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厭惡辦公室到自由創業:25歲女孩的斜槓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客戶H說:「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奇怪,但我真的覺得打掃乾淨很療癒。」


今年25歲,從台灣某大學社會科學系畢業,在大公司工作一年多後選擇裸辭。在第一次諮詢時,她眼神裡還有一種稚氣未脫的堅決。


她還是焦慮,可是同時也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甚麼。


她想做的,不是行銷助理,也不是研究助理,更不是人們口中「看起來很有前途」的辦公室工作。她想做的是家政師收納師,也就是大眾認為的「清潔工人」。


這個決定,幾乎遭到全家人的反對。


她的媽媽說:「你瘋了?!大學都念完了,跑去做打掃?你想一輩子洗廁所?!」 她的爸爸說:「先找個穩定工作,不要再任性了,都幾歲了,還要父母擔心。」 她的朋友說:「你以後怎麼養活自己?」


H 只說:「我厭惡辦公室政治!我不想為了養活自己,殺死我自己。」


所以她搬出家門,在台北租了一間不到六坪的套房,白天跑單接案,晚上整理網站與報價單,生活雖很忙碌,但她說「總算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


她來找我,是因為內心還有很多焦慮與內耗。


「我是不是太天真?」「如果我一無所有,怎麼跟父母交代?」「我是不是真的不能一輩子洗廁所?」「可是……」


我幫她排了八字,她屬於肩劫為心臟地帶七殺透干的命,典型的愛自由的行動派。她天生就對秩序與細節有極高敏銳度,也喜歡一個人作業、安靜產出。


我告訴她:妳不只是適合做家政師,妳是適合把這門服務「產品化、規範化」的人。我們花了一個下午,理出一整套的變現模式與行銷策略。


從此不再只是跑單,她開始學習記錄流程、設計培訓手冊、甚至開發了一套居家收納的SOP。短短半年,她不只自己接不完,還邀了幾位夥伴一起合作,組成一個小型工作室。收入,比以前的辦公室工作多上了好多倍。


我最喜歡的,是她後來跟我說的一句話:

「老師,原來做自己並不叫做『逃避』。有些路,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看得到。我喜歡現在這樣,既尊重自己的興趣,同時也得到了麵包。」


她的故事不是勵志雞湯,而是真實地活在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縮影。

她們不願重蹈父母一輩子「為五斗米折腰」的疲憊人生,背負着巨大的現實壓力過着自己厭惡的生活。


她們有理想,但更需要策略;有夢想,但更需要支持。

而我所做的,不只是命理的指點,而是幫她把命中的可能性,轉化成可執行的現實策略。


有時候,我們不是真的「沒有出路」,只是沒有人幫我們把天賦翻譯成商業語言。


命理是一面鏡子,也是地圖。你看見自己的潛能,也會看見你該如何活出它。


願這個案,給正在迷惘中的你一點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沙姐在大馬
0會員
20內容數
15年命理實戰 x 4000+職涯案例 玄學商業應用顧問|沙姐 教你選對職涯、讀懂市場 揭開職場焦慮的真相,避開99%人走錯的路 不賣雞湯、不談成功學,只給最精準的定位解法,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定位。
沙姐在大馬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本文探討一位資深且墨守成規的學校校長Miss HKSchool,如何以繁複的行政流程和評核制度,扼殺學校的活力和創新,以及她如何與AI的衝擊下,面對教育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4/04
本文探討一位資深且墨守成規的學校校長Miss HKSchool,如何以繁複的行政流程和評核制度,扼殺學校的活力和創新,以及她如何與AI的衝擊下,面對教育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4/03
2024年香港學生自殺率上升,本文探討香港教育制度的困境,指出學校、老師和家長三方角力,犧牲學生,造成學生、老師、家長皆輸的局面。文章呼籲教育改革,並指出AI時代來臨,傳統教育模式失效,應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數位素養。
2025/04/03
2024年香港學生自殺率上升,本文探討香港教育制度的困境,指出學校、老師和家長三方角力,犧牲學生,造成學生、老師、家長皆輸的局面。文章呼籲教育改革,並指出AI時代來臨,傳統教育模式失效,應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數位素養。
2025/04/02
本文探討如何專業高效地使用AI,並非將其視為搜尋工具,而是像私人管家一樣深度互動。作者分享了與AI深度協作的六個步驟:明確目標、情境與問題、認知與框架、明確轉化、反差引發好奇、持續優化,並強調互動式反饋的重要性,以及使用AI的道德考量。
Thumbnail
2025/04/02
本文探討如何專業高效地使用AI,並非將其視為搜尋工具,而是像私人管家一樣深度互動。作者分享了與AI深度協作的六個步驟:明確目標、情境與問題、認知與框架、明確轉化、反差引發好奇、持續優化,並強調互動式反饋的重要性,以及使用AI的道德考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小美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從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初入職場時,她對一切充滿了熱情,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職業。然而,三年過去了,那份熱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每天早晨,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總是感到一絲絲的不確定與迷茫:「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個問題一再在她腦海中徘徊
Thumbnail
小美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從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初入職場時,她對一切充滿了熱情,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職業。然而,三年過去了,那份熱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每天早晨,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總是感到一絲絲的不確定與迷茫:「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個問題一再在她腦海中徘徊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知道,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很多人生重大的事,心裡都會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Thumbnail
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知道,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很多人生重大的事,心裡都會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Thumbnail
很多人習慣把財富自由想得非常夢幻,是不是每天吃喝玩樂、在家躺平,甚麼事都不用做了?相信我,這種生活過三個月,你就膩了。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生活過得漫無目的,而是有底氣選擇你熱愛的工作,讓財富為你的理想撐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每天醒來都心情非常好,再也不會有那種早起「不想上班~」的哀號。
Thumbnail
很多人習慣把財富自由想得非常夢幻,是不是每天吃喝玩樂、在家躺平,甚麼事都不用做了?相信我,這種生活過三個月,你就膩了。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生活過得漫無目的,而是有底氣選擇你熱愛的工作,讓財富為你的理想撐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每天醒來都心情非常好,再也不會有那種早起「不想上班~」的哀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