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作到變現的黃金圈|必讀《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

從寫作到變現的黃金圈|必讀《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首先,我要恭喜村長 Moonrogu 在2025年再度出了一本新書《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這次同樣是在剛出的時候就入手,村長身為方格子創作的「長老」,他經歷的平台轉變,還有對眾多創作者的豐富觀察,每次看到他的分享,平台演變的悠久歷史就彷彿浮現在眼前。

 

這本書將「寫作變現」這件事解構成幾個面向,包含了價值辨識、品牌建立、社群經營、變現模式選擇與讀者關係管理,村長雖然是以寫小說為主的創作者,但書中對於商業角度的洞見,即使像我是學商業分析出身的人,也能感覺到深刻的共鳴。

現在市場上與社群軟體上,有許多「變現指南」類的導師和書,看多了很容易流於老生常談,有些甚至讓人一看到標題就有被行銷的感覺;但這本書有點不一樣,它不是在教我們如何「成功寫作」,而是很實際地告訴我們「寫作是一個可以專案管理、可以商業分析的過程」。 



WHY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小孩子才選擇,大人全都要。」在這本書裡有一句話我更喜歡:「變現手段就是如此多樣。我們沒有必要窄化自己的選擇,然後為了配合不適合的機制搞得自己綁手綁腳

沒錯!我們這些想用內容換來收入、影響力,甚至是尊嚴的人,最怕的就是陷入別人都這樣做,我也該這樣的焦慮;但真相是,沒有所謂的黃金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我們可以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但不一定能完全套用在自己這個專案上

所以要思考如何變現,還是得先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是為了什麼寫作?」

對我來說,寫作最早只是我整理職場路上的問題、以及如何回應的方法,這就是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但當我意識到我的文字開始對別人產生影響時,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在這些影響力的基礎上,再做出什麼?

 

HOW

當寫作有了一點影響力時,就會開始出現個人品牌,而品牌的起點是「認可」,這個認可並不是來自讀者,而是必須要先來自於自己,就像我們在決定要做哪個專案前要先做可行性、SWOT分析一樣,得先認可自己能提供什麼,再去對應市場上那些還沒被滿足、或是可以被創造的需求。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那些翻車的人設,就是因為倒行逆施,先塑造了一個人設來迎合市場,也許短期內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因為這個人設不是自己,沒辦法被自己認同,沒辦法長期維持的後果就是終究會露出馬腳。

書裡點破了一件事:「叫不出名字、沒有品牌深化印象的寫作者,即使文章寫得多專業,都如同路邊不起眼的小攤販。」這句話真的刺中我心,因為我知道單靠內容本身是不夠的,得讓人記得我、信任我、願意再點我的下一篇,這件事不是靠文章結構、SEO關鍵字就能搞定的,而是需要「品牌管理」。

將自己當成內容品牌經營者,而非只是寫部落格的某某某,開始去想那些專案管理人員常問的問題:資源是什麼?如何分配時間?效益衡量標準在哪裡?目前的風險在哪?

從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每一次的發文,都是一個小型衝刺(sprint),每個月的內容規劃就是我在跑的需求清單(backlog)

 

WHAT

作為一位以溝通作為主要技能的管理者,書裡提到社群的部分也讓我特別有感。

社群是最有效吸引讀者、固立讀者關係的媒介」,社群是觀點交流與信任建立的管道;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社群經營的支持,不管我們的創作內容再優秀,也可能被資訊洪流淹沒。

我從影音創作到現在的文字創作,也經營Facebook、Instagram一直到Threads,雖然不斷被演算法玩弄,但回過頭來,還是社群讓我撐下來,尤其是有一次在推特上收到一位日本網友看過我的文章後而詢問的問題,讓我驚訝自己的文字影響力居然能跨越國界。

這些社群上的留言、轉分享,以及私訊,讓我重新認識到讀者這個角色不是跟我沒關係的一般大眾,而是一群和我有某種關聯、共鳴的人,他們不是流量,他們是人,是連結,是我品牌的基底

--------------------

 

書中有個讓我感到有點鼻酸的金句:「想賺讀者的錢,就不能滿腦子只想著自己。」

是啊,在開始想「我怎麼收費?」之前,請先思考「我給了什麼?」,這不只是寫作的邏輯,其實也是職場、創業,甚至人際關係的核心,為什麼別人要對我們產生忠誠?那一定是我們先給出了某種價值

 

寫作只是起點,經營才是關鍵,也許你剛開始寫作,也許你已在寫作路上走了一段路,讀《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這本書,就像是點了一盞燈,陪伴你、讓你不再獨自摸黑行走。

「寫作變現這條路很長、很長,但如果願意走下去,總會抵達某個值得的地方!」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創作內容的選擇與取捨卡關了嗎? — 分享善用創作能量的3個要點

流量低迷時該如何走出低潮? — 3面向從短影音角度談創作的計畫與熱情

寫作與專案管理的共鳴 — 閱《平台寫作倖存手札》後不吐不快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內容總結
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
5
/5
avatar-img
CK On Board
335會員
210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K On Board 的其他內容
AI助力工作如何不混亂?人類需負責決策與成果,不能將責任推給AI。 透過RACI矩陣,釐清人類與AI在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避免本末倒置。
含 AI 應用內容
#職場#AI協作#AI應用
學習焦慮來自無法篩選資訊,盲目追趕讓效率低下。 運用MoSCoW法釐清重點,告別盲目並有效吸收。
含 AI 應用內容
#職場#學習#學習焦慮
學校學的職場用不到?揭露理論與實務落差真相並教你有效銜接。 別再抱怨學非所用!培養「失敗中學習」思維,提升職場競爭力。
AI助力工作如何不混亂?人類需負責決策與成果,不能將責任推給AI。 透過RACI矩陣,釐清人類與AI在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避免本末倒置。
含 AI 應用內容
#職場#AI協作#AI應用
學習焦慮來自無法篩選資訊,盲目追趕讓效率低下。 運用MoSCoW法釐清重點,告別盲目並有效吸收。
含 AI 應用內容
#職場#學習#學習焦慮
學校學的職場用不到?揭露理論與實務落差真相並教你有效銜接。 別再抱怨學非所用!培養「失敗中學習」思維,提升職場競爭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捷運上看到男生書包插著康乃馨,讓我想起母親節的往事。從撿拾被丟棄的康乃馨,到父親過世前莫名其妙收到孫子獻上的母親節祝福!這些回憶溫馨動人。母親節不只是母親的節日,更是表達愛與感謝的日子。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在捷運上看到男生書包插著康乃馨,讓我想起母親節的往事。從撿拾被丟棄的康乃馨,到父親過世前莫名其妙收到孫子獻上的母親節祝福!這些回憶溫馨動人。母親節不只是母親的節日,更是表達愛與感謝的日子。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