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法門:菩薩無勝幢解脫
毘目瞿沙仙人,梵文 Bhīsmottara-nirghoṣa(又稱毘目多羅仙人)。善財至那羅素國,參詣毘目瞿沙仙人,仙人為其解說「菩薩無勝幢解脫」。
善财童子 参毗目瞿沙仙人
第八參.拜毘目瞿沙仙人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隨順思惟菩薩正教,隨順思惟菩薩淨行,生增長菩薩福力心,生明見一切諸佛心,生出生一切諸佛心,生增長一切大願心,生普見十方諸法心,生明照諸法實性心,生普散一切障礙心,生觀察法界無闇心,生清淨意寶莊嚴心,生摧伏一切眾魔心。
漸漸遊行,至那羅素國,周遍推求毘目瞿沙。見一大林,阿僧祇樹以為莊嚴,所謂:種種葉樹扶疏布濩,種種華樹開敷鮮榮,種種果樹相續成熟,種種寶樹雨摩尼果,大栴檀樹處處行列,諸沈水樹常出好香,悅意香樹妙香莊嚴,波吒羅樹四面圍遶,尼拘律樹其身聳擢,閻浮檀樹常雨甘果,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以嚴池沼。
時,善財童子見彼仙人,在栴檀樹下敷草而坐,領徒一萬,或著鹿皮,或著樹皮,或復編草以為衣服,髻環垂鬢,前後圍遶。
善財見已,往詣其所,五體投地,作如是言:
「我今得遇真善知識。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門,令我得入真實道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來地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寶洲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燈,令我得見夷險道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橋,令我得度險惡處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蓋,令我得生大慈涼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見法性門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滿足大悲水故。」
作是語已,從地而起,遶無量匝,合掌前住,白言:
「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時,毘目瞿沙顧其徒眾,而作是言:
「善男子!此童子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此童子普施一切眾生無畏,此童子普興一切眾生利益,此童子常觀一切諸佛智海,此童子欲飲一切甘露法雨,此童子欲測一切廣大法海,此童子欲令眾生住智海中,此童子欲普發起廣大悲雲,此童子欲普雨於廣大法雨,此童子欲以智月普照世間,此童子欲滅世間煩惱毒熱,此童子欲長含識一切善根。」
時,諸仙眾聞是語已,各以種種上妙香華散善財上,投身作禮,圍遶恭敬,作如是言:
「今此童子,必當救護一切眾生,必當除滅諸地獄苦,必當永斷諸畜生道,必當轉去閻羅王界,必當關閉諸難處門,必當乾竭諸愛慾海,必令眾生永滅苦蘊,必當永破無明黑闇,必當永斷貪愛繫縛,必以福德大輪圍山圍遶世間,必以智慧大寶須彌顯示世間,必當出現清淨智日,必當開示善根法藏,必使世間明識險易。」
時,毘目瞿沙,告群仙言:
「善男子!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必當成就一切智道。此善男子,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淨一切佛功德地。」
時,毘目瞿沙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得菩薩無勝幢解脫。」
善財白言:「聖者!無勝幢解脫境界云何?」
時,毘目仙人即申右手,摩善財頂,執善財手。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諸佛相好、種種莊嚴;亦聞彼佛,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而演說法,一文一句皆悉通達,各別受持無有雜亂;亦知彼佛,以種種解淨治諸願;亦知彼佛,以清淨願成就諸力;亦見彼佛,隨眾生心所現色相;亦見彼佛,大光明網,種種諸色清淨圓滿;亦知彼佛,無礙智慧大光明力;又自見身於諸佛所,經一日夜或七日夜、半月、一月、一年、十年、百年、千年,或經億年,或阿庾多億年,或那由他億年,或經半劫,或經一劫、百劫、千劫,或百千億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
爾時,善財童子,為菩薩無勝幢解脫智光明照故,得毘盧遮那藏三昧光明;為無盡智解脫三昧光明照故,得普攝諸方陀羅尼光明;為金剛輪陀羅尼門光明照故,得極清淨智慧心三昧光明;為普門莊嚴藏般若波羅蜜光明照故,得佛虛空藏輪三昧光明;為一切佛法輪三昧光明照故,得三世無盡智三昧光明。
時,彼仙人放善財手,善財童子即自見身還在本處。
時,彼仙人告善財言:「善男子!汝憶念耶?」
善財言:「唯!此是聖者善知識力。」
仙人言: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無勝幢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殊勝三昧,於一切時而得自在,於一念頃出生諸佛無量智慧,以佛智燈而為莊嚴普照世間,一念普入三世境界,分形遍往十方國土,智身普入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普現其前觀其根行而為利益,放淨光明甚可愛樂;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彼殊勝願、彼莊嚴剎、彼智境界、彼三昧所行、彼神通變化、彼解脫遊戲、彼身相差別、彼音聲清淨、彼智慧光明?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聚落,名:伊沙那;有婆羅門,名曰:勝熱。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歡喜踴躍,頂禮其足,遶無數匝,慇懃瞻仰,辭退南行。
續… (第九參) 拜勝熱婆羅門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