的對手往往就是缺乏這種概念,不清楚不同的觀念與立場,只會陷入二元對立而難以溝通的人。即便知道我清楚對方有哪些盲點,即便我知道在這情況下選黑選白都不好,中間才是最穩妥的,但對方就是無法會意,那就只能去承受對方愚昧的後果。

系統的表象

我們之所以能夠表述,一定是理解到了某個系統中的表象。廣泛來說,我們覺得天熱,是因為我們知道現在是夏天;更廣泛地說,我們也知道四季變化是基於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太陽照射南北半球時造成的差異。不斷廣泛地去理解,就是不斷地去構建更大的系統,以連結小知識點或者表象。所以更往內推一點,讓我們來聊聊由表象所建立的世界吧!

表象所建立的世界

raw-image

表象可以構成低維度的事件、中維度的流程、高維度的系統,其中如果系統是人經由某些規約而促成,又可以稱為制度。維度的差異就像看事情的深度,隨著你對表象的理解越深刻,你就越接近系統思考。系統思考的精妙之處在於掌握了系統中每個元素的特性與元素間的關係。如果想改變事件本身,透過系統思考,可以從與事件有關的元素或關係加以改善,從較高維度看可以看出更多的侷限與解方。

由系統尋找解方

什麼意思?舉例來說,A物流公司比競爭對手B物流公司的利潤來得低,這就是單純的事件表層。A因此思考,在同樣的市場下想要提高利潤,最淺顯的想法就是多賺點錢、少點支出,但怎麼做?從中維度去思考,例如加多廣告、優化流程,透過中間元素去改變最後的結果。

深度的系統思考在於,在改變流程以前就對每一個元素、連結都有清楚的認知,能夠在改動以前就具備高度可能性的預判。例如在市場不大的情況下,物流公司多半是配合商家做 B2B 或 B2C 營收才會高,所以多加廣告反而效果不大外,這筆預算還可能會被浪費掉,想辦法吃下某幾個大客戶或許才是好方法。相反地,有沒有可能蓋個物流中心,加速物流配送,並在各大社群上洗版「訂購隔天到府」,這會不會是更好的廣告方式?理解自身、消費者、購買需求等各種綜合性的要素,並針對可能的策略進行沙盤推演,這就是對系統的理解。

系統,就是粗淺的認知與深刻的思考間最大的差異,甚至更廣義的說,系統就是一種模型。透過對於事件的層層理解,將其連結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可擴充的模型,稱其為基模。每當遇到新概念時,就會將其加入該認知模型中。每當遇到問題時,就會從中尋找可能的解方。

系統的模式

raw-image

再更抽象一點,每個系統會有其模式,其差異就像是道光譜,哲學化的系統永遠正確,動態化的系統永遠難以驗證,但它們都是我們對於表象組織成系統的方式之一。大致上分成以下幾種:

  1. 哲學化:基於公理體系與邏輯推演而建立的系統,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數字系統了。像是我們所講的加減乘除,是我們先建立了數字的意涵,再透過定義加減乘除的關係,它就成了人人可用的系統,價值交換、算錢都是建立在這個系統上面。
  2. 科學化:科學化的系統常用在思考能夠被反覆驗證的事情上面,像是光的折射這種自然現象。科學化系統的思考模式是透過假設、驗證、結論去判斷一個假設是否為為真。而這種類推方法只是歸納法,只能說在現有的情況下是這樣,但未來有沒有可能有新的實驗推翻這個現象的假設我們不得而知。
  3. 類科學化:強調透過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四個步驟去修正對系統的認知。例如透過捷思(通常是基於某些刻板印象而缺乏證據的高度可能假設)先提出可能的假設,再經同樣的流程進行驗證而後調整。因為現實中的事情不像科學實驗可以反覆在同樣環境下做測試,所以這種推測是會在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的。
  4. 動態化:動態化的系統更加重視現實環境、背景、前提等,畢竟很多事情是沒有機會再做二次驗證的。像 NVIDIA 現在雖然爆紅,但是十年前 AI 還沒廣佈時,NVIDIA 做一樣的事也無法爆紅,差別就在於時代的前提不同。

動態化系統的難點

動態化的思考中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是時代、其次是戰略、第三是治理、最後才是管理。影響事情的走向,或者稱作勢、流,這些都是當我們進行決策時希望攫取的。然而多數必須從有限的背景資訊甚至是帶有倖存者偏差的資訊進行考量與決策,這就是現實思考比起全知思考困難的多的地方。

