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記憶的地圖:為什麼你記得了,卻還是不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記得,是收藏;懂了,是能找到出口。


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報告內容你背得滾瓜爛熟,卻在簡報時無法即時回答問題;

開會時你清楚記得上次主管講了什麼,但這次提案還是不知道怎麼準備;

甚至在幫同事回顧一段經歷時,你記得當時的每個細節,但卻說不出:「我從中學到了什麼。」


你心裡也會疑惑:「我記得啊,為什麼還是不懂?」

這是因為,你有記憶,但沒有概念。

而概念,正是讓我們「看懂、用出來、連得起來」的地圖

raw-image

🧠 第一層:記憶像一張張照片,但沒有路線圖


大腦會幫我們記下很多東西——

  • 昨天的會議誰說了什麼
  • 曾經發生的錯誤細節
  • 書上寫過的公式或關鍵詞


這些都是「記憶」。就像把照片塞進抽屜,你知道它們存在,也能偶爾翻出來。

但當你遇到問題、要做判斷時,腦袋卻變成一片霧。

因為這些記憶沒有被組織成「概念」,你只是「知道發生了什麼」,卻無法「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或「遇到類似的狀況該怎麼做」。


🗺️ 第二層:概念是什麼?是你從經驗中長出來的路徑感


概念不是死背的定義,而是:

  • 經過多次經歷後,萃取出的規律
  • 從不同情境中看見的共通邏輯
  • 幫助你辨認情況、調整做法的「內在模型」


📌 記憶是:「那次簡報沒人回應,好像冷場了。」
📌 概念是:「原來好的開場,要讓對方感覺跟他有關。」

📌 記憶是:「我被主管糾正沒對齊KPI。」
📌 概念是:「策略思維的關鍵,是從目標回推每一步的選擇。」

概念讓你從「發生過」走到「懂得怎麼應對」。


🧳 第三層:生活裡,其實概念一直在決定你怎麼記


來看看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感受一下「有沒有概念」,會如何影響你記得什麼。


🌄 例子一|旅行:記得風景,還是體會文化?


你和朋友一起去京都旅遊。

你記得的是:「那家拉麵超好吃、清水寺很壯觀」。
你的朋友卻說:「我發現日本人很擅長用空白與靜謐,來創造美感。」


他說的不是某個點,而是一種「日式美學」的概念

所以他不只是旅遊,而是從風景中看懂了文化。


📚 例子二|讀書:記得句子,還是內化意義?


你在筆記裡抄下了一堆金句:「成功不是靠努力,而是靠對的方法。」

但你的同事讀完同一本書,卻說:「這本讓我重新理解了什麼是『選擇成本』,我開始懂得為什麼事情不能一次做太多。」


他抓到的是概念,所以記憶活了下來。你只是抄下句子,卻沒有帶走方向感。


🗣️ 例子三|對話:記得爭執,還是看到溝通邏輯?


朋友跟你吵架,你只記得他說了什麼傷人的話。

但有些人能說:「我後來想想,我回應太快,沒有接住他的情緒,他才會爆炸。」


他從記憶中萃取出一個「對話要先共感、再回應」的概念,下次相處就會多一層理解。


🍳 例子四|做菜:記得順序,還是懂得變通?


你照著食譜做菜:「先開火 → 加油 → 打蛋 → 加鹽 → 翻面」,做一次OK,換個鍋子就失敗。

但真正會做的人說:「蛋料理的關鍵是油溫和時間控制,先讓邊緣定型,再收中間的濕度。」


他不是在記流程,而是在掌握原理,所以遇到不同情況也能舉一反三。


🪜 第四層:怎麼從「記得」走向「真的懂」?


要讓記憶變成概念,關鍵在於三件事:

  1. 比較:把類似的經驗放在一起,看出共通處
  2. 命名:試著為經驗下定義,說出「這讓我理解了什麼」
  3. 重組:把不同來源的記憶組成一個邏輯路徑,形成行動原則


這不是靠死背,而是靠多問一句:「這代表什麼?」


🧩 第五層:職場最強的能力,是「找得到方向的人」


在職場裡,誰被信任?
不是記得最多的人,而是能解釋清楚、整合觀點、看出趨勢的人。

他們面對混亂時說得出:「我們現在需要釐清的是核心目標是什麼。」
他們在出錯時能說:「我們漏掉的是流程中的角色轉換,這才會出問題。」


因為他們有概念,
所以他們不是記錄機,而是導航者。


✨ 結語:


你不是學得不夠,只是你可能還沒有為你的記憶建一張地圖。

概念,就是那張地圖。

記憶是你走過的路,

概念是你帶走的方向感,

懂,是你能再次出發的能力。


下一次當你記得了,但感覺還不懂,

別急著怪自己,這只是大腦在提醒你—— 是時候,把記憶整理成地圖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3會員
332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工作上常聽到有人說:「這沒什麼啦」?有時不是謙虛,而是卡住了。這篇文章用 LACK 模型點出:你做到了,但不敢說好;你會做,卻說不出自己強在哪。別讓努力被低估,也別讓高光悄悄溜走。從看見卡點開始,練習讓自己說出:「這次,我真的有做到。」
Thumbnail
2025/04/23
工作上常聽到有人說:「這沒什麼啦」?有時不是謙虛,而是卡住了。這篇文章用 LACK 模型點出:你做到了,但不敢說好;你會做,卻說不出自己強在哪。別讓努力被低估,也別讓高光悄悄溜走。從看見卡點開始,練習讓自己說出:「這次,我真的有做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長久以來,我們總是認為學習語言的方式主要或只是使用記憶法或記憶術的學習方法。
Thumbnail
長久以來,我們總是認為學習語言的方式主要或只是使用記憶法或記憶術的學習方法。
Thumbnail
要把「認識」化為「行動」,還有好大一段路要走。閱讀與實踐,著實沒有想像中來得輕鬆、簡單。
Thumbnail
要把「認識」化為「行動」,還有好大一段路要走。閱讀與實踐,著實沒有想像中來得輕鬆、簡單。
Thumbnail
你不知道、或忽略、或遺漏的記憶法/記憶術的背後使用眉角 !!
Thumbnail
你不知道、或忽略、或遺漏的記憶法/記憶術的背後使用眉角 !!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