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創作者 是梳理自己的追求
時光與記憶的流逝
昨天提到成為一個創作者的起手式,今天我想要提到的是,這件事情為什麼與你有關。
是不是以前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做某一些事情,比如划手機、看影片、看小說、看漫畫還有什麼……的?但是那些經過你五感去體驗的感覺,你還能記得嗎?
一個人可以選擇要不要記錄,但他不能選擇能不能記得。有體驗到的美好若是 感覺、情緒、心情,這樣流逝,是不是會有點可惜。雖然不會有什麼損失,但你會不會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被偷走?你想說沒有 ? 你會沒感覺是不是 ? 蜜月期偷偷偷走,偷走你該知道的事
絕對不是被偷走那五年,但同樣是被偷走的那時間。個人的想法是:既然我都花過時間在什麼事情上了,我怎麼不把這件事情給記錄下來?
記錄的意義與價值
有一種情境是我看了什麼,看得很過癮,覺得它很好看。過了一陣子,有人又提到他在看這部片,你依稀有印象,但詳情你卻插不上話。之間再拉更久,過了一年,又有人再提到這部片,那這部分好看的細節部分還有劇情,到底還剩多少?於是為了重拾當初的感動或是為了要追回逝去的記憶,又花了時間再看一次。
所以在感覺這件事真的很重要或是很經典的情況下,我會記錄個簡單的大概。然後就會想說既然記錄了,那我怎麼不再消化一下,分享給大家讓大家知道?
雖然稱不上教,但是倘若能得到一個互動或者火花,是不是更可以更記得住以及記得牢嗎?
創作的價值與影響力
有個很知名的學習方法叫費曼學習法,都透過用很簡單的表達方式讓人家理解,就代表你掌握到那個學習的內容了。但我這邊其實是想說,就算目的不是因為學習,只是想要這件事情"被記得"。那我如果透過類似的方式,不就可以將我花費的時間,給體現出我曾經付出過的專注嗎?
我覺得讓我印象深刻的創作者都有一個很大的能耐,不是說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去讓其他人感到共鳴(當然這也是能耐,但對我來說不是最大的),而是他所創造的內容可以觸發人想要去行動的念頭,更甚至直接去行動。
要是能透過記錄,分享自己的經驗價值觀或是心裡所想的,我覺得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就算是別人也有相同想法過或是經驗,只要是出自於自己想出來的,那就是原創!
回顧重點
最後回顧個我想強調的重點
1. 防止記憶流失
時間就像流沙 ( 當然愛情也是 ),我們無法選擇要記得什麼,但我們可以選擇記錄下什麼。透過即時的記錄,我們為未來的自己保存下此刻的感動。
2. 深化體驗價值
每一次的重溫都需要時間成本,而透過記錄,我們不只是在保存回憶,更是在創造一個可以隨時回顧的記憶書籤。而且當我們記錄的同時,也在加深對體驗的感受。
3. 創造影響力
我借鏡費曼學習法,用我的分享與他人交流。當我將個人經驗轉化為文字,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也期待在某個時刻,成為他人的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