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完結篇—為什麼結局是爛尾而那並不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進擊的巨人》完結篇劇場版在 2025 年登上台灣大銀幕,這個連載十幾年的作品終於完整劃下句點,我有幸被朋友推坑,在今年年初時把動畫看完,也在最近去電影院看了完結篇劇場版。

​《進擊的巨人》故事從主角艾倫的家鄉被巨人入侵,母親遇害,他發誓殲滅所有巨人開始。​加入調查兵團後,艾倫發現自己能變身為巨人,成為人類對抗巨人的關鍵。​隨著故事進展,他與夥伴米卡莎和阿爾敏揭開巨人的起源和牆外世界的真相,得知牆內人類是被瑪雷帝國壓迫的艾爾迪亞人。

​為爭取自由,艾倫啟動「地鳴」計畫,釋放牆內巨人,試圖摧毀外界勢力。​最終,艾倫殺死了全世界八成的人口,米卡莎被迫親手結束艾倫的生命,阻止了他的計畫,而巨人之力也隨之消失。

針對完結篇,我想說......


這結局沒有一點道理

是的,這個結局一點都沒有道理。網路上的討論已不勝枚舉,刻意釣魚或引起爭議應該也來不及了,但我無法接受這個結局,我並非從角色腦粉的角度出發,覺得作者把某個角色寫壞或寫死了。我純粹的認為,這個結局的安排沒有邏輯,同時也缺少什麼重大意義,但或許這就是作者的目的,這也會在稍後多加描寫。

首先簡述結局沒有道理的部分,艾倫殺了世上八成的人口,首次看到時讓人瞠目結舌,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他殺了這麼多人,不管故事背後他看到多少不可改變的未來,或是他多麼想保護夥伴,大屠殺都是身為一個人道德上無法接受的選項。而作者最後還是決定讓主角走上這條路,甚至在最後艾倫的坦白之中加上「我是想要剷平大地。」,阿爾敏最後還肯定了艾倫的想法,根本沒有一點道理,令人在不可置信的反胃感中困惑無比。

raw-image

而始祖尤米爾這個角色在最終章的處理更是令人一頭霧水,她不知為何愛上了對自己施暴、當奴隸對待的弗利茲王,為他造了 2000 年的巨人,也不知為何挑了米卡莎作為能夠解放他的對象,讓米卡莎殺死艾倫就能夠解放始祖的枷鎖,雖然靠著兩對男女的關係的映照創造合理性,但其中劇情的牽強缺點仍舊明顯,在網路討論區上造成的爭議也不小。

raw-image



為什麼《進擊的巨人》結局一塌糊塗?

雖然反對爛尾派的人應該不少,但相信並非只有我認為結尾一塌糊塗,事實上,作者諫山創也因此為自己畫的結局道歉過:「我深切體認最後收尾的部份是困難到我畫不來的主題,我真的很後悔自己沒能在漫畫中將這些充分表達清楚。」

raw-image

諫山創在另外一個採訪中也表達對結局的不滿意:「如果我能改變結局就好了。創作漫畫應該是自由的。如果我完全自由的話,應該能夠改變結局。我可以讓它朝另一個方向發展。但事實是,我被束縛在了年輕時最初的設想中。因此,漫畫對我來說成了一種非常受限制的藝術形式,就像艾倫獲得的巨大能量最終限制了他一樣。」



相信決定結局之前也一定知道讀者會對這個結局產生爭議,他也曾想過希望改結局,那為什麼還走向這個爛尾呢?


