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週,我騎車的距離比中山高速公路還要長。
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交通距離啊?是去了哪裡呢?光是這三個縣市來來回回跑來跑去,我就覺得非常疲憊,終於能體會那些長途客運的運將大哥們,他們的工作是多麽辛苦的!
其實,騎車時身體也沒動,就是坐在車子上,一直前進、停止、再前進、再停止,照理說,身體應該沒花太多的力氣。但是不知為何,每次結束行程,回到家後,總是感到莫名的疲倦,覺得需要吃點食物,也需要小睡一下。
這幾次的長途旅程後發現,長途騎車其實蠻無聊,這種無聊,是屬於那種會讓人感到厭世的那一款。因此,在旅程中,需要找點樂子來消減無聊。
例如,這一週突然爆冷,騎車時,我會感覺一下迎面而來的冷風,灌到身上的感覺,分辨一下料峭春寒的風,與臘月寒冬的風,吹到身上的體感有什麼不同?同樣都是冷,兩者之間是否有差異?或是聞一聞經過的路上,會有哪些氣味?順便看一看哪個路段紅綠燈多?哪個路段幾乎沒有紅綠燈?同時也瞧瞧,當下是誰和自己有著同行的緣分?當然啦!還要看一看路標,才知道現在已經到了哪裡,這次走的路和前一次有沒有相同?然後又看看沿途的地名,哪些是知道的,哪些則完全沒聽過?
經過這些體驗與感受觀察後,會發現到春天的爆冷與冬天的寒冷,確實有一點點不同。冬天的冷,是冷到骨頭裡,刺骨寒風啊!但是,春天的爆冷,雖然還是冷,但是沒那麼刺骨了,同樣都是十八度,冬天的十八度是囂張的,春天的十八度稍稍收斂了一點。
還有啊!如果經過的是海線,走的是濱海公路,那會聞到海的腥味,不一定看得到海,但是味道卻直白的告訴鼻子,這段路離海不遠。如果經過的是農村,會知道路旁的這畝田,可能剛噴完農藥不久,刺鼻的氣味直衝鼻腔,完全逃不掉。
紅綠燈多的路段,身邊的同伴也會多幾個,但是如果遙望前方,望不見紅綠燈,那麼此時的路上,往往只有我一人騎車。這時候,心裡就會好奇了,這個時間點人們去哪兒了?他們又做什麼事?還有什麼時候,他們會從哪裡冒出來呀?
此外在長長的路程中,也會看到許多陌生的地名,這時候就覺得自己蠻孤陋寡聞的,因為很多地名,連聽都沒聽過,或者原來有些留在記憶中的地名,原來就在這裡啊!
就這樣啊!一邊騎、一邊看、一邊自問自答,希望這段長長的路程沒那麼無聊。
除了看景物之外,我還會跟自己玩起小遊戲,像是看看這次所花的時間與前一次相比,有沒有縮短一點?如果有,到達目的地時,會為這次的破紀錄歡呼一下。再不然就是想想,到達目的地後,要買什麼或煮什麼來犒賞自己的五臟廟。這樣也會讓心情雀躍不少。
除了自己找樂子外,也會在路上幫自己創造一些夢想。
例如啊!騎到厭世時,就會想著等到這段時間忙完,一切都穩定之後,應該要來學一學開車上路,畢竟開車還是舒適一點。有了這個盼頭後,動力好像有多了一些;又或者想著,下一次編織找個什麼新鮮圖案來勾,或者勾什麼新物品,想想這些,又開始感到有點興奮。
如果還很無聊,那就來思考一下人生大道理。像是每次停紅綠燈時,就告訴自己每次停紅燈,就是一次短暫的休息,一段路很長,有短暫的休息,才不會覺得太疲憊等等,透過這樣的轉念,降低停紅燈時的煩躁感。
總之,這種一、兩週就可以從臺灣頭騎到臺灣尾的長途旅程,確實覺得很疲憊。然而幾趟路下來,除了漸漸習慣之外,也開始發現這樣的一個過程,好像又幫自己突破一些限制。如此看來,這也不是一個只得到疲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