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太陽病,發熱惡寒,①熱多寒少,②脈微弱者,③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言太陽病邪卻正虛之治。
①:正勝內熱而邪卻。
②:邪卻正虛。③:無南心火運之陽,因已無表風寒之邪,發汗則徒傷陽氣[1]。
註1:所謂發汗徒傷陽氣者,以桂枝加麻黃生薑等發汗之時為是。
另:可知一開始之“發熱惡寒”,發熱為內熱所致,惡寒正虛所致。
另:桂枝湯不止治外感風寒,還可通陽散血保正氣。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十八銖)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另:24銖=1兩。可見此方劑量取小,重在提升正氣,發汗清熱。
方:桂枝湯,南心通陽散血,外發營衛肌肉經脈。越婢湯宣肺發汗清熱。
意:通陽散血,強心脾而外發營衛肌肉,並清熱宣肺發汗外達皮毛。是病後端外發強正清餘熱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