我個人認為,也許他是刻意的,刻意的把結局寫爛,他一部份肯定是希望讀者能夠皆大歡喜,但他的潛意識或過去的他,可能依然將他導向這個爛結局,而且是刻意要傷害讀者。

這是根據進擊的巨人 FINAL 展的訪問影片,諫山創被問到創作漫畫的意義時說到:「我覺得我想攻擊什麼,像是背叛人,或是傷害人之類的。還有,我知道這不太好,不過我也想傷害讀者。老實說,那是我之前非常想做的事,因為以我來說,如果我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有一席之地』,意思是『這部電影傷我很深』。」

raw-image

因此諫山創有一部分是刻意把這個結局寫爛,寫了一個沒有道理的結局,如同艾倫一樣,沒有道理的想要剷平大地,破壞一切;諫山創即便知道結局並不完美,他仍舊沒有改動,如同艾倫一般被限制住了,最終傷害了讀者,諷刺地也完成了他創作漫畫的目的。

我們能夠知道,限制艾倫的是來自未來的記憶,那作者呢,他看到了什麼使他無法改動這個結局,他所看到的光景,我們只能靠些微的線索去思考了。



這個結局或《進擊的巨人》整個故事有意義嗎?

沒有。

真的沒有,諫山創在 HNK 2018 的訪談中,被問到作品想傳達給讀者什麼訊息時回答:「實際上,沒有這種訊息,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欲求,像是無法名狀的憤怒那樣的東西,反覆在漫畫裡發洩出來而已。」

raw-image

而他在紐約受粉絲訪問時,被問到你覺得什麼是自由,他只回答:「I don’t know.」,從以上發言可以知道,他其實也不清楚自己在畫什麼,就連經典的那句:「我是自由的奴隸。」,作者本人應該也不曉得是什麼意思,他只是不停的畫,往他一開始構想的結局前進。


得到力量的蠢蛋

raw-image

在故事結尾,艾倫跟阿爾敏對話時,留下了經典的一幕「我才不要米卡莎有別的男人。」有些人把這段當玩笑,有些人說這是艾倫還有人性的證明,但我認為這段要傳達的訊息很簡單,而且就寫在後面。

raw-image

其實這段要傳達的就是艾倫是白痴這件事,他說:「讓一個隨處可見的蠢蛋得到力量,所以才只能迎接這樣子的結局。」這段話把作者與艾倫的心思巧妙的重疊在一起了,他們都是得到力量的蠢蛋,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只是受著力量引導,走向這個絕對稱不上好結局的終點。

而為什麼諫山創是一個得到力量的蠢蛋,需要從他的出生背景開始說起。


諫山創就是艾倫

在多個訪談裡,他時常被問到覺得自己最像哪個角色,一開始答案都不太相同,隨著時間推進,他最後都會說出覺得自己像艾倫,而我想在完結之後,他肯定發現了自己在這個角色上做了多少投影。

諫山創出生在大分縣日田市,日田市在日本九州的鄉下,以盆地地形為主,周圍被山包圍,這就是作品裡被城牆包圍的國家的靈感來源。

raw-image

他生長在一個不算富有的家庭,從小看著盆地的景象,曾經以為這深山就是整個世界了,另一方面,他也會想著山外會有什麼樣的存在,期望著從這個鄉下、這個高牆出去。儘管他知道外面會有巨大的威脅、嚴峻的社會在等著他,他仍舊無法停止前進,不論如何都要到達外界。

諫山創從小就很自卑,成績不好,運動也不怎麼樣,強烈自卑這點一直影響著他,就算是作品成名的現在,也能在他採訪的談吐行為中,發現他對自己仍舊缺少一些自信,無法很確切的相信自己,他曾說他的作品的成功就像是夢一般,到現在仍舊無法置信,無法融入自己的日常中。

raw-image



無處消解的憤怒

如此自卑的他,將對世界的憤怒、不被理解的憤怒,全部投注在他唯一擅長的事情中,也就是畫漫畫,進擊的巨人是他 19 歲想到的故事,他也沒想到這個漫畫會一炮而紅,成為歷史上最賣座的作品之一。

他就像是艾倫一般,無意間得到了力量,他的作品能夠左右大量來自世界的粉絲,但他其實心裡不知道怎麼做,雖然希望讀者能皆大歡喜,他還是只能繼續往最初 19 歲想到的結局前進,最終傷害了粉絲,也算達成了他的目的。