資訊有限的難處

一個事業會不會賺錢,難就難在資訊永遠是不足的。如果人人都知道股票走向,人人就都會是少年股神,看看人家《財閥家的小兒子》。事業也是一樣,往賺錢的方向跑,人人都是當紅炸子雞。但什麼時候勢頭沒了、該轉型了,就要具備看局、當機立斷、足以轉型的能力。

倖存者偏差的難處

這幾本中國的商業書籍都很愛舉名人,但是,倖存者偏差告訴我們,除了理解這些人自稱「成功的因素」為何,也要去看那些失敗的人「失敗的因素」為何?就搞不好,成功的因素還剛好等於失敗的因素勒!當然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全知,也難以知道哪些才是真正造就倖存下來的原因,所以這些「成功的因素」其價值有待商榷。

前提未知的難處

在現實世界中,同樣的背景下套用不同的經濟理論也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那是因為每個理論都有其隱含前提存在,但我們也無法判斷這個前提是否真如所想,所以對於前提的包容性,思考各種可能也是擴增思考的方法之一。

黃金圈

raw-image

管理學的書籍必提的黃金圈— why, what, who 是當我們在局裡面遇到問題時使用的工具,你也可以試試看!

知行合一
What do you want to do?
  1. What:「你想要做什麼?」可以是最初的定義問題,又或者跟別人自我介紹時的簡潔應答,讓人最清楚事情的輪廓。如果要再更深入,可以往下走。
  2. Why:「你為什麼要做?」用來引導目標、動機甚至是堅持下去的動力,這會加深你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甚至引導如果「改做別的不行嗎?」。
  3. How:「你要怎麼做?」就是將前兩者實際落實到現實中。
「為什麼」所隱含的觀點
為什麼我賺不到錢?

通常「為什麼」的後面會接某種肯定句,這個問法容易讓人以為後面的肯定句是事實,而被固定住思考。例如當有人問「為什麼我這麼胖?」大可以回說「吃太多了」、「沒在運動」但這裡更應該小心的問題是「我真的胖嗎?」這個問題應該看成「為什麼(觀點A)?」而答案是針對觀點A所做的理由。但 觀點A 是事實嗎?可能不是。「為什麼我這麼胖?」與「為什麼我這麼瘦?」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辯論的正反方。所以當下次別人問或者自己問「為什麼…」的時候,你可以立刻在腦中舉個反例或者當成是辯論中的持方,這只是種觀點、立場、信仰甚或是純粹的誘導,而非事實。

思考與智慧

raw-image

用數學思維協助推斷

數學或許是大家很討厭的科目,但將過程寫在紙上這件事情,卻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問題的本質,進行更化約而深入的思考。其中數學思維更是幫助我們不被謬誤所誘導。

  1. 機率論 - 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不管是成功率 1% 還是 99% 的事情,都不會有絕對成功與失敗。而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率有 20%,只要重複 14 次就有 95% 的成功率。當然現實是你連成功率是多少、是否定值、是否隨機也不清楚。
  2. 微積分 - 動態的眼光看事情:加速度經過積分變成速度,速度經過積分變成位移。位移就像是最後可見的成果,加速度就像是最初的努力,唯有一開始看不見成果的努力,逐漸的堆積才有可能在最後產生巨大的成果。
  3. 公理體系 - 不證自明且自洽的思考:公理體系就像訂出來的規則,所有的變化發生時都是依循著這些規則走。一間公司的經營,如果某些信條或願景擺第一,那麼所有的作為就要遵照它去前行,它會是在未知旅途中的北極星。
  4. 向量 - 方向與倍數: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努力,方向、倍數一樣很重要。如果往負的方向走,那麼努力的產出也有可能是負的。如果只有加法,那麼會走的很慢,有時換個方法讓自己透過乘法,可以快速進步。
  5. 博弈論 - 全域最優解:當影響的變數很多時,我們要找到的不是一個變數的極值,而是共同變數的極值。當一個事業體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人付出、有人得到,如何讓每個人得到最大、達成共贏是個必定要思考的問題,如此一來人才留得下來,未來才走得長久。
  6. 統計學 - 期望值:好幾本書都有提到統計學的人生應用,這本提到的是期望值。當我們得到一個問題,要將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可以計算期望值,甚至更改某些調配,使其期望值最大化。(當然現實中要改變期望值相當困難,多數時候連出現機率都是個未知數。)
  7. 指對數 - 複利謬誤:許多書都會說每天進步 1%,一年就會進步好幾倍。然而最難的就是這個每天進步 1%,大部分能夠不遺忘、找出時間地點來做就很好了,更何況還要每天持續進步。維持進步、維持賺錢永遠是最困難的,而複利效應最困難的就是仰賴長期,而本金其實持續累積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了,不要過度誇張複利的效果。
  8. 機率與統計 - 貝氏定理與大數法則:大部分同樣的事情去做會有有好結果與壞結果,單純看好結果就是倖存者偏差,所以應該如同貝氏定理,觀看大量類似性質的過程,進而推斷機率。

