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份國外的研究,據說90%的上班族,在屆臨退休前,都不曾認真的思考並擬定退休規劃。我在想或許是因為現在人的生活太複雜,除了平日要忙於工作之外,周末和節假日還要陪伴家人朋友子女寵物,培養興趣愛好,運動,旅遊,閱讀,甚至斜槓副業。誰有那個美國時間來規劃退休? 這一章不說廢話,將把筆者如何完成退休規劃的每一步驟,鉅細靡遺地分享給讀者朋友。
書名: 《不為錢而活,32歲那年我把自己FIRE了: 實現精神自由,擺脫金錢焦慮》作者: 雪球滾滾。有著作權,侵害必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翻印。現在請你閉上眼睛,仔細思考一下身邊有多少人達成財務自由了呢?
如果你想不到任何人的話請不要緊張,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財務自由從古至今都屬於少數人的privilege(特權)。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財務自由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背後的原因或許很複雜,但筆者認為最關鍵的點在於人們總是陷入財務自由陷阱。
對許多人來說,財務自由就等於「是買東西不要看價格」或「有花不完的鈔票」等。
這種概念就是筆者所認為的財務自由陷阱。
要知道,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這一點從支出和收入的關聯性就能清楚看到,經濟學家的研究顯示,當收入上升時,往往支出也會成比例上升。
辛辛苦苦工作賺錢,誰不想過上好日子?
所以理論上除非一個人能無限有錢,否則財富是永遠追不上人類無限的慾望。
但人就算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也不會是無限的,畢竟地球的資源也有限,若是把財務自由和無限金錢畫上等號,那無疑就是在作夢。
2013年,拍攝於美國德州
說了那麼多,究竟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這道題目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嚮往的生活型態、消費型態和人生哲學都不盡相同。
對我來說只要當被動收入能夠完全覆蓋生活支出時,就是我達到財務自由的那一天,此時我將會有足夠的底氣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工作。
說到工作,這也是許多人對「財務自由」的另一個誤解,認為不工作(俗稱退休)又有錢花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
我認為不工作只是其中一個選擇,若是熱愛自己的事業或工作,其實在達成財務自由後未必要放棄工作這個選項。
還有一個陷阱叫做「一夜暴富」, 許多人認為達成「財務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快速的賺很多錢,這樣的致富心態往往也會成為通往財富自由道路上的阻礙。
因為奢望快速致富,所以人們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通常是過度的風險,去做投機或類賭博的事情。
這種行為所產生的結果當然是賠到脫褲,只能乖乖周一早起擠地鐵上班。
或許倖存者偏差會讓人覺得自己有一夜暴富的運氣,甚至這些成功故事會讓人著迷,仿佛自己除了靠投機或類賭博的方法之外,沒有其他翻身的機會。
但其實只要妥善運用FIRE理念,達成財務自由的概率肯定會比買樂透來的高。
相信我,不只是一般高,而是高出很多。
不過就如同巴菲特所說的,如果可以快速暴富,誰願意慢慢變富呢?
想知道如何避開財務自由的陷阱嗎?
以及接下來還有哪些步驟?
請至下方連結完成登記,成功之後您將會收到邀請的email,請依照指示完成所有步驟即可加入讀者行列。
新書怎麼購買? 要如何獲得完整連載文章?
請看這篇QA幫助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