這也是為何我說這結尾或整個故事沒什麼太大意義,他並不是反戰的故事,動畫最後甚至暗示戰爭會持續,也沒有什麼懲惡揚善的大義。有些人説這是他呈現人類社會就是這麼殘酷又無可救藥,好像他細膩的表達諷刺一般。

raw-image

但我猜他其實也並不了解他在畫什麼,跟我們不了解他想表達什麼一樣,他只是看到社會的惡劣,受到傷害,並把憤怒發洩在作品中而已,而那強烈的憤怒是沒經過掩飾、雕刻的,那是他粗糙地把對世界的失望展現出來而已。

跟艾倫一樣,他成功的靠著漫畫得到了力量,到達了城牆的外面,獲得了金錢與名聲,讓一個蠢蛋獲得了力量,但他內在仍是那個自卑的少年,他仍舊不知道怎麼做,只是抱著原始的慾望,去傷害讀者、去剷平世界,而在最後艾倫耍遜的那幕,相信也只是要表達,他與艾倫還是一樣,都同樣還是那個自卑又憤怒的小男孩。

raw-image



若真的有訊息?

那所以讀者真的就是被這樣傷害了,沒有救贖、沒有希望嗎?

答案可能要看每個讀者的解讀了。

在劇場版的彩蛋中,其實諫山創給出了他的答案,彩蛋裡主角團三人在現代的電影院中看著巨人的結局,阿爾敏化身死宅,爭辯著論壇上很多人罵許多伏筆沒有收好;米卡莎則變成地雷女,單純地對於喜歡角色有好好道別很感動。兩人因為對作品意見不同起了爭執,這時,代表作者的艾倫只說了一句:「跟你們兩個看電影很有趣,下次再來看吧!」

raw-image
也許那個梗說的沒錯,也許真正的寶藏是我們一路建立的友誼
(Maybe the real treasure was the friends we made along the way)

我並非也只因結局就討厭這部作品,因為他世界觀的建立、戰鬥的刺激感、角色壯烈的犧牲,還是人生中看過最觸動我心的前幾名。

完結篇我最喜歡的一幕是阿爾敏與吉克對話那一段,他們在「道路」中討論生命的意義,吉克認為只為了繁殖的生命毫無意義,而阿爾敏因為落葉,想到他與朋友們在大樹下玩捉迷藏,他認為這微不足道的小事,便是他活著的意義,也使吉克想起他的丟接球。

raw-image

儘管沒有什麼意義,但只要能繼續做那件事,他便心滿意足了,這些小事雖然跟繁衍毫無關聯,對他們來說卻重要無比。

我想欣賞一個作品也是這樣子吧,我被朋友推坑,很開心地看完這個有趣的作品,跟朋友很快樂的討論劇情,也許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這結局是爛尾,也沒那麼重要了。


