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轉職思考法

2024/03/2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轉職思考法:唯有「隨時能換工作」的人,才能獲得自由


📖文獻筆記

第1章 在工作的「壽命」走到盡頭之前,務必進入具成長性的市場

■ 確保「一輩子衣食無缺」的四個步驟

STEP01 評估自己的「市場價值」

決定市場價值的要素共有三項,分別爲①技術資產、②人際關係資產,以及③業界的生產性。

我聽得驚愕不已。仔細想想,同樣是社會上著名的「爆肝產業」,金融、顧問業界的薪水非常高,婚禮業界的薪水卻低得可憐,原來理由就在於「生產性」的差距。

  • 市場價值受業界生產性的影響最大。
  • 技術資產與人際關係資產都不足的人,應該挑選「生產性很高的產業」,或者是「正在成長中的產業」。

STEP02 評估目前工作的「產業壽命」

產業消失的四個階段:

  1. 利基:剛開始有人做。由於沒有其他人在做,所以替代可能性低,但椅子數量也少。
  2. 明星:越來越多人發現有利可圖而加入這個產業。公司開始嘗試分析工作內容,企圖建立複製成果的模式。
  3. 制式化:工作內容徹底普遍化,每個人都能勝任產業內的工作。替代可能性迅速向上攀升。
  4. 消滅:公司不希望維持在③的「大量雇用替代可能性高的人員」的狀態,會開始嘗試以科技取代傳統人力,如此一來,「椅子數量」就會大幅減少,整個業界的獲利也會開始逐漸減少。
  • 光是置身在成長中的產業裡,就能提升自身的市場價值(因為後來才加入的公司會渴望獲得這樣的人才)。相反地,就算技術資產再高,如果置身在衰退中的產業裡,自身市場價值也會逐年遞減。
  • 在衰退的產業中,就算累積再多經驗也可能毫無意義。
  • 光是「選擇在有成長性的業界工作」,就能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

STEP03 在優勢消失之前,轉換跑道至具成長性的市場

要找到具成長性的市場,有兩個方法:

  1. 方法①:找出許多新創公司紛紛投入且不斷發展的商品或服務。
  2. 方法②:找出足以推翻現有業界不合理處的機制。
  • 才能或許不平等,但環境選擇權必定平等
  • 鑽石的原石總是藏在「沒有人認同但邏輯說得通」的事情裡。
  • 「環境的選擇」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而且只要掌握「思考法」就能解決。

STEP04 從具有成長性的市場中,挑選出最佳的公司

挑選公司的三項基準:

  1. 市場價值
  2. 職場環境
  3. 一展長才的可能性

第3章 就算沒有你,公司還是會繼續運作下去

■ 轉職活動進行到了後期,會產生「其實留在原本公司也不錯」的迷惘

如果你因爲禁不起眼前的高薪誘惑,進入了成熟公司,而且長年下來一直沒有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遲早有一天你會面臨遭公司逼退或減薪的命運。本間部長就是最好的借鏡。最重要的一點,你一定要記住,在你的年紀超過四十五歲之前,絕對不會有人告訴你這個未來的命運。這就是這個社會最可怕的地方。

  • 當轉職活動接近尾聲,若產生迷惘時,應該回頭想一想當初轉職的目的。
  • 市場價值與薪水高低以長期來看,勢必會趨於一致。一家薪水很高的成熟公司,跟一家薪水低但有助於提升自身市場價值的公司,當心中難以抉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後者。
  • 在年紀超過四十五歲之前,不會有人告訴你「市場價值與薪水差距太大」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第4章 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不再是件「快樂的事」?

■ 做著不快樂的工作,就像是為了錢而出賣自己

當枯燥乏味的定型化工作都被新技術取代,維持生計的成本又不斷下降,未來這世界上的工作型態大致上可分成三種。

  1. 把興趣當作工作。
  2. 把工作時間壓縮至最小,並且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興趣上。
  3. 心不甘情不願地做著現在的工作。

■ 絕大部分的人根本不需要「想做的事」

人大致上可分成兩種:

  1. 著重於to do(去做)的人:把重點放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擁有明確的夢想及目標。
  2. 著重於being(狀態)的人:把重點放在「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想置身在什麼樣的環境裡」。

前一種人,工作的樂趣在於to do(去做)。例如,他們可能想要創造出世界上不曾有過的嶄新商品,或是壯大自己的公司等等。但是後一種人,工作的樂趣在於being(狀態)。例如他們想要受到尊敬,或是想成為對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換句話說,這兩種人「對工作樂在其中」的基本定義並不相同。但大家都把這兩種情況混為一談,才會讓問題變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九十九%的人都跟你一樣,是屬於being型的人。而這九十九%的人往往會為了尋找根本不存在的「想做的事」而感到徬徨與迷惘。因爲存在於這世上的絕大部分成功哲學,都是僅僅一%的to do型的人所寫出來的。他們總是喜歡告訴別人「要找到打從心底喜歡做的事」,然而,這兩種人追求成功的基本概念根本不同,互相模仿只會把自己搞得不知所措。