人生智慧

raw-image


人生走得順遂,不僅是思維合理正確,心理方面也重要。做人不僅是人係關係,也是把自己打點好。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人生智慧,乍看就是心靈雞湯,但這些心靈雞湯要保持往往就是最困難的。

選擇的智慧
  1. 創造選擇權,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2. 能夠綜觀全局,並且選擇標的,在有限資源內勇敢放棄其他。
博弈的智慧

人生大部分時候都像在博弈,不管是在發展職涯、決定另一半、生育計畫甚或是買賣股票,沒有人知道下一步會變成什麼樣,以從容、理智、不屈的心態,在當局中做到盡量當下最能接受的決定,包容自己的做好做壞,再想著下一步如何作為,是個人層面該要學習的。在他人層面,則心態上感激所有的夥伴,策略上選擇與他人共贏,如此一來別人也願意與你合作。並且注意要時刻保持這種心態,忌諱時好時壞。

定力的智慧

人生最難的事情應該就是堅持不懈了吧!熱忱、習慣、家庭、大環境、錢等等都是考量因素,有時環境就是逆風到一個不行,必須要走點彎路,堅持不見得會開花結果,但不堅持就會消失,追求人生目標或許就是如此,所以我並不會提倡書中那種終有一天會用到的看法。但是,做過的事情成就了一部份的你,而這也會成為你的飛輪,在未來的日子裡面不斷加乘。

邊界的智慧

人際間相處要注意邊界感,每個人的反應與距離也略有不同。有些人喜歡滲入別人的生活,例如認識朋友的朋友;有些人則喜歡獨善其身,保持與別人的距離感,不喜歡別人過問太多家裡事。每個人可以接受的距離或重視的事物不同,在與人相處時需要注意能講的話與氛圍。

幽默的智慧

幽默是人與人相處的調味劑,運用得宜能夠讓人舒適,現在喜劇的段子或者腦筋急轉彎都是這樣的好例子。理所當然每個人都會持續在對話中創造合理的預期內容(鋪墊 Set-Up),直到某個意外的東西出現(笑點Punch Line),就會不禁會心一笑。

  1. 錯愕感:鋪陳再反轉,讓你原本以為要講A,結果講B。
  2. 優越感:自嘲及誇對方,能夠讓人卸下心防,還能體現自己的氣度。
  3. 釋放感:處在緊張感忽然轉個調,緩和原本緊張的氣氛,讓原本變窄的視野變寬。
  4. 兩條故事線:利用刻板印象來鋪墊,結果最後出來的不是原本刻板印象的回答。
  5. 相反感:順著對方的話,講出相反的內容。例如「我一直都保有我的良心……把它放在保險箱裡。」「我一直都保有我的良心,上次見義勇為檢舉別人停紅線……結果那是我岳父的車。」前者叫做直接相反,後者叫做遞進相反,都是講出與我們所想「有良心」相反的話。

小結

終於完成了上半部分,超難寫的。內容有夠散,還加了不少我自己想寫的內容,大概有六分之一非書中概念吧!純粹就是可以加來一併講講。

這些結構性的東西講歸講,但也就是核心概念,我認為難是難在落實的部分。平時可以找個時間覆盤自己的講話內容,或者是找個值得信任的朋友,聊聊彼此間的對話有沒有奇妙的地方(但我覺得找到一樣會思考這些概念的朋友本來就有點難),能夠幫助自己將這些思考架構落實到現實中。