avatar-img
3會員
11內容數
喜愛ACG、文學、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富誠-avatar-img
6 天前
我不認為這是爛結局,頂多說是壞結局,因為作者沒有給讀者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讓故事的結尾充滿著如現實般無可抗力的無奈,沒有過多的幻想泡泡,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反轉,就只是讓故事順著巨人的腳,前往大家最不想看到的地方而已。所以我覺得巨人的結尾不爛,就不是好結局而已。
珞-avatar-img
6 天前
我個人覺得其實結局並不差 我反而可以理解作者為什麼會這樣 從大家問艾蓮為什麼要這樣的時候 他就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 可能就是一個得到力量的笨蛋吧 而且他也曾試圖千千萬萬的想法 想要改變最後的結局 最後還是一樣 我相信他一定很失望吧! 結局被最愛的米卡莎殺死 動漫那畫面也看了她最後一眼在離開 其實我覺得結局是好的 一路好走的艾蓮 留下自由的那些巨人們 是給他們的自由 有點像是犧牲了強大的自己 讓那些人好好活下去 作者他沒想過這部漫畫會紅 我認為這是反而是作者最強大的地方 還有幫米卡莎圍圍巾 留下感動的畫面 我很滿足 也是最愛的動漫 沒有之一
林俊翔-avatar-img
7 天前
我喜歡簡單的電影宣傳概念,幸運的話可以說這部戲我懂了!^_^
danrad-avatar-img
2025/04/06
現在的結局我個人情感上是不滿,只是純粹個人希望見到米卡莎和艾倫有個更好的結局。 但是鋪排上這結局可能是巨人最好的也說不定,雖然艾倫的做法是不合乎道德,但是當時的情況加上艾倫可以看到未來,如果真的只有殺掉8成人口可以讓他重視的人活下去,也只能這樣做,艾倫從來都覺得自己人是最重要的,並不是牆外的人。 艾倫並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衝動、屁孩的個性從小時候就是,所以那句由「讓一個隨處可見的蠢蛋得到力量,所以才只能迎接這樣子的結局。」既是艾倫的真心話,亦是作者的真心話。 人遇到很憤怒、不公、心中難以宣洩的事,還有看到不斷的戰爭、人類造成的污染,難道就沒有過要全世界的人滅絕的想法嗎? 是很中二病的想法沒錯,可艾倫性格本來就很中二,不能用我們的標準去看艾倫,艾倫的成長環境、教育都跟我們差很多。 還有艾倫也有被進擊的力量所影響,看看他爸爸還有之前的擁有者,他們的思想都有被前人影響,這份力量讓他們身不由己。 尤米爾的心境是很複雜,不光是對王的‘’愛‘’,她就好像明知自己丈夫是連環殺人狂,還會幫他去殺人的幫凶,她心中不見得樂意可是她心底還是覺得自己是奴隸,要聽話,被周圍的人催眠說她是救世主是神,她被困在名為‘’愛‘’的牢籠裏。尤米爾是一個渴望同別人有牽絆的孤兒,當周圍的人跟她是被需要的,她就會按照他們的意願去做。漫畫中直接寫始祖尤米爾,但是從扮演尤米爾、還有王女希斯特莉亞的角色,多少可以看到始祖的遇到人和事,簡單說她被PUA 。 她幫助艾倫發動地鳴,是因為她想看到米卡莎最後的選擇,想藉由米卡莎的選擇來解放自己,可能看似很無稽,只是想想,從來都沒有人跟她說過原來別的選擇可以走,就算她心底知道有錯,她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 漫畫的結尾是有點趕,所以動畫有幫忙補完一些對白和劇情,作者應該也是有參與修改。 漫畫最後看到的不就是想說歷史是不斷重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從巨人的力量變成高科技的武器罷了。 個人覺得沒有爛尾了,不過每個人都觀點也不同,怎麽看待這也是自由。
Surico -avatar-img
2025/04/06
其實個人反而認為,這個結局對於整個故事,已經是最好的結尾。如果說諫山創老師在寫這一部作品的一開始就已經確認了結局,那麼不管是為了之後作者本人突然發現不適合而修改,又或是單純迎合讀者而更動最後故事的走向,都無法使得這一部作品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當然那些類似於反社會的細節確實不合理,但不合理的原因也只是因為在現實中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幾乎不可能有人突然掌握了左右世界的力量,幾乎不可能有人的母親死在自己的眼前,也幾乎不可能有人在不管幾年後都依然擁有著那群不忘初心的夥伴們。而將這些前提與籌碼放到犧牲八成人口的那個天秤上時,這也只不過變成了數字擴大版的電車難題,只要你什麼都不做,你可以安全度過一生,世界上除了自己家鄉外的其他地方將會獲得不算太長的和平,但家鄉的那群人將生死未知,而我們的艾主席,只是選擇了推動那個拉桿,迎向他所選的那個結局。 (個人覺得艾蓮絕對不是笨蛋,他是個聰明人。有一句話說勤奮的笨蛋只會加速失敗,但他在勤奮的同時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不管命運是不是注定的,他只留下了一個遺憾
