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要不要用 AI 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要不要用 AI 寫作?

近年來,AI 在寫作領域的應用引發了熱烈討論。自 2022 年 ChatGPT 問世以來,它帶來了極大的轟動,而如今,AI 寫作的趨勢已經逐漸成為主流,甚至讓許多傳統寫作者感受到壓力。2024年3月,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是否應該使用 AI 進行寫作的文章,而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值得深思,因為 AI 的普及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

raw-image

AI 寫作的普及與影響

在過去,寫作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行為,無論是文學創作、新聞報導、法律文件或學術論文,都是由人類親手完成。然而,現在許多人選擇使用 AI 來幫助自己寫作,甚至完全依賴 AI 生成內容。這種變化讓一些堅持手寫或自行輸入文字的人感受到壓力,因為 AI 生成的內容速度更快,邏輯更清晰,而且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迅速調整。

舉例來說,當我研究一個法律案件時,曾經向多位律師諮詢同一個問題,但每位律師都要求支付諮詢費,且提供的答案各不相同。這讓我陷入困惑,因為不同專業人士的見解各異,導致我無法確定哪個答案才是最正確的。然而,當我將訴訟狀紙輸入 AI,詢問其中的錯誤時,AI 不僅能夠逐條列出錯誤,還能引用具體的法律條文,告訴我哪些部分不符合規定。

進一步請教後,AI 甚至能夠分析我的訴訟策略,指出我的聲明書為何被法官要求重寫,並且給予更合理的建議。例如,AI 發現我將刑法、行政訴訟法、民法的訴求寫在同一條文內,而根據法律規範,這些應該分開處理,才能提高勝訴的機率。這樣的回答已經相當接近律師的專業判斷,甚至在某些情境下更加精確。

而分開處理是關鍵,每位律師都有自己的見解,但往往不會主動提及這一點,因為在收取費用後,他們才會幫你修改,而不會詳細解釋原因。

AI 是否會取代人類創作?

這樣的發展讓人不禁思考:如果 AI 能夠快速且準確地生成準確內容,那麼寫作是否還需要人類來執行?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雙面的。

一方面,AI 確實能夠取代許多重複性高、公式化的寫作工作,例如新聞摘要、法律文件、商業報告等。對於企業和專業人士來說,AI 寫作能夠大幅降低時間成本,提升效率,甚至避免人為錯誤。

但另一方面,AI 仍然難以取代人類在創意、情感表達與批判性思維上的優勢。例如,小說、詩歌、劇本等創作類型,往往需要深厚的文化背景與個人經驗來塑造角色與情節,而 AI 雖然可以模仿文風,卻難以真正理解人類的情感與價值觀。

此外,AI 的寫作仍然受到資料庫與演算法的限制,缺乏真正的原創性。例如,它的回答往往是基於已有資料的重組,而非真正的創新。這使得 AI 難以產生完全獨特的內容,特別是在需要哲學思考、道德判斷或主觀分析的領域。

這正是目前的限制,但隨著數據量的增長與 AI 演算法的精進,內容的變化與重組將變得更加細膩與自然,最終可能讓人難以區分是 AI 還是人類創作。

不適應 AI,會被時代淘汰嗎?

或許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我們不跟進 AI 技術,是否就會被淘汰?答案可能並非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 AI 進步的速度加快,傳統的寫作方式確實正在改變。

以書法為例,在過去,書法是記錄文字的主要方式,但隨著印刷術與電腦的發明,手寫書法變得越來越少見,如今已被視為一種藝術,而非日常生活的必要技能。同樣地,今日我們透過鍵盤寫作,但三十年後,或許 AI 生成的內容將成為主流,而純手寫或人工輸入的文章則成為一種「工藝品」。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人類寫作?未必。相反地,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與 AI 共存,利用它的優勢來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例如,許多作家已經開始使用 AI 來進行初步構思,然後再根據 AI 的產出進行修改與潤飾,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效率,也能確保作品保有個人風格與創意。

適應變化,發揮人類優勢

總結來說,AI 寫作的崛起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但這並不代表人類寫作將完全消失。AI 可以大幅提高寫作效率,並取代許多制式化的寫作任務,但在創意、情感與批判思維方面,仍然無法完全取代人類。

