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位在人生下半場也還在教書的教授。今天想用一個簡單、好懂的方式,來聊聊一個很多人都關心,卻又常常霧裡看花的議題:為什麼延後退休,退休金會增加?
退休制度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就像是一個我們知道很重要、卻總覺得還離自己很遠的東西。但其實,不論你是20歲、40歲還是已經快要60歲了,了解「退休金怎麼變多」這件事,對你來說都有幫助。
今天我們就從幾個角度來看看:「延後退休」,到底怎麼讓你的退休生活過得更安穩、更有尊嚴。
退休金,說白一點,就是你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到的生活費。有些人是公務員,有公保、退撫基金;有些人是勞工,有勞保、勞退;有些自營業者可能只有國民年金,甚至沒什麼準備。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制度,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退休金「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我們在工作時,一點一滴繳出去的保費,經過時間的累積、投資,再加上一些政府的補助,慢慢形成的一筆錢。
這筆錢,未來就是我們老年生活的基礎。
延後退休,簡單來說,就是你原本可以 60 歲退休,但你選擇多工作幾年,65 歲、甚至 68 歲才退休。這樣的選擇,為什麼會讓你的退休金增加呢?
來,我們用「三個錢袋」的比喻來說明:
每多工作一年,就多了一年的保費繳納、多一年的薪資提撥。也就是說,你在幫自己「存更多退休金」。這筆錢會進到你的退休帳戶裡,未來也會用來發給你。
舉例來說,如果你每年提撥4萬元勞退金,延後5年退休,就等於多了20萬元本金。而這筆錢在基金裡還會投資,有利息、有收益,效益會比你想像的大。
別擔心,我不是說你活不久喔(笑)。而是退休金的設計,是以「平均餘命」去計算要發給你多少錢。
假設制度設定你平均會領 20 年,提早退休的話,這 20 年就從比較早的年紀開始發,所以每年給你的就會比較少;相反地,如果你延後退休,這 20 年就從比較晚的年紀開始發,所以每年的金額就會比較多。
這就像一塊蛋糕要切成幾份,早點領就是「每份切得小一點」,晚點領就是「每份切得比較大」。
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地方:現在不論是勞保、國保或勞退,制度設計上都有提早領會減額、延後領會增額的機制。
例如勞保老年年金,60歲退休會每提前一年減少4%;但如果你延後退休,65歲再請領,則每延後一年會增加4%。這等於是你自己選擇要「打折」還是「加碼」。
有些人聽到「延後退休」,會覺得:唉唷,我都工作一輩子了,還要拖到那麼晚才能休息,太苦了吧!
但我想說的是:「退休」其實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種生活狀態。你可以選擇不再上班,也可以選擇轉成兼職、接案、教學,甚至創業。延後請領退休金,不代表你不能活得自由自在。
想像一下,如果你健康狀況許可,工作也還得心應手,只要多工作幾年,未來每個月就能多拿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還不用擔心錢不夠用。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滿划算的。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給你幾個參考的原則:
寫到這裡,想跟大家說的是:「退休」不是一個固定的年紀,也不是某一天就突然開始過輕鬆日子。
它是一段要靠我們提前準備的旅程。
延後退休,不是要你永遠工作、永遠勞碌,而是給你一個選擇:多一點時間準備,多一點錢支撐自己的未來生活。
最後,我常跟學生說:你今天所做的決定,是為了十年後的你。
願我們每一位都能為自己準備一個自在、不慌張的老年生活。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分享給你身邊正在考慮退休或擔心退休金的朋友。畢竟,懂得為自己未來打算,就是最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