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不代表沒有見過世間的黑暗,
恰恰因為見過,才知道天真的好。」
—三毛

這句話深深觸動我的內心。
我們選擇善良,並不是因為天生懦弱或不懂得如何反擊,
而是因為不願意與人發生無謂的衝突。
然而,善良的選擇往往不被珍惜,
甚至被視為理所當然,導致我們不斷地消耗自己,
承受著本不該承受的壓力。
▉無效決策如何讓人內耗?
最近我親身經歷了一個讓人無力的職場案例。
明明可以一次完成的工作,卻因為上層決策反覆更改,不斷地來回修改。
第一次,我們按原本的指示完成了工作;
第二次,領導提出新的想法,要求我們修改;
第三次,又要我們改回原本的方案。
這種毫無邏輯、缺乏規劃的反覆調整,不僅浪費時間,
更讓員工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輕視,最終陷入無止境的內耗與消磨。
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而是許多企業管理混亂的縮影。
▉問題的核心:為什麼會這樣?
|🔹缺乏清晰的決策流程|
如果一開始就能明確規劃,慎重考慮所有變數,
員工的時間與精力就不會被無謂的修改消耗。
|🔹非常不尊重專業與時間成本|
來回更改顯示上層缺乏對專業的信任,將員工當作執行機器,
而非獨立思考的個體。
這不僅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也讓人逐漸失去工作的熱情。
|🔹決策者沒有承擔責任|
不願意承擔決策的後果,於是把責任推給下屬,
當事情有問題時,就讓員工來承受所有的錯誤,
甚至要求不合理的修改。
當員工的努力被消耗在無效的決策上,
最終只會讓人產生無力感,甚至懷疑自己的價值。
▉我們該如何應對?
|✅劃清自己的底線|
當更改過於頻繁且影響工作效率時,適時提出合理的質疑,
讓對方知道來回修改的成本。
例如,可以問:「這次的改動是否已經是最終版本?
我們能否確認好細節後再開始修改,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工?」
|✅學會溝通與引導|
領導的決策未必總是深思熟慮,他們可能只是沒有完整的資訊。
嘗試在適當時機提供專業建議,
例如:「如果我們這樣做,可能會有這樣的後果,
是否能夠確定這是最佳方案?」
透過溝通,有時候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來回修正。
|✅放下無謂的內耗|
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們能改變的。
與其讓自己一直陷在憤怒與抱怨之中,不如把時間與心力,
留給更值得投入的地方。
當你發現這個環境無法改變時,也許該思考如何為自己創造新的機會,
而不是一直忍耐。
▉你的努力,值得被尊重
「我們不是無能,而是被無效的指令消磨了鬥志。」

職場中,許多問題並不是來自員工的能力不足,
而是管理層的混亂決策。
與其讓這種環境持續消耗自己,
不如學會保護自己的時間、精力與情緒,
為自己尋找更有價值的發展方向。
因為你的努力,值得更好的環境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