卡尼 的其他內容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最喜愛的卡通,因此我決定認真地把蠟筆小新的劇場版全部看完一遍,並做個人主觀的點評。蠟筆小新第三個十年,整體進入了成熟期,製作團隊像是找到了成功公式,不停推出水準高的作品。也許是預算增加,或是技術進步,整體表現都挺好的,作畫穩定,劇情設定完整,幾乎沒有多餘的垃圾時間。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最喜愛的卡通,因此我決定認真地把蠟筆小新的劇場版全部看完一遍,並做個人主觀的點評。劇場版第二個十年我認為是探索發展期,這個十年大部分作品都還在找方向,表現參差不齊非常不穩定,雖然風起雲湧系列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功,這反而成為接棒的導演們的枷鎖。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最喜愛的卡通,因此我決定認真地把蠟筆小新的劇場版全部看完一遍,並做個人主觀的點評。而劇場版的第一個十年我認為是實驗期,從高衩魔王作為起始,蠟筆小新的劇場版沒有一個定型的模板,各個導演編劇絞盡腦絲,想像該如何把這個五歲小鬼頭呈現在大螢幕,能看到這十年的發展非常有趣。
藍色恐懼是一部由 MADHOUSE 製作,今敏為導演,1997年的心理驚悚動畫電影,故事講述偶像歌手團體中的成員霧越未麻轉型為演員所發生的故事,圍繞在她身邊的人接連發生事故,過往的粉絲不滿,演員生涯也並不如她所想順遂,她逐漸產生幻覺…… 本文是推薦文,我十分喜歡今敏那模糊虛實的剪接
人中之龍,以日本黑道作為主題,描寫以歌舞伎町為原型的神室町中發生的極道社會之糾纏,0代講述故事主人公桐生一馬與真島吾郎傳說的序章。 這篇文章為我玩完遊戲的心得以及推薦文。
奧本海默,近期討論度極高的電影,講述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歐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席尼·墨菲等人主演。 此篇文章有雷​,討論我對電影情節的內容之看法及評論。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最喜愛的卡通,因此我決定認真地把蠟筆小新的劇場版全部看完一遍,並做個人主觀的點評。蠟筆小新第三個十年,整體進入了成熟期,製作團隊像是找到了成功公式,不停推出水準高的作品。也許是預算增加,或是技術進步,整體表現都挺好的,作畫穩定,劇情設定完整,幾乎沒有多餘的垃圾時間。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最喜愛的卡通,因此我決定認真地把蠟筆小新的劇場版全部看完一遍,並做個人主觀的點評。劇場版第二個十年我認為是探索發展期,這個十年大部分作品都還在找方向,表現參差不齊非常不穩定,雖然風起雲湧系列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功,這反而成為接棒的導演們的枷鎖。
蠟筆小新是我童年最喜愛的卡通,因此我決定認真地把蠟筆小新的劇場版全部看完一遍,並做個人主觀的點評。而劇場版的第一個十年我認為是實驗期,從高衩魔王作為起始,蠟筆小新的劇場版沒有一個定型的模板,各個導演編劇絞盡腦絲,想像該如何把這個五歲小鬼頭呈現在大螢幕,能看到這十年的發展非常有趣。
藍色恐懼是一部由 MADHOUSE 製作,今敏為導演,1997年的心理驚悚動畫電影,故事講述偶像歌手團體中的成員霧越未麻轉型為演員所發生的故事,圍繞在她身邊的人接連發生事故,過往的粉絲不滿,演員生涯也並不如她所想順遂,她逐漸產生幻覺…… 本文是推薦文,我十分喜歡今敏那模糊虛實的剪接
人中之龍,以日本黑道作為主題,描寫以歌舞伎町為原型的神室町中發生的極道社會之糾纏,0代講述故事主人公桐生一馬與真島吾郎傳說的序章。 這篇文章為我玩完遊戲的心得以及推薦文。