所謂的信賴,在這裡指的是「不自欺欺人」。事實上,對於being型的人來說,要維持對自己的信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如果是to do型的人,在遇到必須撒謊的時候,還可以選擇以「爲了實現目標只好不擇手段」來當作逃避的藉口。相較之下,being型的內心找不到像這樣的宣洩處。不管變得再強,只要在工作中必須撒謊,就不可能喜歡自己。

簡單來說,being型的人除了必須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之外,還必須做到一點,那就是「當遇上猶豫不決的事情時,應選擇不自我厭惡的選項」

being型的人想對工作感到樂在其中,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 提高自身的市場價值。
  2. 盡量避免為了工作而自欺欺人。如果沒辦法喜歡自己,就算市場價值再高、能力再強,也無法喜歡這個「遊戲」。

■ 工作的樂趣取決於「緊張與放鬆的平衡度」

找出最適當平衡度的方法——回想一下最近半年來讓自己感到很緊張的場面。

  • 壞的緊張超過十個→最好改變職場。
  • 好的緊張未滿三個→最好挑戰更難或過去不曾做過的工作。

being型的人找出「喜歡的事物」的方法——

  1. 從「經常受稱讚但自己沒感覺」的事情中尋找。
  2. 從平常的工作中找出「做起來完全沒有壓力的事」。

■ 為自己貼上「標籤」,擺脫「普遍化」的危機

  • 為了避免陷入替代性高的危機,必須依據自己喜歡的事物、做起來沒有壓力的事物,為自己貼上「標籤」。就算其中包含一些理想或目前還做不到的部分也沒關係。
  • 決定了「標籤」之後,挑選工作時就能以「強化標籤」作為判斷的軸心。

黑岩的最後一堂課總整理

  • 阻撓轉職的動機,絕大部分來自於虛榮心與恐懼心,而非現實中的風險性。
  • 抉擇是否失敗,只有事後才會知道。因此,失敗的唯一條件只有「在該下決心的時候沒有下決心」。
  • 只要轉職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個人」就能因獲得更多選項而得到自由,「公司」也會為了留住員工而變得更具魅力。

📝閱讀心得

這本是我幾本關於工作的書看到目前收穫最多的一本,首先提到了決定「市場價值」的三要素:技能、人脈、產業。在西方書籍常常關注於「技能」,但這偏向受薪階級思維,而「人脈」偏向從管理往資本階級的思維。但是對於市場價值影響最大的,是「產業」的生產性。

這也是亞洲社會普遍認定的理想科系,例如醫學、資工、會計、金融等等,或許會計系與數學系一樣的努力燒腦,但在社會上所領的薪水卻天差地別,如果一位NBA球星生在沒有籃球產業的時代,那麼他可能沒辦法飛黃騰達。

再來提到產業的生命週期,我認為最明顯的就是有沒有SOP手冊,每次在寫SOP手冊,都會被要求說道「所謂SOP手冊,就是要簡單到猴子都會做的程度。」基本上,當產業走到新人可以依照SOP在短時間內上線,那這個產業也接近尾聲,只會不斷的降低維運成本。

書中又提到,在高薪的成熟產業中,如果「長年下來一直沒有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遲早有一天你會面臨遭公司逼退或減薪的命運。最重要的一點,你一定要記住,在你的年紀超過四十五歲之前,絕對不會有人告訴你這個未來的命運。這就是這個社會最可怕的地方。」這就是許多人的中年焦慮吧,當薪水不錯,卻又知道薪水並不符合自己的市場價值,只落得進退維谷。

接下來書中直接打破西方的工作熱情困局,指出to do型人與being型人,市面上成功學、熱情、技能等類型幾乎都是1%的to do型人撰寫,但99%屬於being型人,也就是只要存在狀態舒適,沒有遠大的目標也可以的類型。

並指出對being型人來說,很重要的兩個狀態:

  • 改善「自己的狀態」的方法:
    • 提高自身的市場價值(主角不夠強,遊戲就玩不下去)。
    • 盡量避免為了工作而自欺欺人(如果沒辦法喜歡自己,就算市場價值再高、能力再強,也無法喜歡這個遊戲)。
  • 改善「環境的狀態」的方法:回想一下最近半年來讓自己感到很緊張的場面。
    • 壞的緊張超過十個→最好改變職場。
    • 好的緊張未滿三個→最好挑戰更難或過去不曾做過的工作。

還有being型的人找出「喜歡的事物」的方法:

being型的人並不一定需要「打從心底想做的事」。不過「有一點想做的事」每個人都有,可以靠以下兩種方式找出來。

  1. 從「經常受稱讚但自己沒感覺」的事情中尋找。
  2. 從平常的工作中找出「做起來完全沒有壓力的事」。

總而言之,是本簡明又具啟發性的好書!

73會員
28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