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大後還在找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成為優勢教練這兩年多來,我最常遇到的對話主題之一,就是:我想找回真正的自己。

有些人事業有成,卻對未來感到迷惘;有些人努力很久,卻總覺得自己在扮演別人期望的角色。深入了解後,我發現,很多人從小就是為了符合爸媽、老師、甚至社會的期待而活。他們被稱讚為「乖小孩」,卻從沒學過怎麼認識自己。直到某天,他們開始意識到:也許,我可以允許自己活得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做 Gallup 蓋洛普優勢評估,試著梳理出那些被壓抑、被誤解,卻從沒真正離開過我們內在的能力與特質。


我們口中的「乖」孩子,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我們所處的亞洲社會裡,乖小孩的標準通常包括:

• 聽話、不頂嘴

• 順從安排、不挑戰大人

• 安靜、不吵鬧

• 做事規矩、有禮貌


他們長大之後,很可能會是「好員工」,通常也會被貼上一些標籤:

• 服從主管、不挑戰權威

• 穩定安分、不求表現太突出

• 該做的事都做、不抱怨太多

• 對工作沒意見、執行力強


這些表現背後,其實對應著一些很實用的克利夫頓優勢,像是:

• 責任感 Responsibility

• 和諧 Harmony

• 紀律 Discipline

• 慎思 Deliberative

• 同理心 Empathy

這些天賦沒有問題,甚至在團體生活中非常重要。但我們也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只欣賞這樣的孩子?其他不符合「乖」與「好」標準的特質,其實也極具價值,卻被我們忽略了?



是你嗎?那些被說「不乖」的孩子

不乖的小孩,或是難搞的員工,其實很有可能是未被理解的天賦。

有些令主管頭痛的員工,經常被形容為:

「意見很多,喜歡挑戰制度。」

「總想換做法,很不按牌理出牌。」

「不太合群,沒在照流程做。」

你會不會覺得和「不乖的小孩」有點像?


這些被說「不配合」或「難管教」的小孩,其實很可能具有以下這些天賦:

• 創意 Ideation:總是看到新的可能性,靈感創意不斷冒出來

• 自信 Self-Assurance: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輕易動搖

• 行動 Activator:想法一來就想馬上做,不拖延,喜歡試錯

• 領導 Command:天生就想帶頭影響他人、主導方向

• 追求亮點 Significance:希望做有意義、有影響力的事,能被看見


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常被罵「太有意見」;這樣的員工,長大後在會議上「太敢大聲講話」。但事實是:他們沒有問題,他們只是還沒被理解、還沒被好好引導。


如果你是父母,也是一位主管,這是同樣的提醒

我們常說「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但事實上,他們也像是我們正在帶領的團隊成員。

如果我們在家庭裡學會了怎麼欣賞一個「不乖的孩子」,我們就更有可能在職場中看懂那些「不合群卻有才華的員工」。

反之亦然——當你在職場中開始練習從天賦角度看人,你會更知道怎麼看待自己的孩子,怎麼引導他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讓他長大後有機會發光發熱,而不是變成「社會標準品」。


給父母與主管的三個行動建議

1、從「順不順」轉成「擅不擅」

孩子或員工不照指令做,不代表他們不願意配合,而可能是他們的大腦天生不擅長「接受命令」,但很擅長「發想可能」、「找出更有效的路徑」。你願不願意暫時放下控制,給他們一點空間?

2、給框架而不是限制

不是完全自由,也不是完全命令,而是設計「有邊界的彈性空間」。你可以說:「我們的目標是A,你可以選擇用B或C的方法達成。」這比「只准這樣做」更能激發創意,也更能保護結果。

3、看見背後的能量,而非糾結當下的行為

當孩子頂嘴、員工反駁,你可以先深呼吸,問自己一個問題:他現在這麼堅持,背後是什麼天賦或價值正在驅動他?這個問題會讓你從「對錯」的框架,轉向「理解與發展」的路上;增加理解,就有找出共識促成合作的機會。


真正的團隊不是製造順從者,而是培養有主體貢獻的人

未來需要的,不是只會執行的人,而是有思考力、有熱情、有價值感的行動者。我們不能一邊說希望孩子或員工有主見、有創新、有領導潛力,一邊又在他們年幼或年資淺時,用「乖」或「配合度高」作為評價標準。

如果你也是家長、主管、或正在找自己的職場旅人,邀請你用一種新的眼光看待你身邊那些「不乖的靈魂」:他們只是還沒被理解,還沒被相信。但當他們被看見的那一刻,他們會發光,而且照亮整個團隊、整個家庭,甚至整個世界。


我在這裡,陪你一起找到最適合你的發光方式

作為優勢教練,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助你看見自己原本就有的天賦,然後把它轉化成帶出影響力與績效的結果。

想更了解如何看見自己或他人的天賦?或者你希望讓團隊更願意跟你一起前進,歡迎和我預約【1:1策略會談】,我們一起找出最自然又有力的你!