奧本海默,近期討論度極高的電影,講述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歐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席尼·墨菲等人主演。 此篇文章有雷​,討論我對電影情節的內容之看法及評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隨著艾連老家的地下室秘密解密之後,我們心中的調查兵團也像是解散一般。因為「人類」的敵人不再是「巨人」了。這裡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里維、艾爾文口中的「人類」,原是信念、是一個代表「整體」的主詞。當秘密浮出水面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人類,是艾爾迪亞人。那個被世界憎恨、拋棄的艾爾迪亞人。而那個「巨人」,也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以進擊的巨人為主題。   能夠一次又一次勾起我想寫評論的心情,連懶散都抑制不住這股炙熱澎湃,或許這就是「獻出你的心臟」的魅力吧。
Thumbnail
⚠️大量劇透 巨人大戰終於落幕,留存者們為了宣揚和平而奔波,試圖告訴大家一個史詩、浪漫而悲傷的故事,希望大家願意理解其中意涵。十年過去,五十年過去,幾百年過去以後,戰爭與屠殺仍然沒有停下腳步,持續踏平世界,只是從巨人變成核彈,偏見與仇視就像怪誕蟲般....
Thumbnail
動畫版開播以來 10 年,上週末看完結局,想向大家分享一點個人感悟。是想認識古北歐文化的話殼蟻略過本文。接下來不會提及多少劇情,仍建議有爆雷恐慌的朋友先在此打住。本文我想從《愛的藝術》的作者佛洛姆 (Erich Fromm) 與他另一著作《逃避自由》,綜合起來聊結局的意涵。
Thumbnail
突然想起《進擊的巨人》的結局。 結局如何暫且不說。總之,巨人的結束,並不像預期中大作結束時應有的舉網路歡慶、眾人互相道賀、互相感謝在漫長的連載中有彼此的陪伴;反而是一片嘩然,眾人面面相覷,互相詢問:「我剛剛他 X 的看了什麼?」
Thumbnail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エレン」 「路上小心,艾連。」——〈致兩千年後的你〉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隨著艾連老家的地下室秘密解密之後,我們心中的調查兵團也像是解散一般。因為「人類」的敵人不再是「巨人」了。這裡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里維、艾爾文口中的「人類」,原是信念、是一個代表「整體」的主詞。當秘密浮出水面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人類,是艾爾迪亞人。那個被世界憎恨、拋棄的艾爾迪亞人。而那個「巨人」,也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以進擊的巨人為主題。   能夠一次又一次勾起我想寫評論的心情,連懶散都抑制不住這股炙熱澎湃,或許這就是「獻出你的心臟」的魅力吧。
Thumbnail
⚠️大量劇透 巨人大戰終於落幕,留存者們為了宣揚和平而奔波,試圖告訴大家一個史詩、浪漫而悲傷的故事,希望大家願意理解其中意涵。十年過去,五十年過去,幾百年過去以後,戰爭與屠殺仍然沒有停下腳步,持續踏平世界,只是從巨人變成核彈,偏見與仇視就像怪誕蟲般....
Thumbnail
動畫版開播以來 10 年,上週末看完結局,想向大家分享一點個人感悟。是想認識古北歐文化的話殼蟻略過本文。接下來不會提及多少劇情,仍建議有爆雷恐慌的朋友先在此打住。本文我想從《愛的藝術》的作者佛洛姆 (Erich Fromm) 與他另一著作《逃避自由》,綜合起來聊結局的意涵。
Thumbnail
突然想起《進擊的巨人》的結局。 結局如何暫且不說。總之,巨人的結束,並不像預期中大作結束時應有的舉網路歡慶、眾人互相道賀、互相感謝在漫長的連載中有彼此的陪伴;反而是一片嘩然,眾人面面相覷,互相詢問:「我剛剛他 X 的看了什麼?」
Thumbnail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エレン」 「路上小心,艾連。」——〈致兩千年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