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學習英語多久、程度有多高,印度口音都是英語學習者公認的大魔王!
我從前年開始定期為印度客戶口譯,在日夜薰陶之下,總算是摸索出印度腔英文的一些規律(心酸拭淚)。
現在就來為大家拆解印度英語的幾項特徵,分別是發音、時態及情態動詞的使用,以及特殊句構和表達,還會分享與印度人用英語溝通的應對策略和聽力練習資源,希望大家跟印度同事和客戶交流起來可以更加順暢!
印度腔難點大拆解
1. 發音咬字
首先來談談最棘手的發音問題。印度人的英語發音會受到母語影響,特別是在子音和母音的發音方式上,可能會與標準英語有些不同,這也是很多人一開始聽不習慣印度腔英語的原因。
以下是幾個比較常見的情況:
子音混讀
印度人的送氣音比較弱,所以 /t/、/th/、/p/、/k/ 這類需要把空氣推出去的聲音,就會變成送氣較弱的 /d/、/b/ 和 /g/ 音。
- /t/, /th/ 和 /d/
📍 例子
- data(數據) 聽起來像 dah-da
- think tank (智庫)聽起來像 dink dank
- /b/ 和 /p/
📍 例子
- peaceful(和平) 聽起來像 beaceful
- important (重要)聽起來像 im-bor-dand
- pets(寵物)聽起來像 bats(蝙蝠)
- /w/ 和 /v/
📍例子
- visa (簽證)聽起來像 wee-sa
- well aware(充分意識到某件事) 聽起來像 vel-la-vare
- /r/ 和 /l/
印度人的 /r/ 音比標準發音更扁平,更像 /l/ 音,有些甚至會把 /l/ 音變成彈舌音 /rrrrrrr/ 喔!👅
📍例子
- real estate (不動產)聽起來像 leal-les-dade
- several areas (數個領域)聽起來像 se-ve-lol air-lee-ahs
- /k/ 和 /g/
📍例子
- cats(貓) 聽起來像 gats
- Christian(基督徒) 聽起來像 Gris-jen
連音/疊加影響
當這些發音現象連在一起時,理解難度就會再提升一個檔次!特別是當一個句子裡同時出現 /t/、/d/、/r/、/l/ 的轉換時,就需要更多時間適應。
📍 例子
- reach out to Taiwan(向台灣伸出援手) 聽起來像 leach-ou-do-Daiwan
- attracting(吸引) 聽起來像 ah-dlec-ding
母音混讀
母音混讀有時候比子音更棘手,因為它不像 /t/ → /d/、/w/ → /v/ 一樣變化明顯,而是讓單詞的發音變得模糊或近似,難以辨認,甚至讓我們腦補成另一個意思完全不同的單詞。以下是常見的子音混讀類型:
1⃣️ 把 /ɪ/(短 i 音)發成 /iː/(拉長的 e 音)
這個轉換會讓許多單詞聽起來更「尖銳」,像是 fish 變成 feesh,Africa 變成 Ah-free-ca。
📍例子
- Africa(非洲)👉 Ah-free-ca
- fish(魚)👉 feesh
2⃣️ 把 /ɜː/(「鵝」的音)發成 /uː/(長 U 音)
這類音變會讓某些單詞聽起來更圓潤,例如 turmeric(黃薑)聽起來像 TOO-muh-leek
📍例子
- turmeric(黃薑)👉 TOO-muh-leek
3⃣️ 把弱化的 /ə/(類似「呃」的音)發成 /iː/(拉長的 e 音)
這會讓單詞變得「過度清晰」,但事實上,這些母音在標準英語中通常是弱化的。例如,enemy(敵人)應該是 "en-uh-mee",但在印度英語中,可能會變成 "en-nee-mee",讓人一時反應不過來。
📍例子
- enemy(敵人)👉 en-nee-mee
2. 時態及情態動詞
除了發音,時態及情態動詞的誤用也會導致理解困難:
📍例子一(使用現在式動詞形容過去)
印度人:Do you have a partner? 你現在有伴侶嗎?
台灣人:No. 沒有。
印度人:You have more than one partner?
台灣人:(困惑)No? 沒有啊?
You have more than one partner?
表面意思:你有不只一個伴侶嗎?(詢問現在)
真正意思:那你有不只一位前度嗎?(詢問過去)
這裡印度人使用現在式動詞 “have” 來詢問過去的事情,確實會誤以為You have more than one partner 是想要追問現在的感情狀態。遇到這種模稜兩可的狀況,就只能再跟對方確認真實的意思了😅
📍例子二(情態動詞的誤用)
印度人:You should be having the visa, no?
表面意思:你現在應該正在擁有簽證?(奇怪的時態組合)
真正意思:你應該有簽證吧?(正常的表達方式應該是 You should have a visa.)
在標準英語中,"should be having" 這種進行式通常用來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但印度英語有時會將 should + be + V-ing 拿來表示「應該擁有」,其實意思和 should have 差不多。遇到這類說法時,不需要糾結時態,而是直接把它理解成 should have,這樣就不會困惑啦!
印度腔英語聽力練習
想要把印度腔英語掌握得更好的朋友,可以多做聽打練習,這是我在讀翻譯所時經常使用的方法,對提升聽力非常有幫助喔!
建議練習方式
- 第一步:先聆聽整支影片一遍,掌握內容脈絡,這時候遇到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先略過。
- 第二步:重聽影片並逐句聽打,要把所有字都記下來,遇到不確定的字可以先空著並標記起來。如果聽完上下文之後有點頭緒,回頭寫下自己的猜測。
- 第三步:比對聽打內容和逐字稿/字幕,揪出聽不出來的地方,回到影片重聽,增強記憶。
練習影片:
簡易版(難度一星🌟)
靈性大師薩古魯 Sadguru 的勵志演講(語速慢、口音較輕、內容較親民)
簡易版(難度二星🌟🌟)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訪問學人 Sana Hashmi 胡莎娜 (語速正常、口音較輕、政經內容)
進階版(難度三星🌟🌟🌟)
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語速正常、口音較重、政經內容)
結語
其實印度英語也有分南腔北調,而且印度有超過1,000種本地語言,大家受母語的影響程度不一,因此,以上的觀察並不適用於每位印度人。
雖然印度英語給人變幻莫測的感覺,但上述問題也會出現在其他非母語者身上,只要多觀察並整理其他非母語者使用英語的習慣,對於征服印度英語也有幫助!
在下篇,我會繼續分享有印度英語中的特殊句構和表達,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閱讀🙏
嗨!感謝您讀到這裡。我是櫻桃,是一位在台灣生活的香港女生,也是中英粵三語口筆譯員,目前在努力拯救生鏽的韓文。如果您也對翻譯、語言和閱讀有興趣,歡迎追蹤我的沙龍,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