面對這種變化,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利用 AI 來增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與之對抗。未來的寫作者可能不再只是單純的「寫字」,而是需要學習如何運用 AI 來輔助自己的創作,讓 AI 成為提升效率的工具,而非取代人類的威脅。

如果你仍然堅持純手寫文章,那麼這份堅持可能會逐漸變成一種藝術,而非主流的表達方式。但如果你願意擁抱變化,那麼 AI 將成為你強而有力的助手,幫助你在寫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AI 寫作已經來了,問題不是要不要用,而是我們該如何使用它,來讓自己變得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69會員
3.3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提示詞:與AI的對話起點 使用AI的提示詞(Prompt)就像與一位無比博學卻略顯拘謹的對話者交談。你越清楚如何表達需求,AI的回應就越貼近你的期待。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我們逐漸學會如何精準地「指揮」AI,但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若未明確交代細節,AI的回答往往落入一種「最大公約數」的模式——也
Thumbnail
2025/04/29
提示詞:與AI的對話起點 使用AI的提示詞(Prompt)就像與一位無比博學卻略顯拘謹的對話者交談。你越清楚如何表達需求,AI的回應就越貼近你的期待。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我們逐漸學會如何精準地「指揮」AI,但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若未明確交代細節,AI的回答往往落入一種「最大公約數」的模式——也
Thumbnail
2025/04/26
AI寫小說,這幾個字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場景,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可以實驗、可以討論的現實。我曾經看過有人用AI改寫《紅樓夢》,用現代的方式重新鋪陳經典,也有人試圖讓AI模擬不同風格的文學家,甚至模擬金庸、村上春樹的筆觸。我自己也試過很多方法,有時候覺得寫得不錯,有時候卻又覺得那不過
Thumbnail
2025/04/26
AI寫小說,這幾個字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場景,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可以實驗、可以討論的現實。我曾經看過有人用AI改寫《紅樓夢》,用現代的方式重新鋪陳經典,也有人試圖讓AI模擬不同風格的文學家,甚至模擬金庸、村上春樹的筆觸。我自己也試過很多方法,有時候覺得寫得不錯,有時候卻又覺得那不過
Thumbnail
2025/04/25
如何減少惡意留言,其實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碰到這種問題應該都很有經驗去處理。不過因為每個人使用的程式語言不同,而且現在都是模塊化的管理,所以這次針對這個問題,做討論。我把這個問題丟給 Gimini去處理,他基本上就可以幫我處理到80%以上,剩下的只要能夠丟到系統裡面,去做測
Thumbnail
2025/04/25
如何減少惡意留言,其實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碰到這種問題應該都很有經驗去處理。不過因為每個人使用的程式語言不同,而且現在都是模塊化的管理,所以這次針對這個問題,做討論。我把這個問題丟給 Gimini去處理,他基本上就可以幫我處理到80%以上,剩下的只要能夠丟到系統裡面,去做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的幫忙讓人們更容易踏入創意產業,但可能會造成整體藝術創新程度下滑。 一項刊登在「科學先端」期刊的研究顯示,AI平均將單一寫手的創造力品質提升多達10%,將故事有趣程度提升22%,但也發現,有AI協助編造的故事,看起來比那些完全沒有AI幫忙的更相似,因為寫手們擺脫不掉AI建議的靈感。 From 中
Thumbnail
AI的幫忙讓人們更容易踏入創意產業,但可能會造成整體藝術創新程度下滑。 一項刊登在「科學先端」期刊的研究顯示,AI平均將單一寫手的創造力品質提升多達10%,將故事有趣程度提升22%,但也發現,有AI協助編造的故事,看起來比那些完全沒有AI幫忙的更相似,因為寫手們擺脫不掉AI建議的靈感。 From 中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但在文案領域還有些許無法取代的部分,例如幽默感、跨文化溝通、小眾文化和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AI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卻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因此文案工作者仍然具有獨特價值。此外,奢侈品、專業技術產業和業務溝通底稿等領域,也是AI難以取代的內容。
Thumbnail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但在文案領域還有些許無法取代的部分,例如幽默感、跨文化溝通、小眾文化和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AI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卻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因此文案工作者仍然具有獨特價值。此外,奢侈品、專業技術產業和業務溝通底稿等領域,也是AI難以取代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