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宜過猶不及
任何事情都剛剛好就好,身心靈的方式也是,在「合法」情況下有個自己舒適的方法就好,太過頭的身心靈都是走火入魔,還不如去看一些不錯的諮商師調節狀態。
生活在物質界的是我們,請對自己有信心,我們才是對環境、自己的資源、心靈跟物質承受度以及社會運作最了解的人,靈界的存有很多都不曾為人過,最多就是觀察而已,那些存有自身所處的社會不見得跟我們很相似,就算祂是好心也可能好心辦壞事,給一些空虛或是你覺得怪怪的建議。
更何況其實靈界多的是瞧不起人類的存有,要小心祂們話講一半或是含糊不清的部分。
➤高維≠好人
高維只是祂身體建構的法則比其他人相對多而已,但這不代表祂的品性優質,就像人類是三維生物,自是比二維螞蟻還要高維對吧?但你會覺得人類都是好人嗎?並不是吧?靈界也是亦同。
所以看一些身心靈建議時,擷取適合自己的即可,覺得怪怪的就放著或是不採納,可以多用點「邏輯」去看待身心靈,正常的身心靈絕不是邏輯講不通的。
找不到適合的身心靈建議時也不要緊,我們可以看點心理諮商的東西,我推薦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他時常節錄一些書內容覺得挺不錯: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
此處舉例以前看過的,有的人很愛講「限制信念」,說誰有很重的限制信念必須掙脫,但實際上,人類有限制信念這是正常的!
因為你手邊的資源就是有限!假設你手頭只有一百元,你總不能為了不要被限制,去借錢買超過一百元的東西,只為了順應自己的心吧?但有的人卻執著於「突破限制信念」。
舉例來說,曾看過有人認為捐款時去調查單位是不是有好好做事,會限制了自己,所以應該順應自己想捐款的心,想捐錢就捐錢!不用管該單位怎麼樣,想捐就捐!事情有這麼簡單嗎?假設你手頭捐款的餘額就是只有一百元,A機關很認真幹活;B機關收到的錢流向哪裡都不清楚還有收賄問題,你隨手一捐,捐去了B機關,這樣真有達到捐款初始目的嗎?
捐款是希望錢能被妥善運用在好的地方,而不是為了滿足「我有捐款」的感覺吧?那這樣只為了「突破限制信念」的作為,容易變成在自我滿足,反而喪失了想要捐款做好事的初心了。
總之,有限制信念很正常,就算不提手頭資源,以職場為例,工作岡位上主管就是只會有一位時,當經理要在眾多員工中挑選時,他就是只能提拔一個升上去,而此時經理就是要去篩選那些人可以、那些人不行,這也是種限制的過程。
突破限制信念的重點是在於,要如何分辨哪些是你給自己設的多餘限制,哪些是真實面臨到的限制?限制是因為自己而起的,我們就努力突破;外在給予的限制,那就看那個限制是怎麼樣的?有的能繞道就繞道、有的就只能順應其條件。
總之凡事不要過猶不及,我們找身心靈的建議都是為了輔助我們過更好的生活,不應該讓其反客為主,變成妨礙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