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國.我的家》導演鏡頭下的巴勒斯坦日常。得了奧斯卡,然後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真的是「我趕你羊」Just for fun。

raw-image


在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的巴勒斯坦導演巴索的社群平台(點此連結),可以看見他從美國參加完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回到巴勒斯坦的「日常」。

屯墾區以色列居民,閒來無事就來攻擊村民

巴勒斯坦牧羊人僅是如常地放牧羊群,一旁的以色列屯墾區居民就開著越野車,惡意追趕羊群,另一名居民則負責攻擊羊群和牧羊人。

屯墾區位於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居住於此,以色列政府派軍隊去拆屋、蓋房,派居民去居住,其實就是搶地殖民。

屯墾區如何「合法」?

以色列的國會在2017年通過了屯墾區合法化法案,聯合國認定此舉侵犯人權,但然後呢?

屯墾區的居民,每日都持武器去攻擊原本居住在那邊的巴勒斯坦人。不過通常,以色列政府對此都不會多說什麼,畢竟把人趕走,就正是政府想要的結果。

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在演什麼

紀錄片拍攝的是巴勒斯坦的村莊馬薩費亞塔(Massafer Yatta ),在這裡,全副武裝的以色列軍隊會開著坦克跟怪手來拆房,每個星期一棟,說拆就拆,無視你的家當全部都還在裡面,就連羊圈、鴿舍都照拆不誤,一眨眼的工夫,只剩下滿地殘骸與埋在裡面的家禽屍體。

他們手上的槍不只是威嚇,你想捍衛家園,他們就有真槍實彈。

仇恨彼此的種族,簡直不可能的合作組合

但這部紀錄片,卻是由兩位以色列導演跟兩位巴勒斯坦導演共同拍攝而成。

身在台灣,我們或許也每天在面對社會的撕裂和對立的意見,如果你心裡還在對跟你不同立場的聲音感到氣憤或困惑,不如親自看看國仇家恨之下的他們是如何相處吧。

電影仍在上映中(今天是2025.03.30),還有機會到電影院看見這部紀錄片。

更多電影放映資訊,請見佳映娛樂 Joint Entertainment

約旦有死海、有山丘、有白雪、有藍天、有繁花,有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羅馬遺址、有收容難民、有許多對生活感到絕望但苦中作樂的年輕人;約旦沒有戰爭、沒有石油、沒有地瓜球、沒有加九層塔的鹹酥雞。我是Y鹿,從完全沒聽過這個國家到未來將有一天會定居此處,我寫下我眼中的約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揭露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屯墾區的非法行為,並探討以色列社會對於巴勒斯坦議題的壓制與扭曲。本文呼籲臺灣觀眾觀賞此片,瞭解事件真相,並跳脫仇恨與對立,以最真實的角度看待此議題。
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揭露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屯墾區的非法行為,並探討以色列社會對於巴勒斯坦議題的壓制與扭曲。本文呼籲臺灣觀眾觀賞此片,瞭解事件真相,並跳脫仇恨與對立,以最真實的角度看待此議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看似日常的生活,其實隱藏了諸多恐懼。背景設定在希特勒統治時期下的一個家庭生活日常,吃飯、慶生、庭院玩耍、泳池嬉戲等等。在家園外,則是電影中的人物避而不談,鋪天蓋地的恐懼。
Thumbnail
明明是關於美國的戰爭,怎麼對此有較深刻反思與批判的電影,反而都不是美國導演在拍呢?
Thumbnail
  上課的這週,是以巴開戰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因素,我閱讀了很多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歷史以及兩個國家間的淵源,深知沒有一方是絕對無辜正義的,然而戰火無情,受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民,配合日常平等心的練習,我在「你是我、我就是你;我是巴勒斯坦、我也是以色列」的想法中心碎不已。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或許你這輩子都沒辦法實際走一趟巴勒斯坦,但你現在有機會走進戲院看一部巴勒斯坦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跟著導演去一趟天堂旅行。我確實看過幾次巴勒斯坦的電影,但這是我第一次欣賞伊利亞蘇萊曼導演的作品,他自編自導自演也親自擔任電影製作人,完成了這篇送給巴勒斯坦,以及世界各地的異鄉人們的情書。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今年奧斯卡熱門之一《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或可理解為利害地帶,用來指稱攸關憲法或類似的基本法架構、需要規範或制約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看似日常的生活,其實隱藏了諸多恐懼。背景設定在希特勒統治時期下的一個家庭生活日常,吃飯、慶生、庭院玩耍、泳池嬉戲等等。在家園外,則是電影中的人物避而不談,鋪天蓋地的恐懼。
Thumbnail
明明是關於美國的戰爭,怎麼對此有較深刻反思與批判的電影,反而都不是美國導演在拍呢?
Thumbnail
  上課的這週,是以巴開戰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因素,我閱讀了很多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歷史以及兩個國家間的淵源,深知沒有一方是絕對無辜正義的,然而戰火無情,受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民,配合日常平等心的練習,我在「你是我、我就是你;我是巴勒斯坦、我也是以色列」的想法中心碎不已。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或許你這輩子都沒辦法實際走一趟巴勒斯坦,但你現在有機會走進戲院看一部巴勒斯坦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跟著導演去一趟天堂旅行。我確實看過幾次巴勒斯坦的電影,但這是我第一次欣賞伊利亞蘇萊曼導演的作品,他自編自導自演也親自擔任電影製作人,完成了這篇送給巴勒斯坦,以及世界各地的異鄉人們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