➡️ 我想預約免費1:1策略會談https://calendly.com/daphnelan/strategysession

延伸資源

我想進行蓋洛普克利夫頓優勢評估 - 蓋洛普原廠評測與教練製作的中文說明https://www.talentsgonewild.com/order-form-cliftonstrengths-assessment

免費電子書《駕馭弱點終極指南》點擊連結索取下載:https://www.talentsgonewild.com/ultimate-weakness-management-guide

avatar-img
8會員
30內容數
每人都有獨特的天賦,讓你與眾不同。Talents Gone Wild 與您分享如何發揮天賦才幹的最大價值,擴展釋放其中的潛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phne L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客戶最近來找我,語氣裡混雜著疲憊、沮喪、困惑:「我真的受夠現在這份工作了,我想換!可是……我不確定該去哪裡?甚至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 你曾經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嗎? 當我們對工作感到厭倦、提不起勁,最直接的念頭通常是:「是不是該換新的工作?」但問題是,換了新工作,真的保證會比較快樂嗎
在職場上,如果主管的管理風格溫和細膩,遇到個性強勢直接的部屬,這種組合常常會產生摩擦或是情緒。如果處理得好,這種對比反而能創造出互補的強大戰力;但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造成彼此的不適與團隊氛圍緊張。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真實案例,看看如何運用優勢思維,讓主管與強勢部屬找到更好的合作模式。
當你考慮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時,從1分到滿分10分,你願意給它打幾分呢? 根據蓋洛普研究,一個圓滿的全方位人生,有五個關鍵元素:工作、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務。其中「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份時間,你對於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是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於你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
你曾經有以下經歷嗎? 爸媽只是建議你應該怎樣比較好,但是你整個生氣到爆炸。 交代工作給部屬,覺得他怎麼這麼沒有Sense,講半天都不開竅? 和另一半雞同鴨講,為什麼他都抓不到我在意的點? 你知道這些令人沮喪的經歷,其實和你的天賦優勢有關?
專注在天賦優勢的發揮和應用,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直接忽略掉較少天賦的那些能力或是不去處理弱點。事實上我們是無法完全對弱點置之不理的。本文探討瞭如何著手管理自身的弱點,並提出了四大策略,包括使用主導天賦去管理弱點、尋求他人協助、降低弱點的影響以及放膽去做。
天賦特質像是我們每個人內建的DNA,是我們這個人的本質 (characterictics)。當這些天賦特質活在我們身上的時候,其實從外界看我們,會有四種不同呈現的方式:未被善用、健康展現、過度使用、山寨天賦。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一位客戶最近來找我,語氣裡混雜著疲憊、沮喪、困惑:「我真的受夠現在這份工作了,我想換!可是……我不確定該去哪裡?甚至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 你曾經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嗎? 當我們對工作感到厭倦、提不起勁,最直接的念頭通常是:「是不是該換新的工作?」但問題是,換了新工作,真的保證會比較快樂嗎
在職場上,如果主管的管理風格溫和細膩,遇到個性強勢直接的部屬,這種組合常常會產生摩擦或是情緒。如果處理得好,這種對比反而能創造出互補的強大戰力;但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造成彼此的不適與團隊氛圍緊張。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真實案例,看看如何運用優勢思維,讓主管與強勢部屬找到更好的合作模式。
當你考慮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時,從1分到滿分10分,你願意給它打幾分呢? 根據蓋洛普研究,一個圓滿的全方位人生,有五個關鍵元素:工作、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務。其中「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份時間,你對於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是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於你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
你曾經有以下經歷嗎? 爸媽只是建議你應該怎樣比較好,但是你整個生氣到爆炸。 交代工作給部屬,覺得他怎麼這麼沒有Sense,講半天都不開竅? 和另一半雞同鴨講,為什麼他都抓不到我在意的點? 你知道這些令人沮喪的經歷,其實和你的天賦優勢有關?
專注在天賦優勢的發揮和應用,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直接忽略掉較少天賦的那些能力或是不去處理弱點。事實上我們是無法完全對弱點置之不理的。本文探討瞭如何著手管理自身的弱點,並提出了四大策略,包括使用主導天賦去管理弱點、尋求他人協助、降低弱點的影響以及放膽去做。
天賦特質像是我們每個人內建的DNA,是我們這個人的本質 (characterictics)。當這些天賦特質活在我們身上的時候,其實從外界看我們,會有四種不同呈現的方式:未被善用、健康展現、過度使用、山寨天賦。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作者透過蓋洛普測驗發現自己的優勢天賦,分享了從測驗中得到的啟發和洞察。作者回顧了每個天賦的關鍵字以及自身與天賦之間的關係,提到如何利用測驗結果來發展個人優勢,並分享了測驗過程中遇到的盲點和成長。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深入自我洞察:了解如何透過自身過往成就來識別個人的核心動機和能力。個性化職業導向:學會根據個人的動機模式來評估職涯路徑。提升職業適配度:掌握技巧以評估並選擇能夠激發熱忱與優勢的工作機會。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讀書,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Thumbnail
以自我的觀點出發,主觀的看待成長這件事,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長大的過程,但長大的我們真的算成長了嗎?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作者透過蓋洛普測驗發現自己的優勢天賦,分享了從測驗中得到的啟發和洞察。作者回顧了每個天賦的關鍵字以及自身與天賦之間的關係,提到如何利用測驗結果來發展個人優勢,並分享了測驗過程中遇到的盲點和成長。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深入自我洞察:了解如何透過自身過往成就來識別個人的核心動機和能力。個性化職業導向:學會根據個人的動機模式來評估職涯路徑。提升職業適配度:掌握技巧以評估並選擇能夠激發熱忱與優勢的工作機會。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讀書,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Thumbnail
以自我的觀點出發,主觀的看待成長這件事,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長大的過程,但長大的我們真的算成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