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介之於文化菱形:從日本國立美術館看臺灣的藝術教育拓展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多年深入日本現場研究的新書《文化中介之於文化菱形:從日本國立美術館看臺灣的藝術教育拓展》正式出版!

這是一本探討日本國家美術館治理的專書。為避免政治意識形態介入創作,日本政府於2001年採行「獨立行政法人」制度,將「臂距原則」應用於國立美術館文化中介平臺。2017年修訂的《文化藝術基本法》進一步保障文化藝術的自主性、思想與言論自由。

本書以「文化中介者」理論為核心,結合「文化菱形」框架,深入分析日本國立美術館如何透過文化中介平臺連結政府、創作者與社會民眾,實現環鏈式美術館藝術教育的多元共融與創新。借鑑日本經驗,本書針對臺灣文化藝術法制與美術館現況,提出具體策略,為文化藝術政策研究、藝術教育實踐及文化機構運作提供理論基礎與實務參考。

一方面,我們都是文化中介者!

在全球化時代的流動性和互動性中,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在不同的文化之間扮演橋樑的角色,透過語言、價值觀、習俗、藝術等形式來傳遞、轉譯和融合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來自不同文化的資訊,比如觀看外國電影、品嚐異國料理、學習外語,甚至在社交媒體上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這些行為都顯示了我們如何在文化之間轉換身份,並將不同文化元素帶入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文化中介者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積極參與文化的重塑與再創造。例如,翻譯者透過語言轉換使不同文化得以溝通,設計師將傳統元素融入現代創作,移民群體則在新環境中融合並傳承自身文化。 這種文化中介的角色使我們不再是單一文化的持有者,而是多重文化影響下的參與者。我們的身份、價值觀和認同感也因此變得更具流動性與多樣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rene Yi-Ling Yu的沙龍
7會員
39內容數
2025/04/29
近年來,臺灣各地美術館如繁花似錦般開幕,從北到南,不論城市或鄉鎮,都積極打造屬於自己的藝術場域。這種文化建設的熱潮固然令人欣喜,但在這片熱鬧的表象之下,我們更必須冷靜追問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作為一個公立美術館,它是否意識到自身必須擬定出「高度」?是否有足夠的格局,進而影響社會民眾的視野,乃至於以長期的
Thumbnail
2025/04/29
近年來,臺灣各地美術館如繁花似錦般開幕,從北到南,不論城市或鄉鎮,都積極打造屬於自己的藝術場域。這種文化建設的熱潮固然令人欣喜,但在這片熱鬧的表象之下,我們更必須冷靜追問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作為一個公立美術館,它是否意識到自身必須擬定出「高度」?是否有足夠的格局,進而影響社會民眾的視野,乃至於以長期的
Thumbnail
2025/04/26
2025年4月25日,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對臺灣文化藝術界而言是一大盛事。然而,在2024年3月5日的新聞報導(TVAA報導)中,受訪館長曾表示:「研究是美術館的一切基礎。」此一說法強調了研究在美術館運作中的核心地位。從學術角度看,研究確實是學術發展與展示策劃的重要支撐,但若將研究單一視為美術館的
Thumbnail
2025/04/26
2025年4月25日,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對臺灣文化藝術界而言是一大盛事。然而,在2024年3月5日的新聞報導(TVAA報導)中,受訪館長曾表示:「研究是美術館的一切基礎。」此一說法強調了研究在美術館運作中的核心地位。從學術角度看,研究確實是學術發展與展示策劃的重要支撐,但若將研究單一視為美術館的
Thumbnail
2025/04/23
近來與國內外文化藝術界的朋友討論國家美術館的定位問題,得到一個共識: 唯有具備清晰定位,國家級美術館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普及」四大核心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進而形塑長遠且深刻的文化影響力。 國家美術館固然是收藏及展示藝術的場所,但它更應是文化價值的策動者、時代意義的詮釋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
Thumbnail
2025/04/23
近來與國內外文化藝術界的朋友討論國家美術館的定位問題,得到一個共識: 唯有具備清晰定位,國家級美術館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普及」四大核心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進而形塑長遠且深刻的文化影響力。 國家美術館固然是收藏及展示藝術的場所,但它更應是文化價值的策動者、時代意義的詮釋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日交流活動的一篇文章,內容包括參觀不同學校、寄宿家庭和觀光景點的情況,並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和美食體驗。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日交流活動的一篇文章,內容包括參觀不同學校、寄宿家庭和觀光景點的情況,並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互動和美食體驗。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2016年,行政院設置行政院文化會報,目標為統籌國家文化發展政策、整合國家文化資源、協調跨部會文化發展事務、促進民間參與國家文化政策等相關工作。實施內容為每6個月召開會議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2017年,時任文化部鄭麗君部長亦提出「部部是文化部」的理念,並希望下一步推廣至地方
Thumbnail
  2016年,行政院設置行政院文化會報,目標為統籌國家文化發展政策、整合國家文化資源、協調跨部會文化發展事務、促進民間參與國家文化政策等相關工作。實施內容為每6個月召開會議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2017年,時任文化部鄭麗君部長亦提出「部部是文化部」的理念,並希望下一步推廣至地方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