這篇的重點在思考與系統本身,下一篇會著重在我個人推薦的商業部分,敬請期待。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喝吧! 的其他內容
今天要說的這本《職場優生學》顧名思義就是在講職場,內容涵蓋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如何調停職場中的人事物及流程等等,主要的客群就是各企業的中階主管們。如果你恰巧身處這個職位,或許本書能對你有所啟發。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本文章介紹了《佈局思維》一書的內容,提供了關於職場發展、個人能力發展以及社交圈的思考和建議。書中提出了透過發掘熱情與天賦、適應市場需求、良性競爭思維、成長型思維、持續積累、組合思維、減法思維等方法,來發展成功的職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觀念吧!
這本書不單單只是給職場新鮮人,而是寫給工作中的大部分人的一本實用書。內容描述我們在市場上經營自己就要像經營新創公司一樣,我們該如何突破重圍,這本書都會毫不拖泥帶水的清楚告訴你!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46《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番外):我們來聊聊求職、買賣上的談判吧!說句我的心裡話,我的人生必讀清單裡肯定有這本書,因為我們的生活脫離不了談判這件事。從求職、菜市場買賣、小孩向媽媽央求買玩具、父母要求小孩聽話、情侶之間的幫助、商業上的合作案、國家等級的戰爭都是,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案例吧!
#46《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下):真實世界中的談判具備複雜性,不需談判、對方刻意說謊、隱藏的談判競爭對手等等談判桌以外的事情也與談判有關,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議題吧!
今天要說的這本《職場優生學》顧名思義就是在講職場,內容涵蓋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如何調停職場中的人事物及流程等等,主要的客群就是各企業的中階主管們。如果你恰巧身處這個職位,或許本書能對你有所啟發。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本文章介紹了《佈局思維》一書的內容,提供了關於職場發展、個人能力發展以及社交圈的思考和建議。書中提出了透過發掘熱情與天賦、適應市場需求、良性競爭思維、成長型思維、持續積累、組合思維、減法思維等方法,來發展成功的職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觀念吧!
這本書不單單只是給職場新鮮人,而是寫給工作中的大部分人的一本實用書。內容描述我們在市場上經營自己就要像經營新創公司一樣,我們該如何突破重圍,這本書都會毫不拖泥帶水的清楚告訴你!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46《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番外):我們來聊聊求職、買賣上的談判吧!說句我的心裡話,我的人生必讀清單裡肯定有這本書,因為我們的生活脫離不了談判這件事。從求職、菜市場買賣、小孩向媽媽央求買玩具、父母要求小孩聽話、情侶之間的幫助、商業上的合作案、國家等級的戰爭都是,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案例吧!
#46《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下):真實世界中的談判具備複雜性,不需談判、對方刻意說謊、隱藏的談判競爭對手等等談判桌以外的事情也與談判有關,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議題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前言: 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 你覺得什麼是邏輯思考呢? 今天我要來分享先前上女力學院的線上課程— 由牧羊妮講師主講的邏輯思考課, 我挑選出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跟大家分享, 特別針對想要條理表達的人會很有幫助喔!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什麼是邏輯,你會怎麼表達呢? 「邏輯就是做好分類」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基本的批判性思考技巧,比如問題解決和分析思考,以增強學習效果。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本書作者劉潤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如何透過洞察本質和時間管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內容包含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時間管理觀念,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新穎的啟發,改變心態和方式。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強調理解元素、關係及其背後規律對洞察複雜系統至關重要。書中以商業模式變化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系統思維識別時代機遇,提升競爭力。此外,強調系統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促進跨學科理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未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前言: 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 你覺得什麼是邏輯思考呢? 今天我要來分享先前上女力學院的線上課程— 由牧羊妮講師主講的邏輯思考課, 我挑選出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跟大家分享, 特別針對想要條理表達的人會很有幫助喔!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什麼是邏輯,你會怎麼表達呢? 「邏輯就是做好分類」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基本的批判性思考技巧,比如問題解決和分析思考,以增強學習效果。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本書作者劉潤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如何透過洞察本質和時間管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內容包含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時間管理觀念,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新穎的啟發,改變心態和方式。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強調理解元素、關係及其背後規律對洞察複雜系統至關重要。書中以商業模式變化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系統思維識別時代機遇,提升競爭力。此外,強調系統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促進跨學科理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未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